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5集

慧利 2021年4月29日17:42:53
评论
542

下方备用视频

主讲:印正居士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我们再看经文
【心中初求 最后檀越  以为斋主 无问净秽刹利尊姓 及旃陀罗 方行等慈 不择微贱

发意圆成 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这几句经文是说阿难尊者,在寻找自己托空钵的原因,他有没有找到原因呢?他找到了一部分。

刚开始托钵是有严重分别心的。

分别什么呢?

或者人家的饭菜他看不上眼,或者里面有荤腥,或者他觉得不干净。

所以呢,他看到这样的施主家里,他不肯去,可托不可托。

所以呢 就托不到,原因说到底还是在他这里。

因为他挑来挑去,对这样不满意 ,对那样不满意。

其他的人家呢 ,看到他这样难对付,都找种种借口,不给他供养。

看来阿难今天午斋没有着落了,肚子饿的很厉害。

时间呢 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佛家过午不食,时间一过去,人们吃完中饭要出去工作,他真的要饿肚子饿到明天了。

这时候的阿难他饥不择食,他不挑了。

我们看经文上说

【心中初求 最后檀越】
意思是什么呢?希望无论谁家给他一点吃的就好。

【檀越】 就是施主

最后檀越 就是第七家,他已经托了六家。

【以为斋主 无问净秽】
他心里想 到第七家,无论人家给他什么吃的,他都不嫌弃,他都能接受。
【刹利尊姓 及旃陀罗】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贵族与奴隶。

印度种姓的四个等级,非常的森严。

我们看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是印度的四个阶级种姓。

婆罗门是贵族,这个婆罗门贵族几乎是坐享其成。

刹帝利稍次于婆罗门,稍次于婆罗门怎么说呢?

他还干点事,属于执政党,这一个阶层的人 也是贵族 。

吠舍就是平民,普通老百姓。

首陀罗这就惨了,首陀罗是什么呢?

首陀罗是奴隶,这里说的旃陀罗就是首陀罗,一回事。

在古印度种族歧视非常的严重,贵族阶层的人绝不与奴隶阶层的人往来。

而且极端的歧视奴隶,到了什么程度?

贵族子弟出门办事,如果在路上遇到奴隶,就像我们看到乌鸦一样,觉得很倒霉。

这种情况下,他要用香水将眼睛洗上三遍,以去除这个霉气。

奴隶根本就没有人权,跟畜生差不多,奴隶主随意将他们杀掉卖掉,都是奴隶主的权力,奴隶不能反抗。

听到奴隶社会,这样的不公平。

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问,为什么同样是人身,法律就不保护奴隶呢?

奴隶的身份为什么这样低贱?

这个我们要从奴隶的出身能出原因来。

古代的奴隶,一种是战争奴隶,另一种是債务奴隶。

战争奴隶,是战败国的兵士与人民,落在了战胜国手里,不杀他们,已经是大造化了。

我们看到就近代的战争史上,对于俘虏基本上都是处死。

不杀俘虏,利用俘虏做劳动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好的。

战胜国把这些俘虏,当做劳动力使用,这是无尝劳作。

奴隶主给他们一点点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他们没有人权,没有政治地位。

就算奴隶界层的人物,再怎么出众,他们不能参与政治活动,不能与贵族通婚,更不能跻身于上流社会。

而奴隶从事的 都是苦力劳动,男众 种地  捕鱼 打猎  屠杀,他就从事这些行业。

这女奴隶呢,女众则清一色从事色情工作,唱歌跳舞供上流社会玩乐而已。

那債务奴隶呢?

債务奴隶大多数都是本民族的人,他们资不抵债 ,逼迫卖身为奴,沦为奴隶以后,命运跟战争奴隶差不多。

这样看来奴隶的本身 ,就与上流社会处于对立。

贵族阶层当然不允许他们翻身古印度的种族歧视,就来由于这样,而且非常严重。

直到现在我大约在前几年,偶然还看到一则消息。

什么呢?

