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体性纷杂 则汝与我 并诸世间 不成安立
阿难 若汝见时 是汝非我 见性周遍 非汝而谁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性汝不真 取我求实】
意思就是你既然能看到一切物像,那一切物像他也能看到你。
这话听起来呢,普通的凡夫众都不愿意相信。
因为说一切物像都能看见我,除过动物之外,我们不知道山河大地,这些静物,他能不能看到人的行为?
有没有见性功能?
还有树木花草,他有没有见性功能,能看到人?
对佛所说的【物亦见汝】
这个非常抽象的话题,我们还得仔细的探讨。
就我们眼睛看到的物相 ,其中之一的动物。
我们看动物的时候,动物同时也能看到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佛在这里说我们既然能看到其他物相,其他的物相也能看到我们。
如果仅限于说动物的话,佛的意思就非常的狭隘了,佛圣不会说没有意义的话。
那就包括一切静物,山河大地与植物,他也能看到人,也有见性。
动物当中有的是野生动物,有的是与人相处在一起的,驯养习惯的动物,人们驯养习惯的这些动物,它能跟人和睦相处,还能帮人的忙。
其中牛马跟着人从事耕作运输,是过去社会这个运输生产行业,必不可少的劳动力。
牛马之外还有猫猫狗狗,狗非常的忠实,猫捉老鼠,这都是过去的家庭当中,少不了的两种动物。
过去我们国家是农业社会,农村人储藏有粮食,如果没有猫,这个老鼠泛滥成灾。
粮食被它大量糟蹋了,就威胁到人的生存问题。
而狗呢
过去社会地广人少,野生动物,这些野兽经常骚扰村庄。
我们小时候有个七八岁,十岁左右的时候,这狼还有狐狸,这些野兽经常在我们生存的村庄里面出没。
还有黄鼠狼他偷吃鸡,狐狸也吃鸡。
狼呢 他吃羊 还吃猪,还伤害小孩。
所以呢,农村的家庭必须有一只狗。
猫与狗跟人的感情很深,牛与马这些动物,也与人的感情很深,人们不将它们当畜生看待,将它们当家庭成员看待。
那是过去的农耕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不像现在。
就算家里喂的一头猪,过年要杀猪的时候,一家人都要痛苦好多天。
人与动物相处的时间久了,不但有感情,而且能互相了解对方的习性与爱好,多多少少能懂得它们的意思。
动物的眼色与表情,他跟人能够互相沟通。
所以呢我们说物亦见你,在动物方面,他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动物它饿了是什么表情。
热了冷了是什么样的,还有受了伤 ,烦躁不安的使时候是什么样的,喜欢吃些什么,眼神表达是什么,人都能从这些信息当中,了解到动物的一面。
如何单纯的说,动物能见到人,就代表物亦见汝,佛说这个话,就多余了。
动物既然能看见人,其他道的众生都有能见性,他当然都能看到人。
鬼道的众生 ,天道的众生,这就不用说了,都是物。
说是众生 也可以说是物。
众生的见性功能不等,它们跟人一样,避免不了有一些障碍,但不能说他就不能看见。
其他的物相,佛在这里说的物亦见汝,主要是说静物。
桌椅板凳墙壁 有没有灵性?
树木花草又有没有灵性?
都有。
因为它是由人的心识变现出来的,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说这些静物,对一个心地清净的人来说,他能感觉到静物在关注着自己。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地清净的人,能感到这里的住众素质如何。
这里的主人是个好人,还是个恶人,他怎么感应到的?
静物给他提供的信息,一个地方如果是有修养有道德人住在这里的话,磁场就显得格外好,人住进去以后心情舒畅,生活工作顺利,各方面都如意,这就是物亦见我。
静物没有眼睛,但他能感应到磁场,有他特殊的观察能力。
这个见性功能,在人与动物,他是通过眼睛作用。
在静物这里,静物他有特殊的功能,没有眼睛他照样能看见,他的感触也非常的灵敏。
主人好 ,它就顺着主人的好性格,也跟着转好。
主人恶 ,他则顺着主人的行为也变恶。
这就是他见到了,
见到以后,他也跟着学样。
我们再看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处处皆善 物物通灵 ,一切尽如人意。
这是什么原因?
是无缘无故就这样吗?
