下方备用视频
主讲:印正居士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佛说观无量寿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
【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 愿生彼国者
发三种心 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 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 当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 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
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者
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
我们看经文当中提到
【具三心者 必生彼国】
释迦牟尼佛说,至诚心 深心 回向发愿心,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的标准。
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我们不具备此三种心,就不够善人的资本,你怎么能往生到纯善纯美的极乐世界去呢。
抱着侥幸心理,抱着去极乐世界贪图享受,逃避现实的心理,当然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大家都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你有没有问一问你自己,你到极乐世界去准备干什么?
你在此地该如何行持?
这两个方面你有没有圆满的答复,到极乐世界去观赏了极乐世界的良辰美景,
打发你无聊的时光吗?
阿弥陀佛可不是让你到极乐世界游山玩水的,当然你修行累了,想放松一下,也可以到七宝池,也可以到功德林中去散散步。
但是当你散步的时候,眼睛看到的花鸟虫鱼,他都在说法。
耳朵里听见的风声 ,水声,鸟鸣声,风吹宝网发出的宝玲声,还有钟声,声声都在提醒你,收摄乱心,回归正道,你还有心思继续玩下去吗?
极乐世界不提供给任何人,吟诗作画浪费时间的机会,除非你吟诗作画,吟的是佛经的理论,作画,画的是极乐世界,画的是阿弥陀佛,画的是一切诸佛的形象,这可以。
目标方向不明白,在此地你修不出成就来,往生极乐世界更不可能。
世出世间法,都要做明白人,不能糊里糊涂在忙修瞎练。
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的缘分尽了,又不愿意去天上享受天福,也不愿意在人道娑婆世界耽误自己,所以才选择去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一个大道场,我们在那里面修行,更安全更可靠更放心,各方面的修行助缘都比这里好,
把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原理原则搞清楚,心里明明白白就好。
而模棱两可的求生极乐世界,不存在这样的好事,很多人消极逃避,想逃避这里的现实,
听说极乐世界很好,想去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穿得到吃的好,住的好,玩的好,他想到哪里整天吃喝玩乐,无可事事。
因为他学过无量寿经,知道极乐世界里面德风花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那确实是真的。
你要知道无可事事,只吃喝玩乐,真的能解决你的烦恼吗?
让你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那你看看世间法那些富贵人家。
那些人一生下来,就有亿万的财富,这些人可谓吃喝玩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快乐不快乐?
事实上世出世间法,没有谁给你提供让你只吃不干的这个生活,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存在的。
抱着这样的态度求生极乐世界,那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相背离,不要说极乐世界不会要你,阿弥陀佛不会来接你。
就算世间法,你有再大的福报,这样漫无目的混日子,福报耗尽以后,有一天你也跟乞丐叫化子一样了。
我们看看在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文学史上,对富贵场合描写的记录的。
红楼梦算是首屈一指,贾宝玉生下来的时候,那确实福报很大,
但在这样的富贵场合,贾宝玉有人生自由吗?
自己的爱妾都保不住,自己心爱的人最后都被其他的封建势力逼死,他自由吗?
那我们在把目光转移到呆霸王薛潘身上,那薛潘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呢又是个老好人,家里呢就他一个独子,
那他的自由度就比贾宝玉大多了,可是在富贵场合,一个没有修养没有道德,不遵守圣贤教育的人,富贵的场合只能加深他的罪业。
有用吗?
经常叫我们两个文明一起抓。
这两个文明
一个是精神文明,一个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这两个中间不能单行一个。
极乐世界具备精神文明,也具备物质文明,是个很好的修行场合。
你如果不提高自己的境界,精神境界上不去,达不到文明的标准,你就不符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不要说上上品往生,下下品往生,你都不够格。
我们说人活着,是以体现自己价值,而不停运作的。
而我们修行人的价值观,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不能向凡夫众看齐,而要向佛菩萨圣贤人看齐。
求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加速成圣成贤,
很多的念佛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往生极乐世界去干什么,
跟别人谈起来,敷衍了事的说句了生死 出轮回,他平常真这样做功夫了吗?
