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fú)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chōu ),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在当时,国家的多项建设刚刚规划圆满,投入实施,这不是那个大臣能作主的,只有国君出面主持。西周的新政权离不开武王,这其一;朝中的人事环境、姬姓兄弟们之间的矛盾隐约可显,这些把持国家重权的亲王,只服兄长武王,不服其他人,武王一旦驾崩,群龙无首,必定各自夺权,天下又复大乱,西周政权将面临前功尽弃的大风险,这其二;武王太子姬诵年幼,当时不满十五岁,幼主难以当家,名份尚未确认,等等。武王忽然一病不起,昏迷不醒,生死未料,天下人民如何不担心呢?安定不久的人民恐怖战争再次发生,国家动乱,都向上天祈祷,希望武王康复。当时的武王年岁不大,还不足五十,正当有为之时将弃世,人们非常遗憾。【天下未集】的这个未集,是诸事尚未就绪。【群公惧】的这个群公,泛指武王十兄弟等人。【穆卜】的穆,是恭敬;卜,是问占吉凶。众兄弟与朝中大臣看着昏迷不醒的武王,不知道后果是吉是凶。众人虔诚的向天问卜,得到的是凶卦,人们更为焦虑,朝堂上下乱成一团。【周公乃祓(fú)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chōu)】。这个祓斋,就是沐浴斋戒,祈祷上苍;自为质,是愿意替兄长武王受病赴死;瘳,是病愈。
就在众人六神无主之际,年长有德的贤臣周公劝众兄弟与其他臣子冷静下来,各司其职,将眼前的工作干好,不要惊慌失措。他自己沐浴斋戒,用隆重的礼仪祭祀上苍,向天发愿说:天下可以没有姬旦,但不能没有武王!他愿意折自己的阳寿替代武王赴死,以换取天下苍生的安稳。
周公做这件事情,其他人不知道,他请亲信作证,表达自己的心愿:只要武王能够康复,此时死难降在他身上,他将无怨无悔的承受。周公旦跪在祭坛上,任是烈日烤晒也一动不动,最后昏迷过去。人们将他扶到床上,他醒过来,写了书面文疏封向上苍袒示,然后封在箱中,起誓以命赎救兄长武王,随时舍命而无怨无悔,若有食言,天地可鉴!从人将文疏封在箱中,周公旦不许他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一直保存在极少数人心里。
也许是王弟周公旦的诚心所感,昏迷了七天的武王竟然醒过来!这真是天大的喜事!经过太医精心调理,武王康复了。他秘密的对周公旦说,我本来已经神魂出窍,命赴黄泉了,但上苍怜悯苍生,为王弟你的虔诚求告所感动,续我阳寿,让我安排身后之事,诸事妥当,我将离开人间回天复命!你赶快协助我接续国家大事!
周公旦悲泣良久,上谏武王立储之事。武王说,我的儿子姬诵虽然聪明智慧,但他只有十四岁,我们弟兄的素质你是明白的!我死后,其中有人肯定不会放过年幼的姬诵,要互相争夺,必有一场恶闹。我冷眼旁观了多少年,兄弟你是个有始有终的大贤!可是,如果立你为王,其他人更不服气!朝中现在的状况,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姬诵继位!
周公旦说:这我明白!其中姬鲜(管叔)与姬度(蔡叔)就虎视眈眈,害怕你将王位传给我!他们对我的嫉妒刻骨铭心,王位若传给我,他两万万不服的!姬诵是晚辈,他们可能还让一步!武王说:我明立姬诵为王,暗中还是你掌管天下!你是个清高之仕,看不上作帝王,我这里恳求你辅助姬诵长大成人,待姬诵完全当家以后,你再行归隐不迟!为了天下苍生,兄弟你要忍辱负重,受十数年的麻烦,功德无量!你要答应我!
周公旦沉吟良久,看着武王渴求的眼神,他咬着牙答应了。【武王有瘳(chōu ),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后面的事情如何处理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九十五集,二0二二年十一月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