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
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
《史记》讲学实录之五帝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我们再探讨【缙云氏有不才子】这个缙云氏是谁呢?那我们回到《五帝本纪》的开端:【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太史公在这里所提到的缙云氏,应该是黄帝时代的大功臣夏官。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能够推测到,帝尧一直愿谅包容四恶集团,所谓不看佛面看僧面。四恶的祖上都是大圣大贤,为国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德!正因为为这样,帝尧处理这些人心慈手软,不忍心。而且,四恶人物,与帝尧都是近亲家族,血亲骨肉。缙云氏这个不不争气的后代是谁呢?就是三苗饕餮。这个人【贪于饮食,冒于货贿。】说他贪于饮食,这个饕餮经常生吃活的动物,甚至膨胀到吃人!杀吃动物的手段非常残忍。他每餐饭都要好多动物下酒,生活费用大得惊人。因为主子如此,饕餮府中的大大小小,都跟着着主子学。老百姓家里的孩子动辄失踪,官府查到最后,都是饕餮府干的案子!他们抓孩子干什么?吃童子肉。恶到如此程度,不加收敛,逼得帝尧只好痛下决心拿办他们。再说饕餮冒于货贿,他贪污受贿,用手中的兵权,敲诈勒索地方官长,将地方的财政收入归到他的名下,任意挥霍。造成了地方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那位地方官敢举报他,他就用残酷的手段惩罚。属下不给他行贿,他就找理由降职降罪,穿小鞋整人家。在当时,没有人不恨他的。
四恶集团联党结伙,危害人民。【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这个三凶,就是前面的浑沌,穷奇,梼杌。天下恶之的恶,是恨的意思。人民对饕餮的恨,跟恨浑沌,穷奇,梼杌一样。这几个恶人丢尽了先祖的脸面,遗臭万年。【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简单的几个字,我们想一想,舜帝是顶着多大压力铲除顽凶的!其一,舜,没有什么背景。父亲是位普通的百姓,更没有兄弟给他帮手,他在朝中可谓孤军作战。其二,他是新立储君,朝中根基尚不牢靠,还有太子党丹朱等众与他过不去,给他穿小鞋。唯一与他同心同德的,是支持他的帝尧。可以说,铲除四恶党,正是帝舜执政期间,义不容辞的坚巨任务。全国人民以及满朝文武,就看他这一着棋如何下!帝舜是多次出生入死的人,他的特殊人生经历,锻炼了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也只有虞舜这样的传奇式人物,才有魄力与智慧协助帝尧扳倒四恶。四恶的背景很辉煌,现当下又是走红人物,炙手可热,可遇到帝舜,他们都成了秋后的蚂蚱。宾于四门,是帝舜铲四恶余当的妙计。将他们引诱进圈套,一网打尽。这项任务完成以后,帝舜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位置重若磐石,再也无谁阻碍他执政了。
【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四裔,是四恶的余党枝节,家族内跟着四恶做乱者。以御螭魅,这个螭魅,是妖魔鬼怪,指边塞的少数民族地区,未经教化的野蛮人,跟妖魔鬼怪差不多。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这是四门清净通畅,妖雾消散,老百姓再也不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了。言毋凶人也,是没有恶人害民了。毋,通假字,通无。四恶党被完全清除以后,大快人心,下一步,帝舜的工作,就是任用贤能,治理多年来困扰人民的水患等等积弊。这个工作难度,并不比剿除四恶容易,为什么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八十九集,二0二二年四月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