模模糊糊的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能否往生?
虽然他还去各个庙里去跑一跑,走一走,烧烧香,
但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这个因地不真,就是对佛理不通,东摸一把,西摸一把,
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修那个法门,修来修去都把自己的妄想杂念,贪嗔痴慢降服不住,杀盗淫妄的事照样做,能吗?
很多问题自己心里都没有数,遇到的难关,遇到世间利益的诱惑,你肯定突破不了的。
在漫漫修行路上,当然保不住自己半途而废,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儿戏,自己生活得很苦,如果你为苦所逼,发出求生极乐世界的心,这心发的没有错 。
可是理论不精通,往生极乐世界的目标方向不明确,一旦生活环境有了改观,衣食丰足 ,人事关系各方便都协调了,他马上就会退心,不去极乐世界了。
或者有些年轻人感情失意,惆怅不得志,也到佛门里来走动一回,
听师父们说极乐世界好,一时冲动求生极乐世界,念佛念得还挺精进,这样好是好,但是好景不长,当生活当中峰回路转 ,他平步青云。
这时候他就把往生极乐世界放弃了,感觉到我现在活得很好,比理想当中的极乐世界,还要快乐。
我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一点点蝇头小利,就把他牵缠在娑婆世界,当初的发心又中断了,凡夫众都是这样的。
因此上我们说修行路上魔障重重,没有几个人能出五关斩六将,直达目的地的。
原因就是佛在这里说的,他不具备深心,直心 大悲心。
三心不具备,信愿行不坚定,经不起生活的几个回合,境界的几次考验,就被打回原形。
无论我们修行的动力来自哪里,一旦深入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深入到佛教思想当中,
观察圣贤的境界,再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修下去,而不是为利益所惑,从新回到过去。
未遇到佛法之前,我们是浑浑噩噩往前混日子的。
可能有的同修要站出来说了,你这样说不对,我自己有理想有抱负,
我一生当中奋斗的很苦,这话那是你不知道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在哪里。
你所奋斗的,你耗尽心血,那是为了世间法的名与利,属于世智聪辩 。
再怎么包装你,就算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名利,外人看你很光鲜,但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心里有数。
你的内心世界痛苦极了,惶惶不安, 你被七情六欲,贪嗔痴慢支配下,那怕你位及摩醯首罗天王,你都没有好日子过。
心里不清净,你的外缘境界就不清净,两者都不清净,怎么会不生烦恼呢?
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是因为大家都把自己给忘了。
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心里只装着苦难众生,虽然住在庄严美好的环境当中,大家在一心一意精进修行,力求以最快的速度赶上阿弥陀佛,发挥当人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动力是坚不可摧的。
是任何利益阻挡不了的,这种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他至诚心 深心 回向发愿心,都有。
看外相,他老实巴交,大字不识一个,
没有财富,没有社会地位,就连同他修行的这个寺院,有个什么活动,信众集济一堂,也没有人注意他。
他总是坐在人们不关注的地方,默默的念佛,
虽然这些人没有文化,但在该说话的场合,他说一句顶一句,句句话掷地有声,所谓语出惊四座。
说得跟佛一样贴合实际,能够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理,还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大众,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民国年间东北极乐寺的修无师,不就是这样嘛,
念佛念到预知时至,走的当天 无病无恼,很健康的一个人,坐在火化他的柴火堆上,就要准备往生了,
给他前来助念的人,让他留个诗偈,给大家做记念,他实话实说,自己是个苦命人 ,没有上过学 ,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一生中都是靠力气吃饭,在家时职业是泥水匠,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瓦工,到了寺院他也干他的老本行,寺院有个什么地方,需要修修补补,寺院需要盖房子,他就重操旧业,他不会做诗做偈。
他不是文人,不是学士,但他说了一句通俗易懂,而让人永远忘不掉的真言,
那就是:
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什么叫能说 ,讲经说法,或者其他方面的言论
说的天花乱坠,实际情况上杀盗淫妄,五欲六尘,这样的人他是没有智慧的人。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言行一致的 ,说到做到,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修无师 这句话呢,把很多人的伪装一把扯下来,让那些心怀不轨,
寄生在佛门的混日子的,假仁假义假修行者无地自容,
他们能说会道,把自己包装的名气很大,你问他真有学问吗?