极乐世界的住众心好行好口善目正,都是诸上善人。
所以感得依报环境如此的美好。
极乐世界我们在这里说,是由阿弥陀佛与往生的大众,共同成就的。
凡是到了极乐世界的大众,我们都是清一色的圣贤,没有一个恶人,环境如何能不好呢。
这样一说古人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就不是妄传,而是真事了。
既然墙壁桌椅板凳都有灵性,这神明无处不在。
说他举头三尺,距离我们的头有三尺之远,那实在是冤枉了他。
没有那么远,非常的近。
所以说圣贤叫我们慎独,意思就是你处在没有人的环境当中,做的事情静物都给你记录着。
静物记录着人的恶行,当然他也记录着人的善行,你有功还是有过,瞒谁呢。
那有的同修又要问了,静物没有眼睛,他没有见性功能,凭什么有灵性呢?
他既然是由人心显识变的,人有什么样功能,它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他有他的见性功能,他有他看物的方法。
只是现代科学还没有发现这一事实,佛陀早就走在科学的前方。
现代化的一流放大设备与远望设备,他只能见到比肉眼多一些的物相,或者远一些的物像,仍然非常的片面 。
所见还是有限,怎么能比得上佛陀的圆明见性呢。
心好一切好 心善一切善,心地清净则环境清净,人在某一处,逢凶化吉 遇难成祥,一切都是心的作用。
不要瞒天过海,想着投机取巧,自己暗地里做小动作,那个没有用,不但天地神明给你记录活,周围的一切都给你记录着。
佛说得好 心作心是
【体性纷杂】这是什么意思呢?
体性 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是功能无量的,纯善纯美的。
这里的【纷杂】是什么意思?
纷杂 就是自性迷了,迷成了阿赖耶识,变现出乱纷纷的大千世界。
大宇宙包罗万象,虽然不是六道凡夫所能周见,非常的错综复杂,这是每个众生的心念,念头不一样,大众的业力共同感来的。
佛说出来 有的我们能参透,有的则很抽象。
因为我们想象不来,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因因果果盘根错节。
阿罗汉只能看到前五百世,菩萨看得比阿罗汉深远得多,但他看不全面,只有佛能看到全体。
佛是觉悟者,大千世界如何的复杂,众生的罪业如何的深重,众生的行为如何的恶劣,佛在其中如如不动,不会迷失在其中。
我们所处在对立统一当中,物与物之间互相对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对立,这种对立产生出万万千千的缘分,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一钱不值。
对立统一组成的这个虚妄世界,如果我们不遵守圣贤的教育,向上提高自己。
六道轮回又有什么价值呢,大千世界 凡是发生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不能片面的说谁对谁错。
而是互相之间的讨债与报恩,当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斗,而星体之间正常运转。
我们看那么多星星看起来非常的复杂,但他们运转起来互不相撞,这就是相对的安立。
太阳与月亮呢,一个照昼一个照夜,都有他们存在的原因,与他们运转的动力。
说到底还是众生的业力,在支配着这一切物相,众生善大于恶 ,天下则风调雨顺,日子过得去。
而众生的行为恶大于善,则灾难频扔,人们生活得非常辛苦。
维系虚空法界正常运转的力量,是众生的善心善念,这个条件一旦失去,则天下大乱 。
这就是佛所说的不成安立,众生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他不希望圣贤住世,就没有佛。
佛陀兴世讲经说法,那是恒顺缘熟众生。
而佛陀不兴世 众生苦难无穷,我们深刻的探讨不成安立这四个字,说到要害处,不往生到极乐世界,三界火宅当中都不是安立地,就算你现在风光无限,好景不长。
佛接着说 ,阿难你看清净心的作用有多大,人敢丢失道义吗,我们都要向好的方向进取,不能造作纤毫恶业,这是真理 非是杜撰。
多少人将佛圣的教育,看得不值一顿酒席钱,这话说出来,大家不要不高兴。
如果我们让你今天,安安静静念一天阿弥陀佛圣号,你答应了。
而另一处的人,请你的赴宴 去吃酒,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去吃酒。
把持念佛号 专精修行 ,撇在一边,看看人愚蠢到什么地步。
生在如此的苦难当中,你还寻欢作乐,还嫌苦难不深,那你就继续受苦吧。
我们再看经文
分彼分此 分自分他,分你分我,哪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呢。
比如说你看到摩登伽的花容月貌,如获至宝。
而我看她 ,则是臭皮囊包了一些骨血粪尿。
而这个女人不知惭愧 ,不求出离,到处炫耀自己的美色。
这样下去不过多造些淫恶而已,将来多少受些苦难罢了。
所以我当年在菩提树下修道,魔女百般殷勤,我能如如不动。
就是因为我看到了美色是陷阱,是修道的大障碍,是众生堕落的根源,而你看到了吗?
