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124集

慧利 2022年5月24日14:48:08
评论
308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夏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坟,草繇木条。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贡漆丝,其篚织文,浮于济、漯,通于河。】
大禹将翼洲(河北,山西)一代的患水成功的排向勃海以后,顺势转治山东兖州。兖州,是我们熟悉的名字。五帝时期与夏商周,兖州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背洪水困扰以后,兖州的经济一落千丈:洪水吞没了大片良田,毁坏了水路运输,工农业生产因之影响严重。【济河维沇州】。这个济,是济水,黄河流经山东济宁一带,故名济水。这个河,是泗河。沇(yǎn )州,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兖州市。沇,通假字,通兖。兖州。陷于洪灾的兖州背腹受敌:济水与泗水泛滥成灾,将兖州泡在洪水当中。比之山东省的其他州县,兖州受害更深。从济、河维沇州这句史文上,我们明显看到,兖州处在二水夹裹当中。几乎成了孤岛。未发生洪说之前,济水与泗水。是本地人民的母亲河:水运与水产,提振了地方经济。万亩两田,依靠二水浇灌。可当洪水困扰以后,利变为害。兖州常年困在水中,人民吃尽了苦头。如何将慢灌兖州的大水引排出去,大禹遇到新的问题:

那我们看史文:【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这个九河,名字叫做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后人泛指黄河在山东的支流。具体到兖州的水灾,大禹挖出渠道,将患水导归到九条河流。九河既道的这个既,是已经完成,道,是导归的意思。大禹将九条河床清理干净,然后挖深拓宽,加速各地的患水排放力度,很快的,积聚在兖州各地的洪水退却,露出昔日的良田。兖州人民欣喜万分!患水导归黄河支流以后,济水与泗河的威胁从此不复存在,水运恢复。【雷夏既泽】,这个雷夏,即今山东省菏泽东北面,也就是黄河南岸。既泽的这个泽,是大水库。大禹将患水利用起来,在菏泽一带围堵成湖泊,用于灌溉养殖,人畜用水。【雍、沮会同,桑土既蚕。】雍是雍水,黄河在陕西省的支流,沮,是沮水,发源于秦岭山脉。这两支水脉源远流长,直达山东兖州一带。雍、沮会同,是大禹将这两支水脉沟通起来,流入雷夏泽,保持雷夏泽水源充沛。经雷夏泽排出来的多余蓄水,顺势归于黄海。经过大规模的工程治理,兖州的土地面积扩张很快,农业生产很快恢复:桑土既蚕,是这里水土适宜于蚕桑。【于是民得下丘居土】,意思是,广大人民又恢复了蚕桑主业。排出患水的平原地带,种桑养蚕更方便。于是,政府号招人民从高峻的山坡搬迁到平原上居住,以提高劳动效益。有了蚕桑的经济来源与大运河的交通方便,兖州顿时大放光彩!市场经济一飞冲天,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镇。【其土黑坟,草繇木条。】这个黑坟的坟(fei),通肥,兖州地方是肥沃的黑土,草木茂盛。繇(yáo),是丰茂。兖州地方有高大的树木,建筑材料很充足,人们将伐好的木料装载上大船,从运河销往全国各地。【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患水排除以后,当年肥沃的黑土沉淀了黄河带来的大量沙石,很不利于耕做。田中下,是这里的田地属于中下等贫瘠土壤。赋贞,是朝廷因地制宜,给这里的大众赋税很轻,这个贞,是轻少的意思。但兖州人民勤劳质朴,细心耕作,将土壤中的沙石等清出田野。经过十三年的勤苦努力,贫困地方的土壤变得肥沃平整,物产丰富。【其贡漆丝,其篚(fěi )织文,浮于济、漯,通于河】。这个其贡漆丝,是兖州一带盛产丝帛与油漆,给朝廷的贡品,当然是上等的丝、漆。人们怀着对天子帝舜的敬爱,每年将丝与漆用精致的筐子盛装起来,载上大船,进京朝拜。其篚(fěi )织文,这个篚,是竹筐。织文,是竹筐的编织工艺很精美,有美妙的花纹。浮于济、漯,通于河。这个漯是漯水,河,是黄河:一端通往黄海,另一端联通济、漯二水,构成运河网络。人们向朝廷进贡,从水路一直通往京都。兖州的货物也从水路运往全国各地,一举两得。从此,兖州的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笑逐颜开。

我们再看史文:【海、岱维青州:堣(yú )夷既略,潍、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xì),厥田斥卤。】作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一百二十四集,二0二二年五月十八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