五戒都不肯受持,念佛也罢,做法会也罢,做的都是表面文章,信众面前是一套,背着信众 什么坏事都敢做。
这种人,说得再漂亮,对自己往生极乐世界
有帮助吗?
住在寺院接受信众的供养,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
自己修不出真成绩,浑水摸鱼 蒙混过关,三心未了,滴水难化,在家人在修行上往回退堕,这倒还罢了。
出家众住在寺院,空耗十方供养,你往后退堕 不思进取,
那后果如何,还用别人说吗
要尽快完成我们具足三心的艰苦任务,不要自己骗自己,
精进念佛,尽形寿做功夫不间断的人,当他修到心地清净,
他再看看滚滚红尘,过去的日子,是绝不会让他退堕下去的,
他会勇往直前,在今生今世来个了断,他会积极求生极乐世界,
我们属于哪种念佛人,大家对号入座,,找出毛病,及时改正,也会达到预期效果。
修行就是修心,修行又叫做修心养性,人人都有一颗心,
可心的好与坏,决定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心好口好行好,这种三好的人他肯定一世吉祥,如果再发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心,他的三心一时具备,
这种人他有好的结果,持名念佛,又叫做不回向法门。
为什么不回向呢?
因为这个法门太高明,凡是闻到佛法,老老实实念佛 ,本本份份做人,诚诚恳恳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是修行功德最大的人,
我们不要把佛陀所说的,至诚心 深心 回向发愿心,理解得太深太抽象,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负担,不知道修行从何着手,
深心深到哪里?
直心直成什么样子?
回向发愿心,往哪里回向?
佛说的再怎么深,归根到底都是以最简单的,持念阿弥陀佛圣号,往生极乐世界为圆满。
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对上中下三根的大众,都是万灵丹。
这个法门是独一无二的,话说到这里,还要让佛陀怎么样说,你才能明白过来呢?
说千道万,不如真修实干,我们就从持戒念佛做起,老老实实坚持一辈子,就会如同佛说的这样。
【必生彼国】
这个彼国就是极乐世界。
我们看经文:
【复有三种众生 当得往生】
上面说的是上品上生发三种心,这里呢 又说三种众生,属于什么修行品位?这个我们不去论他。
对修行的品位不要执着,自己尽努,力做到了,尽努力修行了,就是功德圆满。
那三种修行人也能往生呢?
我们看:
【一者慈心不杀 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 愿生彼国】
我们看佛在这里说的这三种人,没有说他是在家众,也没有说他是出家众,没有说他是男众,也没有说他是女众,没有说他是学问高深的知识分子,也没有说他是老实巴交,
大字不识一个的老阿公老阿婆,在这里佛说的第一条,就是慈心不杀。
这些大字不识一个老阿公,老阿婆,心里非常的纯善,不要说不吃肉,不杀这些大的动物,小动物他都不杀。
他能做到潜通佛智 暗合道妙 ,与佛开出的这三个条件心心相印。
一是慈心不杀,我们看不杀动物,慈悲心就会一天天的增长,
心地慈悲的人,他不会害别人,起心动念都是善的,
而往生极乐世界,心地歹毒的人,他绝对没有资格去的。
心善 行善 口善,善人有资格,老婆婆老公公不认识字,没有读诵方等经典,人家一句佛号整天念到不停,就是大乘当中的大乘。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
浓缩起来不外乎阿弥陀佛四字洪明,
我们看这里有个生词
【方等经典】
什么是方等经典?
这个方等经典 是对一切大乘诸经的总称,不一定是哪一部经。
大乘诸经很多,我们该学哪一部?
是不是将一切大乘经,我们都要学一遍?