你没有看到 就难免跌倒,阿难 目光往远大看,见利思义。
要明白自己活着任务是什么,不能浑浑噩噩 ,被欲望毁灭了,
你我活着,都是为了普度众生出离苦海。
自然要以身作则,为大众做出好样子来,
将大众从迷惑中引导出来、
将烦恼通通的断尽,当有一天你将烦恼断尽的时候。霍然洞开 见性周遍、
非汝而谁。你就跟如来一样 回归自性,
周遍法界 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更无所不见,原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
同样是阿难,那个阿难是佛,这个阿难是凡夫,凡圣一经转变 德能无限、
众生与佛一样的原材料,一点都不少于佛,只是没有发挥出来。
自性德能开发不出来,这不是如来的过错。
而是我们修行功夫不到位,从此以后要真修实干,反求诸己,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跟阿弥陀佛学习,跟释迦如来学习,成就佛果 一定会的。
若此见性 必我非余
我与如来 观四天王胜藏宝殿
居日月宫 此见周圆 遍娑婆国。
退归精舍 只见伽蓝
清心户堂 但瞻檐庑
世尊 此见如是
其体本来周遍一界 今在室中 唯满一室
为复此见缩大为小 为当墙宇夹令断绝
我今不知斯义所在 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阿难听了非常着急,就问佛说 ,世尊我相信你所说的都是好话,也都是真话,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不得不问你,就说您当年带我到四王天去,四天主热情的款待了我们,把我们安排在日月宫起居安住,还把胜藏宝殿装饰一新,招集天众来听你讲经,你在胜藏宝殿讲经的时候,会场的气氛非常的浓厚,人们非常的欢迎你,胜藏宝殿非常的宏大,几乎无边无际 ,极目所望不到尽头,日月宫也一样。
但弟子跟着佛陀,能把胜藏宝殿看了彻底的透彻,还把日月宫也看了个透彻。
当时在四王天,没有什么能遮挡我的视线,我想看那里 就看到那里,心朝那个方向想,就能看到那个方向,
那是人间没有的美好景象,我都看得历历在目,当时我感到很奇怪,就说在祗陀园吧。
我不知道世尊是不是看到这样,我的眼见只看到讲堂外的祗陀林,再也看不到更远了。
同样是我阿难,就算我勉强看到远方,也只是个缩影,模模糊糊,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看与不看都一样。
而到四王天呢,胜藏宝殿 万八千里都不止,娑婆世界 广袤无边,我为什么看得那样清楚呢?
包括装饰殿宇的水晶琉璃球,我都看得很明白。
当时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可是左看右看 前看后看,明明了了 没有看错啊。
可是 当我们回到人间,在祗树给孤独园,我又成了现在的老样子,眼前所见的 只有这个道场,坐下去看窗外,只看到屋檐与讲堂,站到窗口看,最远还是祗陀林。
世尊说的其体本来周遍一界,在我这里只闪现过一次,到底是我的见性功能,缩减退化了。
还是小小讲堂,墙壁隔断限制了我的见性功能呢?
这是盘旋在我心头的重大疑惑,请世尊给我们解释说明,这是阿难向佛请法。
说的也是实情话,阿难上天是受佛力加持,跟更佛去天上去讲经说法的。
因为他的身份是佛的侍者,他又是多闻第一。
而且又喜欢广学多闻,好热闹,佛如果上天不带他去,这阿难非常非常的不高兴。
所以说呢,佛陀走到哪里,总要带上他。
阿难上天,既不是他修得天福,也不是他有特异功能。
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他完全靠佛力加持,升到四王天,他跟天人的眼见一样。
那个维次空间支持他,这个见性功能往处拓展,在当时他看四王天等等,确实没有障碍,能顺利的到达天上,那是阿难的天缘,不是偶然的。
在天上讲经说法的事务办妥以后,再回到人间,功能跟着就消失了。
这个事情呢,我们这里也有,世间法所谓特异功能的人物,确实有这些人,他的眼见如同X光一样,能穿透物质障碍,看到人的五脏六腑。
虽然有这样的功能,有一位大德问他,这种功能是恒长保证着,不会丢失呢,还是有时候保持,有时候丢失?
