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夏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淮,海维扬州:彭蠡既都,阳鸟所居。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乔,其土涂泥。田下下,赋下上上杂。贡金三品,瑶、琨、竹箭、齿、革、羽、旄,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
扬州,是全国有名的城市。早在五帝时期,这里就是盐商往来的繁华地。为什么盐商特别光顾扬州呢?扬州是江苏北部与南部的交通枢纽。盛产海盐的青州,徐州,还有盐城,将盐产品运输到苏南、荆襄、浙北,必须经过扬州运河。因此,扬州就成了客商的歇脚地。扬州的经济,因靠娱乐行业而兴盛。处在淮水与东海之间的扬州,得天独厚,地理位置非常好。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可见,扬州在古代就很出名。路过扬州运河水段的盐商、纸商、煤商、粮商等等,停下商船,借宿扬州,促使扬州的旅游业与酒家蓬勃发展。聚集在扬州的艺术界人士,有男有女,吹拉唱谈,应酬客商。商船的歌女,才艺双全,闻名全国各地。自从水灾遍满天下之后,扬州人民的好日子成了过去:淮水积滞不出,漫灌扬州;三江不通,倒溢良田,扬州陷于水中,居民流离失所。徐州的水道通畅以后,扬州的水灾明显减轻了。大禹再接再厉,将淮扬之水再修通道,彻底排净,恢复了运河水利,扬州人民又过上了以前的好日子。
我们看史文:【彭蠡既都,阳鸟所居】。这个彭蠡(péng lǐ),即今天扬州的瘦西湖,古运河工程之一。占地2000亩,水势浩荡,风景优美。大禹治水时,随势将此地的积水围堵起来,形成大湖泊:引进淮水又排出淮水,彭蠡湖水蓄充足,周围草木丰茂。北来的侯鸟萋栖在湖边的山林繁衍生息,百鸟清鸣,悦耳动听。阳鸟所居的这个阳鸟,即侯鸟。候鸟选择扬州地面,说明这里的气候很适宜。
【三江既入,震泽致定】。这个三江是那三条江?就江苏省的主要河流来说:三江者,距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松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蜆(xiǎn)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一江东北下三百馀里入海,名曰下江。三江既入,是扬州一带的积水通过人工渠道排入三江,畅通归海,不再为患。震泽致定的这个震泽,就是今天的无锡市太湖。太湖东北流,各至三江口入海。致定,是将水道修筑牢固,化害为利。【竹箭既布】,是水灾排除以后,扬州的沃土滋养着植物生长茂密。最抢眼的是漫山遍野的竹子,象利箭一样凌入虚空,遍布大地,美轮美奂,令人观之流连忘返。【其草惟夭,其木惟乔,其土涂泥】,是扬州水草丰茂:高大的杉木遮天掩日,与青竹相偕比美,泥土湿肥,滋养万木。惟夭,夭,通沃,即茂盛;惟乔,即端直高大。涂泥,即土壤肥湿。【贡金三品】,是此地出产贵金属。三品者:金、银、铜。向朝廷上贡的,有金、银、铜,还有瑶、琨、竹箭、齿、革、羽、旄。瑶与琨,是扬州本地出产的美玉;竹箭,是竹木制成的兵器类。将竹子削尖,用来做武器,在上古时期很实用。齿,即象牙;革,即兽皮。羽,是美丽的鸟毛,鸭绒类。古代皇帝的羽葆,用美丽的鸟毛做成,鸟毛来自扬州一带。旄,即旄牛尾,很名贵。这些地方特产,都是上贡朝廷的礼物。【岛夷卉服】的这个岛夷,是东海海岛的居民。海岛居民善用苎麻做蓑衣,工艺精湛。蓑衣用做防雨,穿在身上雨不能湿。江苏大众向朝廷上贡,海岛居民很感激大禹为他们排除水灾,也略尽敬意,向帝舜献上他们的蓑衣。我们看到《红楼梦》上,贾宝玉雨天探望林黛玉,就穿了一身蓑衣。这在当时只有公子王孙穿得起,可见其市价很高,物以稀为贵。【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江苏人民每年向朝廷进贡,用精美的圆筐装上苏绣,织锦,橘子,柚子,还有锡壶之类,由长江登舟北下,转经淮河,泗阳,再顺沂水一路进京。【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做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一百二十七集,二0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