那谁也吃不消,
那在这些大乘经典当中,我们选择哪一部呢,
对净土学人来说,我们就选择《无量寿经》,
深入《无量寿经》,一切经之指归 都在这里。
净业三福
前面我们已经粗略的给大家报告过了,自己心里有个数,
遇到任何的境缘,都要深深的记住,起恶心动恶念 ,要扣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分数。
哪怕一点点,都非常的危险,跟我们升级考学一样,差一分两分 ,不够分数,大学就是不录取你。
我有一个朋友年轻时人家确实很聪明,但这个人一生不得志,满腹的心思 ,经常双眉紧锁,鲜有笑容。
是什么事情让他阴云密布不开心呢?
因为他有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高考的时候,差三分没有到标准线,而名落孙山。
他气得要死 ,寻死跳楼
因为他如果差个几十分,十几分他都不在乎,就差这个三分,逼得父母亲没办法,家里又很穷,供一个学生再上一年学,对父母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虽然如此父母还成就他,让他再补习一年,这他算是老学生了,轻车熟路,应该考学没有问题了吧,
可是造化弄人,他没有这个福报,命里没有功名,这次考试给他又一次更大的打击,
这一年高考,他仅差两分。
上一次是差三分,这一次是差两分,当时他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度精神崩溃、
幸亏治疗及时,控制住了 ,他也认了命。
找了一份工作 去打工,这样终其一生。
但年轻时经受的这两次打击,给他一生打下了烙印,这个伤疤,再也愈合不了。
他郁郁不乐,情绪低沉,到了六十岁上下
孙子有了,日子也过得去,按说该想通了把。
可他还是老样子,
当他听到当年的同学,谁干到哪个位置,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别人的春风得意都在加倍刺激他,令他更痛苦,更失落。
这个伤痕什么时候能愈合?
谁也不知道。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被耽误了,损失比他这个损失大出亿亿倍来,敢不谨小慎微吗?
平常老老实实念佛修功德积分还来不及呢,
哪敢这里扣一分,那里扣一分,言谈举止处处要留心,当心伤害了别人。
日常生活不能给自己一点做恶的机会,这样才有保证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看这里有个修行六念,
什么是六念呢?
念佛 念法 念僧 ,念戒 念定 念慧,这就是六念
佛法僧是觉正净。
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佛家的五戒十善,戒定慧三学,谁能做到,走遍天下无敌手。
我们经常说谁的法缘殊胜,人家的法缘为什么殊胜,人缘好 会做人,当人以身作则。能将戒定慧学修好。
别人看到你的好样子,就愿意跟你学习,
你的法缘就多,教别人学好,自己不学好,人家不听你的,陆陆续续都走了,你教谁呢?
阿弥陀佛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阿弥陀佛处处关爱众生,千百亿化身忘我的工作,才有今天的极乐世界,以及无量无边往生极乐世界的大众。
我们再看经文:
【具此功德者 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
我们在这里说,七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道理从哪里说起,我们念佛 理论不通,戒律不持,能够专精到底者,可能性实在不大。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大家熟悉的打佛七来说,
我们的佛七经常都打,可七天下来,好像没有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是不是佛说的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这话是假的。
佛陀不说假话,净土学人参加过佛七法会的人,说实在话,不少。
一场佛七打下来
有什么样收获呢?