这个特意功能的人,他实话实话,心地烦乱的时候,他这种功能就消失了。
心底清净的时候,他的功能又恢复了,可见阿难的话贴合他的实际情况。
你是个凡人 不是佛圣,佛圣的三明六通,在任何维次空间都不会消失。
佛陀三千年前,以太子的身份降生在净梵王宫,他的三明六通,种种功能根本就没有受一点点影响。
虽然示现跟普通人一样,吃饭穿衣。
但是那是佛陀不表现出来,如果佛陀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会上天 会下地,那就违逆了人之常情,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佛与大众不同的是,儿童时代的悉达多太子,就非常的慈悲善良,看到天下大雨。雨水淹没了蚂蚁的窝,他就伤心流泪,看到大风过后,树上的鸟巢被风刮到了地上,小鸟摔死了,他就难过的几天吃不下饭。
一个少年儿童本有的天真无邪,这悉达多太子身上,确实看不到。
为什么呢,他整天忧心忡忡,看到这个动物受苦,他跟着难受,看到哪个人遭遇不幸,他跟着难受。
因为佛陀四门见苦,世界上苦多乐少,佛陀如何能高兴起来呢。
而到了佛陀成道以后,讲经说法,需要上天 则上天,需要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这时候发挥出与众不同的功能,人们佩服佛,神通妙用一定要用的恰到好处,不能滥用。
滥用不但人看不起你,而且要误导人家。
佛圣的三明六通,佛圣不受世间的污染,不退失圆满自性德能,这是佛的大定功,我们没有,菩萨阿罗汉也没有。
我们在六道轮回,这就不一定了。
但说见性功能这一项,天人有报得的五通
天福未尽 ,他住在天上有五通功能, 他的天福享尽了堕落下来,五通功能就消失,八定也是未到定,看起来象是有点定功,但都是夹生饭。
就说天人的五通吧,他是比我们这里看得远一些,知道的多一点,残缺不全 不圆。满
他的所见所闻还是非常的有限只是他的维次比我们高,看得人比间清楚,人间的大众看不到他 ,仅此而已。
天上比人间好,越往上越殊胜,但佛为什么不让我们生到天上做天人呢?
而苦苦的劝告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呢?
原因也就在这里,天福靠不住 ,天福是有漏的福报,福报加杂着烦恼,日子过的也很闹心,人间如是 天上也一样。
我们看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个例子。
孙悟空大闹天宫,闹的是哪一层天?
闹的是第二层天,四天王上面的忉利天。
因为天主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释提桓因,佛的忠实信徒。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场动乱,最后还是由如来出面,把这个平息下去,如来佛凭什么能够把顽固不化的孙猴子降服住。
佛陀以理服人,你要斗恨 ,孙悟空喜欢跟人斗恨,你会打 佛恒顺你。
那咱两就打架,怎么打 你说,佛把主动权都留个孙悟空,你说怎么样打,咱两就怎么打。
孙悟空这时候就说,我会翻劲头云。
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那佛说那行
你不愿意打 我也不愿意打,那你就从我的这个手掌里飞出去,我让玉帝给你让位,
就这么简单的题,你能答上来,玉帝的工作由我来做。
结果呢,孙悟空聪明反被聪明误,跟如来斗法斗输了,还不思悔改 不向佛陀求饶,那对不起五行山伺候,你就老老实实待在五行山底下,受你的苦去吧。
欲界六天不清净
四禅天呢 清净吗?
不清净 ,劫水淹到初禅,劫火烧到二禅,劫风毁灭三禅,
到四禅天,才勉强脱离了坏苦。
还是没有用,坏苦刚刚超脱出来,行苦来了。
一个念头就是一次是非,大家不用身体斗争,身口意三业,身与口不再造业,但是意业 丝毫不减。
凡夫众就是凡夫众,见不得过好日子,把身口节省下来的能量,完全用在打妄想上,这就是四空天人。
意业的犯做,他们一个顶三个。
消耗福报与能量也不输给色界与欲界,福尽堕落,大多数是一个跟头跌到地狱。
从天人的五通,到我们的无通,这里就是明显的对比。
我们不敢与佛比,那个比不来,但与天人相比,同样是众生,人家的见闻就比我们大出了很多。
原因是人家心地比我们清净,阿难如此一问,翻打正着,在场的外道们也开始反思。
佛说的有道理,在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发现天道与六道轮回的,不光是佛 ,婆罗门教还有其他教,也早就发现天道了。
发现了其他道,发现天道了与其他道,但他总结不出轮回的原因。
也看不到轮回的真相,他们看到天人过的比我们好。
发现归发现,他不知道天人为什么过的比我们好,羡慕天福 想生天。
但苦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方法,盲修瞎练 闹出了很多笑话。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妄想断尽以后
看到了天界,整个二十八天,佛都看见了,也都超越了。
四空天界那样大的福报,很多的四空天众,给佛作工作,让他留在四空天逍遥自在。
佛都没有停住继续修定断妄想,毅然决然的突破了第八定,升到第九定。
又持之以恒 到达佛果,站上了修行的最高位次,最圆满的境界。
佛陀经历了世间百态 大彻大悟 ,出得去 进得来,知道天福是怎么回事,更知道六道是轮回的,没有定法。
轮回苦海 三界火宅,里面住的受苦众生,所以佛陀竭尽全力讲经说法,把我们从三途六道超度出去,这就是佛陀的工作,
阿难提出的问题,佛如何回答呢?
