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fán )于火而死】。
战争打的是人心,民心背向不是任何权力所能改变的。纣王与妲己心毒手辣,极尽暴力压迫他人之能事,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几乎所有的军士临阵倒戈!何为倒戈?就是叛变!一个士兵叛变,将帅可以控制,所有的军士叛变,将帅就没有办法了。纣王亲自出征都控制不了时局,说明商王朝确实气数尽了。牧野之战,就是最好的见证。
武王趁热打铁,对商军说:弟兄们,我知道你们是迫不得已,被纣王强行送上战场的!你们并无抗周之心!趁机回到正义这边来吧!我们合力打败纣王,就能过上幸福日子!归顺到西周的商军将士恨透了纣王,果然与周军合兵一处攻打虐纣。七十万将士,不到半天悉数归周,纣王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他孤零零的策马逃回朝歌,再也不少一呼百应的大王了。【倒兵以战】,即倒戈伐纣;【以开武王】的开,是人民大开城门迎接武王的军队;【纣兵皆崩畔纣】的这个畔,通假字,通叛。武王接纳了叛变纣王的七十万将帅,热情的招待了他们。愿意留在周营的,编制为自己人;不愿意行兵打仗,挂念父母妻子者,给于路费钱粮,任其回乡。结果,三军都愿意留下来,帮助武王彻底消灭虐纣!
【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这个燔,即焚,燃烧的意思。回到豪华的鹿台,又饥又渴的纣王找不到吃的,没有人伺候他;他无限惆怅失落,找他的妲己,妲己已经撇下他逃跑了,还留给他伤感不己的绝笔信。山穷水尽的纣王仍没觉醒,他对自己今天的失败,没有总结出真正原因,一味的责备自己当初没有杀了西伯昌,悔恨不已。
疲惫不堪的纣王在困睡当中,遇到商汤王愤怒的斥责:你这个不肖子孙,害了人民害了自己,今天,你的死期到了!从梦中惊醒的纣王,听到周兵攻进朝歌的音声,自知死罪难逃,投火自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殷商六百多年的历史,到他这里画上了句号。【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这个麾,即指挥。纣王死后,受殷商管制的诸侯与臣民,没有人同情他。殷商朝廷的两班文武官员看到大势已去,也没有人敢反抗西周的正义之师。但纣王留下的烂摊子如何复修,又是考验武王仁义道德的一堂课。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失败的义军。他们为什么打出一片江山而后又前功尽弃呢?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等等,最后功亏一篑。原因不外乎他们的仁义道德不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名利当头亡失道义,将胜利果实白白的丢掉!能将初心保持到胜利以后者,没有不得天下的道理。我们看看武王如何处理战后问题。
占领朝歌以后的武王,首先严明军纪:周军将士若有扰乱民众者,格杀勿论!三军肃然,朝歌的工农商业如平日一样正常经营,就象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武王开仓放粮,让处在饥饿线上的广大贫苦百姓吃上了久违饱饭。正赶上三月春耕春播,青麦急待除草,武王派闲暇无事的兵士及时支农,军民一家,其乐融融。五月麦熟,士兵帮助人民抢收抢种,令朝歌一带的人民热泪盈眶!人民没有不拥护武王者!人民如是,前商的诸侯百官心情如何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八十六集,二0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