可能大多数人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佛七打得多,我们也司空见惯,但是因为没有大众,当着大家的面示现往生。
我们就对这个佛七,产生了很大的疑惑,让很多人怀疑念佛到底能不能成就。
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那我们就用现代人,打的所谓佛七来说话,据我知道现代人打的佛七,基本上都是结缘佛七。
不正规 不精进 敷衍了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名义上 大家念了七天佛,其实呢 这七天时间,念佛的程度只是比平常,松松垮垮的念佛稍微好点,
平常呢 大家名义上修净土,但是在念佛方面,想起了念几句佛,其余的时间干什么,东家长 西家短说闲话聊天,
一天下来根本就没有念什么佛,寺院组织打个佛七,也是为了收一点供养,借佛七法会筹点钱。
至于参加法会的大众,能不能修出成绩,住持法师与上上下下,好像没有人关心这件事。
我们看这法会的每一天,
早上呢念两堂佛,一堂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的时间很长,休息的时间几乎超过了四十五分钟,上一堂四十五分钟以后,大家说说笑笑 吃吃喝喝,热热闹闹。
根本没有刚才念佛时的清净气氛,玩得正开心 说的正高兴,师父敲几声。
喊念佛了,进念佛堂,
这些人呢,很不情愿的进了念佛堂,跟着师父勉勉强强念上个四十五分钟,
该吃午斋了,吃午斋 热热闹闹,吃完饭 嘻嘻哈哈,
睡午觉 睡到三点钟左右,再念上四十五分钟,休息一会吃吃晚斋。
晚斋之后 ,洗洗涮涮上床休息,这就是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杂修应付一堂早课,
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在这七天时间当中,念佛时间占比太少,
听名气,他给别人说起来,资格很老的,
他已经打过好几个佛七,在好几个寺院打过佛七,
论实质,还不如说他到别人的寺院,散了七天心,在家里呆得慌 ,
想要出去散散心 解解闷,包裹一背,到寺院去打佛七,那是为了散心解闷。
混个七天下来,就算打佛七了,这是现代人的佛七。
根本不可能促进,提升你平常念佛的功夫,
广大信众如是 ,住持法师又是什么样的修行态度呢?
主七的法师,他甚至还不如信众修行的虔诚,因为他平常就不用功,
法会期间,他说两句开始就不管了。
不带头念佛,指派其他出家人应付差事,领众念佛,他躲起来随心所欲,该吃吃 该睡睡 该玩玩。
或者法会期间信众多,
他接待信众,人家还能给他送点供养来,庄严的佛七法会,就这样给蒙混过去了。
如此佛七,肯定没有什么结果,充其量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而且,那这样打佛七好不好呢?
好 比不做强,但是作为一个真正发心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别人可以游山玩,浪费时间,你不能这样做,时间不等人,浪费了今天,
你的生命如鱼少水,就少了一天,平常要跟佛七一样精进,
不瞒大家说,我一年三百六十天,没有给自己放过假,我的时间是用秒计算的。
谁有事没事找我聊天说闲话,我马上打发掉他,
我没有时间陪她聊天,我的时间都在发挥正能量,没有一点点精力去做不相干的事情。
每天二十四小时,除过念佛就是研经,自己不能骗自己。
人家是打佛七
我是打佛年,一年到头没有放松的时间,那很多同修就要问了,
你这样做 ,收获是什么?
那我实话实说 我是笨鸟先飞,自己根性差,业障重,不及人家智慧高。
不这样争分夺秒,烦恼习气要拉我下水的,
我很害怕,尽管这样精进,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愤怒习气的时候,那还敢松懈呢?
你问我有什么成就,有什么收获,实话实说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能够把持好自己严守妇道,做一个乱世当中的清白女人,不丢祖宗佛菩萨的脸。
省吃俭用,清心寡欲,万事不求人。
用佛号将善念恶念都换过来,处在清净无为当中,这我就满足了。
一日三餐素食,能活下去就好,
我就在保持这点功夫的基础上,继续精进念佛
做到哪里算哪里,一直到命终。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我们都不要大意,都不要把自己估量的太高,
博地凡夫一个,我们有什么能耐呢,
现在就靠着老实念佛,保持自己的功夫,那正规的佛七如何打呢,
我们平常在念佛堂又该怎么做功夫呢?
正规的佛七,是进了念佛堂一句话都没有,也没有烦琐的仪式,就跟随着念佛队伍。
直截了当的念佛就是,谁念累了谁休息,不要打扰别人。
一个人到旁边坐下来休息喝茶,歇过来了,接着念,
吃饭呢 ,佛七期间,是没有吃饭时间的,谁饿了,旁边放有食物,有粥 有稀饭 还有馒头面包这些方便食品。
自己喜欢吃哪一样,少吃一点点,保持不饿不渴就行,不能吃饱 ,吃饱以后昏沉了,
绕佛,你就绕不下去,东倒西歪想睡觉,就这样一直念下去,直到晚上休息为止,,这是一般正规的佛七,
那精进佛七怎么打?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