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
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
《史记》讲学实录之五帝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我们再探讨【于时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帝舜善巧方便,淘汰下放了朝中冗员以后,彻底打破了任人唯亲的怪圈,开辟了各行各业各部门任人唯贤的好头,这是帝舜了不起的大成绩。于是舜乃至于文祖,文祖,即祖庙,供奉历代贤王的宗祠。帝舜为什么到祖庙来呢?这是他向历代贤王表明心迹:自己在位一任,绝不暗室亏心,要做到光明磊落,为天下苍生端平一碗水。谋于四岳,是跟四岳等贤臣商量国事。什么国事呢?杜绝日后任人唯亲的后路。四恶集团的元凶,不就是任人唯亲造成的严重后果吗!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这个辟四门是畅通言论,让人民群众畅所欲言,说心里话。谁是忠臣,谁是奸佞,人民群众公开监督他!帝舜下设了很多评论机关,专事收集来自人民的通信,朝中有谁作奸犯科,人民举报他。这个设施,跟现代的焦点访谈很相似,明通四方耳目,是让社会大众说公道话。这样一来,浑水摸鱼的官员就害怕了,害怕什么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不出优异成绩,就无法对人民交代!手下不干净,贪污腐败,事先他害怕。人民一口声说你不好,年终评比,就要淘汰出局的。人人都有了无形的压力,工作自然认真负责,力争上游。
【命十二牧论帝德,】这个十二牧是什么人呢?是省长级人物。让人民群众监督各级官员,帝舜当然不给自己开绿灯,让十二牧监督自己:
【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这是帝舜给自己制定的标准。近贤臣,远小人,厚德载物。帝舜如是说也如是做,全国上下,还有边地的少数民族,都心平气和,归顺从帝舜的领导。【则蛮夷率服,】我们看,少数民族地区,这些人未经教化,很野蛮的,但野蛮,不等于不懂道理,朝廷的政策合乎天地人心,他们也很听话,不犯上做乱,循规蹈矩。
我们再看史文:【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这是帝舜执政期间,任用官员,普遍征询大众臣工的意见,民主开放,不搞一言堂。这不,朝中老臣大批退休了,下一任接班人是谁,谁能胜任?做为英主,帝舜心里不可能没有合适人选,但他不说出来,很谦虚的征询大众的意见。舜谓四岳曰,四岳代表大众臣工。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这个奋庸,奋发努力。美尧之事,是发扬光大帝尧的敬业精神。使居官相事,是我将任用这样的人为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四岳与大众一致推荐伯禹做司空,能够胜任。司空,这个官职很重要,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也就是现代的住建部长与水利部长,一身兼两职。伯禹是谁呢?就是我们熟悉的大禹。大禹的父亲是鲧,(梼杌)。尧舜二帝任人唯贤,不计较上一代人的过恶。鲧虽然可恨,但他的儿子伯禹,却是个难得的贤人。伯,是家里的老大,仲,是老二,季,是老三。当年帝尧联合帝舜流放四恶,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将四恶与徒党流放出去,真正的贤良,还留在京都,伯禹就是其中的一位。【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作何解释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九十二集,二0二二年四月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