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178集

慧利 2022年7月16日13:32:03
评论
291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夏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夏本纪到这里就结束了,而这个结束,不是圆满收场,而是残缺不全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悲剧的起因,是国家领导人不守祖训,跟着感觉走,放浪形骸,杀盗淫妄酒,亵渎了当人的神圣职责,误了国家,害了人民!中国人习惯的将国家领导人叫做天子,天子二字的意义,是替天行道,效法苍天厚土的伟大精神,无私的为一切大众服务。谁背叛了这个原则,谁就是末代帝王!从古到今,无数失败的例子不断验证这一准则,足够我们触目惊心,引以为戒了。家天下的结果,以败亡告终,末代帝王的命运也非常悲惨,受到了他该得之惩罚!
夏王朝历经十七帝,享国约四百多年,其中迁都数十地,几乎遍及河南省!但太史公并没有标明夏代的年表与所迁各都的地方名,原因极可能是无法考证具体的时间与地址,但帝禹建都夏阳,这个没有错。夏的来历以夏阳为标准。
当然,不写也罢,我们知道夏王朝的兴衰全过程就很好。从帝启到帝桀,夏王朝之间的坎坷经历,正应准了印度释迦氏的话: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没有好的行为,便无好的结果!如果夏启与夏桀在九泉之下相逢,他们一定会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一定会遵守天下为公的祖训!严于律己,治理好国家!可惜,历史将他们钉死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夏王朝灭亡以后,接踵而来的各家王朝,都没有逃过这一覆辙!说明家天下的不牢靠,不可取!夏启的这个头,开的实在不应该!
在事实面前,为什么人们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呢?关于释迦氏所说的轮回现象,用王朝更替再明显不过了!我们将中国五千年历史学习一遍,心得体会是什么?建起又推倒,推倒又从建,折腾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无所有,从起点重回起点!人类最终的归宿在何处?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科学家做出说明。号称知识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对这个问题仍然束手无策!我们就这样无休无止的痛苦轮转,茫然来而茫然去!浑浑噩噩,不知所措。谁能给人类找到一个永恒的,没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战争、饥饿、等等灾难的安全归宿地?世界上有如此高度智慧的人吗?带着这个美好的向往,人们在苦苦探索!那我们今天就将这个秘诀奉献给有缘学习《史记》的同学:万缘放下,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整个人类,乃至虚空法界所有众生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学习《史记》以后的大彻大悟!
从此以后,再也不要为名利所困惑,超脱自我,跳出轮回!这个道理,释迦氏说了3000年之久,但粗心大意的人们,却没有发现这一秘诀!我们为什么活的这样累?就因为不知道前途何处!现在,知道有一个轮回之外,十全十美的极乐世界,象征着我们将要离开痛苦无奈的轮回圈,过上永远幸福的生活!《史记》,是学佛人的五十三参。
夏本纪的结尾,太史公给我们特殊解释了家天下以后的国号与诸侯姓氏:夏王朝的国号来自封地夏阳(阳城),以后世世代代都称夏;朝廷如是,其他诸侯纷纷效仿:有扈氏、有男氏等等,都以封地为候号。
而家天下的模式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府到民间,公然承认私有化与世袭制度。人们的烦恼,比之天下为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男效才良女慕贞洁的大同世界,多了一重苦难!再往后,江河日下,一朝不如一朝!【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做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一百七十八集,二0二二年七月十一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