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享祠于军。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班赐宗彝(yí ),作《分殷之器物》】。
解放朝歌以后,武王行施了一系列仁政,表现了一代圣王天下为公的胸次,深得人民的好评。【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这位毕公,也是文王子,武王弟,很贤明。当时,朝歌牢狱爆满,里面关的都是造反的百姓与朝中忠臣,武王命王帝毕公及时解放了他们。
殷纣的王室成员,箕子装疯以躲杀身之祸,武王很敬佩他。殷纣兄弟当中,微子为保宗社早早逃奔西周;老一辈王叔比干宁死不降西周,以死相谏,惨死纣王之手。箕子很聪明,既不降周,也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装疯以保清节,三兄弟都是忠义之士。西周政权建立以后,无论是前商人民还是西周人民,都普遍尊敬他们。武王下诏王弟毕公亲自解救箕子,此时的箕子感想如何?他的心情很复杂!不愿意对周称臣,但也无可奈何。他的情绪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前商人民的态度,毕公对他说:武王已经封了武庚禄父管理前商旧都,让您协助禄父,您看如何?箕子沉思良久,说:武王英明啊!随之号招六亲眷属说:大家要积极响应武王的新政,不能与西周政权对立!又对纣王子武庚禄父说:武王能这样安抚前商遗民,够仁慈伟大了!你且不可存有反心,要好好为西周政权服务!【表商容之闾】。周军进京以后,贤臣商容就隐居了。武王请他出来治国,他断然拒绝说:一臣不投二主!你放心,武王!我既不破坏你的新政权,也不为你效劳!因为我才德不够,唯有选择深山修炼!等到有朝一日,我修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再出来讲经说法觉悟众生,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大丈夫理应兼顾虚空法界,而不是区区小国!武王深为感动,将商容隐居修行的山泽封给他,让他广收门徒,修学圣道。【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这位南宫括,即文王四友南宫子,周王朝的开国元勋;贫弱萌隶,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奴隶。纣王的钱粮存放在鹿台与钜桥,南宫括清正廉明,无曲无私,绝不会暗地小动作,武王下诏派他开仓放粮,救济孤贫。南宫括公平行事,不落下一个挨饿的奴隶,百姓们深感欣慰。【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史佚,即西周初年太史,很清廉公正的臣子。他协助南宫括清点造册纣王的财宝,其中九鼎保玉最为珍贵。纣王与妲己收藏的金银财宝,件件价值连城,处理起来不能马虎。【命闳夭封比干之墓】。闳夭也是西周开国元勋,武王下诏派他去祭祀比干的英灵。将比干的忠骨安藏在子姓宗山,又将此山封给子姓子孙以祭祀先祖。【命宗祝享祠于军】。宗祝,是西周的礼官,主管祭祀。享祠于军的这个军,是战死的殷商将士。活着的给于安抚,战死的给于祭祀。善后工作圆满以后,【乃罢兵西归】。这个西归,是回归陕西丰镐。自此,困扰人民的战争到此结束,天下太平,政权交接成功。
【行狩,记政事】,这个行狩,是武王下令消灭祸害人民的猛兽。连年战争,人口损耗严重,地广人稀,野兽到处肆虐,天下太平以后,武王下旨鼓励勇士消灭吃人的野兽,以保证人口繁衍生息。记政事,是细分具体政策。政权安稳下来,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政策要做到滴水不漏,不能给犯罪分子钻空子。作《武成》。《武成》,是武王奉父亲文王之命起,到取得西周政权的经历报告,如实记载了伐纣的使命与艰难困苦,还有在朝歌安抚人民的真实事迹。是周王朝留下来的宝贵文献。【封诸侯,班赐宗彝(yí])】,这个宗彝,即国家的图腾标志与国君分封诸侯所赐的国名。接下来的工作是分封诸侯,让大众共同经营天下。作《分殷之器物》的殷之器,即前商的土地财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jì ),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作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八十九集,二0二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