一个富家女子看上一个穷小伙,两人相爱。

结果这个富家女子家族里感觉是奇耻大辱, 其母把这个男青年杀害了,男青年杀害以后,这个女孩子怎么样,万念俱灰,不嫁人了。

也不回她的娘家去了,后来听说是出家了。

现在尚且如此,我们想想那在三千年前,歧视比现在更加严重。

但是佛法平等,佛陀虽然出生于贵族,但对大众一视同仁。

不但奴隶阶层的有缘众生,要跟佛出家,佛不拒绝。

托钵化缘 ,佛也让平等一切大众种福田,走到哪家给哪家做福田,不挑三拣四,佛陀托钵时代,那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标准的素食。

人家给你什么你吃什么,没有挑拣权,

僧团大众更不能明令指出,你给我做素食,这就影响了世间法。

所以佛陀在世的僧团大众,人给什么吃什么,不挑不拣。

这就是随大众的缘,在饮食上不分别,

那饭菜里面有肉食怎么办?

有肉食大家可以把肉食挑出来,学六祖能大师,只吃肉边菜,不吃菜边肉,这不就摆平了嘛。

因为佛教僧团的大众这样随和

给什么吃什么

社会大众都很满意,都很喜欢僧众到他们家化缘托钵,估计该轮到谁家供养了,

这个僧团某天到这个街道来托钵,大家长年累月形成了一个习惯,基本上都知道,可能哪一天僧众要来。

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乡村里的孩子上学,老师只有那么两三个,老师的伙食问题,就是学生家长吃派发,今天你家供养,明天他家供养。

从进了城门第一家开始,一年到头三百六十天,就这样循环往复,大家心里都有数。

托钵制度呢,

在古印度舍卫大城已经家喻户晓,大家不愁饿肚子。

阿难跟着佛陀,他从没有托过空钵。

所以呢给他造成一种错觉,托钵很容易,

正因为他轻视了托钵的学问,离开善知识佛陀以后,他处处碰壁。

托钵 是一堂功课,僧众向在家众托钵,是变相的弘扬佛法,托钵的过程,也就是宣扬佛法的过程。

施主大众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有些什么烦恼 ,向出家人请教,阿罗汉等众能回答上来的,当场给人家回答,自己智慧德能不够,回答不上来,约信众到道场来,佛陀给于解释,这都是很严肃的事情。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阿难想的太简单了,

关于僧众集体应供,我们在上面学习到,文殊菩萨是领众,佛是领班,领班和尚教给大家行住坐卧 ,礼仪规矩,不能坏了施主檀越的家规,惹人家不高兴。

托钵则更严格,每个家庭里面的成员不一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年轻媳妇,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或者有一个在阁的大姑娘,这种情况下你又怎么托钵?

还有可能家里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小孩 该怎么办?

遇到这些的问题上首和尚都有道行,都能将不同的情况处理得恰到好处。

既让众生种了福田,又没有副作用,如果自己的道行不够,免不了要出差错。

我们看到在古代,还有古印度那个时期,僧团的制度森严,那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佛陀多事,给大家上笼套,而是必须这样做,才能保住自身清白 不犯错误。

比如说过午不食,现代人把他搞得非常神秘,我不知道他这种神秘感是从哪里来的?

据我知道过午不食的原因,就是不影响人家在家众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过了午时三刻这个时间段。人家就要上班了 工作了,或者午休了。

你出家众就不能再继续去托钵,你要再继续托钵,把人家搞的耽误了工作,耽误了休息,人家非常的烦恼,是这个意思,与什么神秘色彩不搭界。

我们看阿难尊者这一次,恰恰出事了,他出事的原因在哪里呢?

