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162集

慧利 2022年7月3日09:37:23
评论
221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夏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
帝启之后,夏王朝的太康、中康、帝相,三代帝王受人摆布,均死于非命。这就是帝启家天下之后的悲惨现实!帝启在天之灵如果看到身后之事的话,他一定会遵守祖训,继承五帝与父亲的天下为公精神。可惜,他的遗毒已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骂名注入史册,再也无法删除。这个血的教训,告诉了后人什么?祖训不能丢。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不是谁有多狠毒,而是仁义礼智信!紧接下来的后羿与寒浞之败,也在告诉我们这一准则!不顺着伦理道德行事,想过好日子,那是不可能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系列的悲剧,都源于帝启自私自利,招来了灾殃!自身端正,周围的人事关系就和谐。而自身不正,注定坎坷不平,矛盾纵生!
印度释迦氏所说的普度众生,就是用自己端正的行为,感化品行不端的人,让他学好样子,纠错向正,造福人间。帝启一念之差,给自己招来无尽烦恼,也害了后世子孙。这记警钟,回响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五千年,以后的朝代兴衰,都在反复验证这一事实,我们为什么执迷不悟呢!难道五千年的经验还不够吗!要时时检点自己,不可重蹈帝启的覆辙!
再向后,帝启的玄孙、夏王朝的第五代领导人、少康帝就深深体会到家天下的弊病,力图修正前人的错误。果然,他成就了一代伟业。少康的外祖父是位贤人,母亲也深明大义。少康在外祖父与母亲的教育之下,小小年纪就智勇双全,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一位谦谦君子。外表文质彬彬的少康,对复国计划酝酿已久,做好了剿灭寒浊、恢复政权的军事行动。他将计划给母亲与外祖父说了以后,大人们都很赞成他,竭力帮助他实现复国大业。外祖父是实力强大的诸侯,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少康的军事行动;而母亲是他最好的谋士,三人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部署就序以后,少康挥师京都,与寒浞父子决一死战。
而这时的寒浊呢,正在与儿子争夺一个小妾,父子离心,人心涣散。太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了寒浊父子,恢复了姒姓政权,是为帝少康,史称少康兴国。
帝少康即位以后,艰苦朴素,事必躬亲,让人民休养生息,五年免税赋,十年轻税赋,国力渐渐充实起来。他执政期间,尤为重视教育,将伦理道德普及天下,爱护人民,民众都称他是禹王再来。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拥护他们的好帝王,中断了长达四、五十年的姒姓政权,又生机盎然,恢复元气。少康是个很有魄力的君主,用圣教治国平天下,让利给诸侯与人民。不久以后,诸侯都来归顺。
少康帝晚年的时候,国家已经相当富有了。但帝少康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严禁子女与群臣奢侈浪费。他将太康失国,羿、寒代夏的悲惨历史作为教材,列入学生的课本当中,让后世子孙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因为有少康帝的良好带头,后面的七位帝王都很自律,一连七世天下太平。我们看史文:【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从帝予到帝廑,共历七帝,这段历史,后人没有记载特殊事件,说明七帝治国符合祖训。立足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五伦五常四惟八德,无论多久,都将一片祥和。连续七帝太平无事,这就是人们吸取帝启教训以后的好日子。至此,夏王朝死而复生,经历了十二帝。后面又如何演变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一百六十二集,二0二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