我们看
诸所事业 各属前尘
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就是众生污染的程度,相对而言,四空天人污染的轻,地狱众生污染最重。
而烦恼污染越重,智慧越小福报越少,见闻觉知的范围跟着减小。
因此针对阿难的提问,佛说阿难哪,见性德能绝无伸缩,永远都是广大无边的。
在凡不减 在圣不增,怎么会出现伸缩现象呢,
但你提出的问题,也是你亲身感到的,在四王天你的所见非常大。
而在祗陀园,你的见性仅仅是祗桓精舍,这不是见性德能出了问题,而是你的业力。
【诸所事业】 就是当人的造作
你只修到人身,人的肉眼只能看到这么小的范围,是你报得的,不是谁剥夺了你的见闻功能,更不是自性德能缩减了。
尘 是现在所得之果。
六道众生 寿命有长有短,知见有多有少,功能有大有小。
见 这一项,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二十八天的排列,也不是谁刻意安排的,是大众造做到那一层,业力牵扯着,自动生了那一层。
当然三途也不是谁造做设计的,众生的恶业自然成就,二十八天,越往上 见闻的功能越大,越往下越小。
也就是说 烦恼越轻的人,他越聪明。
贪心越少的人 他越幸福,烦恼越轻 福报越大,烦恼越重 人越愚痴,苦难越多,这样简单的道理。
二十八天的排列次序,与大众的精神风貌,不就说明了吗。
佛叫我们断烦恼,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是离苦得乐的良药。
我们修成了生天的功夫,只要肯念阿弥陀佛圣号,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
极乐世界的大众见性功能,个个登峰造极,超出了二十八天。
而且永不退堕 永不消失,非常的殊胜。
修行没有投机取巧能成就的,六道当中更不可居住 ,住之无益。
轮回轮回 反复无常,好不容易修到最顶的四空界,天福尽了 一样被打回原形,从新受苦。
当日风光无限的四空天人,一旦堕落下来,所有的功能 ,不过地狱受苦一身罢了。
不过饿鬼痛苦狂奔,不过畜牲屡受刀割。
表面看来 ,正象阿难尊者说的那样,见性时大时小,为何能大 为何变小,这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断恶修善,自然福增罪减 智慧开启。
我们再看经文
吾复问汝 此方器中所见方空
为复定方 为不定方】
显示的形状都是方形的,方空 就是占去方形空间的东西。
水有没有形状?
说自己是方的还是圆的?
没有定性 ,空气也一样,方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众生所造的业力。
业力造的不同,见到事物就不一样,所谓不识庐山真面母,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是事物千奇百怪,而是众生的身口意业千奇百怪。
佛的比喻就是这个意思
空应不圆 若不定者
在方器中 应无方空】
井底之蛙,他看到天空是圆的,就跟井口一样大,把井口改成方的,他又说天空是方的,随方随缘这是我们扭曲了自性。
自性无形无状,跟虚空一样,众生的业力障碍了自性的发挥,还怪人家过的比我们好,徒生嫉妒。
不知道积德行善给自己造福,这是凡夫的心胸,佛说我们所见只在分寸。
果然如此,带着浓厚的势力目光看待问题,心病了看什么都不顺眼。
自己一身的烦恼,还嫌不够多 继续在增添,虚空比喻我们的自性。
方圆比喻众生的见解,很恰当。
众生的所见,就跟盲人摸象一样,摸到哪里 说到哪里,结果都是片面的 残缺的。
还固执己见,坚持自己是对的,还说别人都不对。
没有修到佛果,不能讲经说法,原因就在这里。
佛果以下,见闻觉知都不完整,说出来的自然有缺陷,误导众生 ,这个罪过第一大。
而佛的话靠得住 ,佛的诸经,不会因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出现差错。
在虚空法界 四圣六凡,谁看谁受益,听佛的话学习佛教,求证佛果,对每一个众生来说 势在必行。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