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298集

慧利 2022年11月15日19:49:10
评论
296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武王驾崩以后,成王即位。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周成王,对于朝中的众位叔父毕恭毕敬,但这些人并不领情。离开武王以后,战功累累的重臣,从心底根本看不起年幼的成王,他的几位叔父也如是。他们公然咆哮朝堂,拉帮结派,事事占上风,不把侄子姬诵放在眼里。甚至当着大众的面,公开刁难成王,令人气恼。
成王虽然年幼,但很有智慧,巧妙的对叔父们说:天下来之不易,如果姬姓成员不团结一致,国家就很难发展了!如今,周王朝初定天下,国家就象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经不起我们内部的矛盾分化!诸位长辈要好好思量。且不可将到手的江山再行丢失,做对不起祖宗之事!在成王义正言辞的弹压之下,姬鲜(管叔)、姬度(蔡叔)等人也不敢过分嚣张。周公旦忠心耿耿,国家运转正常。虽然如此,但最终还是免不了一场杀戮!后来的事实逼得成王不得不开杀戒,处死了他的叔父姬鲜(管叔),流放了姬度,杀一儆百,平复叛乱。
这件事情由何引起的?我们看史文:【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这个畔,通假字,通叛。当初,武王病重,昏迷不醒之际,姬鲜等人就乘机作乱,争当帝位,只有周公向天祈祷,将自己的生命抵押给上苍,以换取武王的康复与天下的安宁。自从武王托孤于周公旦以后,姬姓弟兄们虎视眈眈,都将矛头指向周公,处处挑他的刺,罗列罪名,图某造反夺权,酝酿已久,机会终于来了!
什么机会呢?到了天子巡国之年,成王生来体弱多病,经不起巡国的长时跋涉,恰巧这年又病了。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带病巡国,对负各级官员的刁难,叔父周公旦如何放心?他让姬诵的生母协助成王守好朝堂,自己不辞辛苦,替代天子巡国。
这一举动,引发了姬鲜、姬度等人强烈的不满,他们质问周公说:姬旦,你不是天子而摄政当国,行天子之事,这不是明摆着已经夺权了吗?你口口声声说我们不尊敬侄子成王,你现在凌驾于天子之上,独揽朝中大权,居心不良,作何解释?弟兄几个逼问周公,周公将成王的现实问题说给大家,这些人仍不罢休,周公未于理睬,巡国事大,他决然出行,安抚各路诸侯,餐风宿露,由南及北,详细察看国情。
巡国是很辛苦的事情,前后需要一年四季。周公代替天子巡国途中,发现了很多隐患:周王朝天下初定,又遇武王驾崩,成王年少,诸侯们人心慌慌,不知到周王朝是否能运转下去。有诸侯暗示周公旦说:你要防止弟兄们造反!我们听说管叔、蔡叔与武庚禄父密谋造反,要除掉成王与您恢复殷商政权!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您可要当心啊!周公笑笑说:你想的太多了,我们兄弟团结一致护佑成王,不可能争权夺利!说这话的人一定是误会了!以后快不要说这样的话,当心引火烧身!
虽然周公表面上很从容,但他心中非常紧张:他知道管叔、蔡叔是什么人品。武王在世就看出来他们有反心。目下,这个消息经由他人传到周公旦耳朵,说明其他诸侯有所风闻,看来问题很严重了!周公派八百里急信暗中告知成王,让他观察管叔、蔡叔的行为,自己夜以继日加紧巡国。成王接到周公的密信以后,如何行动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九十八集,二0二二年十一月九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