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227集

慧利 2022年9月10日09:40:50
评论
227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殷本纪。
【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被伊陟推荐且认可的巫咸,是位有德之人,精通天文地理与人情,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帝太戍尊重伊陟的意见,重用巫咸为副相。三人一心,国家强大起来。到帝太戍执政晚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到雍己之前、帝小甲时期的盛况。国人纷纷赞叹帝太戍英明,太戍的口碑极佳,乃至后人追封他为殷中宗,高度评价他是帝太甲之后的最伟大领导人。
我们看史文:【巫咸治王家有成】,这个王家,即国家。这是新任贤相巫咸的工作能力,几乎与咎单的才能等齐。殷商王朝得到巫咸,为向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为此,暮年的帝太戍非常欣慰,对伊陟很感激,作了文章《咸艾》,赞叹伊陟的才德如艾,流芳千古。在祭祀祖先的大会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这个庙,是帝王家的宗祠;言弗臣,是不将他当臣子看待。太戍当着群臣与列祖列宗,宣布了伊氏家族对商王朝的贡献:前有伊尹呕心沥血护持六王,热心推荐咎单;后有伊陟力挽狂澜,克雍己之乱,爱惜贤才,培养后学,为国家造就奇才巫咸。伊氏家族功德之大,从跟随汤武打江山到治国平天下,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与子姓帝王等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帝太戍下诏说,若是伊陟百年以后,他的丧礼将用帝王的仪式下葬,牌位不能用臣子的礼节供在伊氏宗祠,而是供奉在帝王的宗庙,与帝王享受一样的祭礼。伊陟听了这个话,赶紧将太戍叫在一边,对他说:千万不可这样!我的先人伊尹能当得起这样的待遇,那是他老人家力保六主,全国人民共同敬仰,满朝文武认可的!微臣伊陟我当不起!伊陟只辅一君,功德平平!如若享受先人一样的厚恩,恐怕遭到群臣的嫉妒,引起纷争。但帝太戍坚持原来的意思,没有改变。为此,伊陟作了两篇文章,以表明自己功绩平平,不配享受如此厚恩。【伊陟让,作《原命》】。《原命》的内容,大约是伊陟的天命说。他给世人表白,伊氏家族是臣子的天命,当不起王室成员的待遇,福高一寸折死人。理当全心全意为子姓王室服务而无怨无悔。文章出来以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伊陟故作清高,说的不是真心话,伊陟随后又作了《太戍》一文,热情赞叹了商汤王对伊氏的知遇之恩,才有伊陟今天运作的机会。更赞叹了帝太戍的仁政治国,任人唯贤,将命悬一丝的国家经营起来。鼓励群臣各司其职,干出优异成绩。
君臣互相赞叹,伊陟功成不居,国家政权运作的很顺利:【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从【殷复兴】三字来看,当时国家的综合力量,众诸侯不敢小看!诸侯不朝,肯定是朝廷失势,下属不将上级放在眼里;国家强大了,即便不愿意朝供的诸侯,也不敢不来!而国家领导人贤明,国家又强大,诸侯则会自觉自愿的朝供。帝太戍的政绩与德能都令诸侯信服,因此,边疆少数民族与远路的诸侯都主动与朝廷修好,以寻求保护。帝太戍驾崩以后,后世封他为殷中宗。这个封号的声誉极高,取决与帝太戍中兴的功绩。中宗的封号,帝太戍当得起。
我们再看史文:【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帝太戍驾崩以后,立他的长子太子中丁为帝。虽然国家富强了,但帝中丁的日子却很不好过。按说,国家富强,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官二代,但他为什么日子难过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二十七集,二0二二年八月三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