他自认为不分别贵族与奴隶,也不分任何的场合,跟什么人交往,一厢情愿,  托到哪家算哪家。

结果呢,他托钵托到奴隶家里。

【方行等慈 不择微贱】
这是他被迫无奈 不敢分别,并不是他心甘情愿一视同仁,贵族奴隶平等看待,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这是他自作主张,想做一次大众的福田。佛陀说了,供养僧众的功德非常之大,很多修行人就拿着这句话,到处蒙人家信徒,意思是逼迫人家非得供养自己不可。

不能这样。

人家供养你什么,供养你多少,或者根本不供养你,这修行众一定要随缘。

我们的生活水平是吃饱穿暖,是与人无争 与事无求。

我们日常的开支非常的少,有一点点就够了,这一点点生活资料,我想每个人他的命里,总有这一点点的福报吧。

既然命中有这么一点福报,我们用不着求谁,巴结谁 看谁的脸色,

三元钱 五元钱 一元钱,甚至几毛钱。

我们一天的生活就够吃了,不给任何的大众增添负担,更不建大道场, 不虚耗十方的供养。

【阿难已知  如来世尊 诃须菩提及大迦叶  为阿罗汉 心不均平】

这是怎么回事呢?阿难曾经听过佛陀,责备须菩提尊者与大迦叶尊者。

这两位尊者,大伽叶专挑穷人托钵,不给富人做福田,须菩提专给富人做福田,不向穷人托钵。

【诃】 是喝斥 责备

大迦叶是苦行第一,什么苦都能吃,托的饭菜再怎么差,他都能吃下去。

须菩尊者是佛弟子当中解空第一人,也很能吃苦。

他为什么只光顾富人呢?

佛陀喝斥他们两位

真的是因为这两位阿罗汉分别心太重吗?

我看不是,两位尊者他们只托富人,或者只托穷人,都是到其他人不愿意去这些人家托钵,他们才去的,根本没有分别。

要说分别的话,分别 是挑好的嫌坏的,

哪有专捡坏的不要好的?

大伽叶尊者不懂这个道理吗?

须菩提呢 解空第一,他难道嫌贫爱富不成?

阿难并没有参透佛的意思,那佛托为什么还要喝斥这两位尊者,批评教育他们呢?

原因是借这个机会,给广大修行众讲说托钵的学问。

在佛经记载上,确实有佛陀诃责小乘学人的事情,

小乘学人得少为足 ,偏安一隅 贪享清福。

众生得度的缘熟了,不来请他 他都不度,在度化众生的工作上,他是睁只眼闭只眼

着了空

所谓凡夫着有 小乘着空,着了空 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这样往前过日子,一蹉跎就是好多个大劫,时间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道业上不去。

佛陀诃责这些人是焦芽败种,落无为坑。

但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与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绝对不是这种人。

在托钵问题上,两位的苦心 佛都知道,大伽叶尊者之所以托钵这些穷人假,不到富人家里去。

是因为 有一部分穷人,那实在穷得可伶,也可能僧团的其他成员,不忍心将他们仅有的一点食物托去,归为己有。

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食物,太污秽 太粗劣,实在吃不下去。

大众不去向这些人托钵,这样就把穷人种福的机会,漏掉了。

伽叶尊者去这些穷人家托钵,是特别的照顾他们,让穷人种福,

并不是他分别执着 专挑穷人,

须菩提专挑富人托钵,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富人当中,有一些高门大户,这些人家戒备森严,就像我们在红楼梦上,看到的荣宁二府一样。

这荣宁二府门第非常之高,要饭的 和尚化缘的。

人家的门前。看门的家丁就有好几个,要饭的穷人与托钵的穷和尚,见到人家的气派,不敢上门托钵。

富人就失去了种福的机会,两位尊者托钵穷人与富人,其实是行人难行 受人难受,哪是分别心做怪呢。

佛陀知道他们的苦心,故意喝斥他们,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针对他们两个,而是针对其他的大众,阿难误解了佛的意思。

【为阿罗汉 心不均平】
这句经文如何解释呢?阿罗汉已经是圣人了,还分别穷人与富人,那他一定是假修行,心地不平等。

我们看佛陀住世的时候,一千二百五十常随弟子,没有这个毛病。

佛陀喝斥两位尊者,其实是针对那些绕路托钵的修行人,给他们说的。

托钵 走到谁家门前托到谁家,这才是对的。

害怕富人 嫌弃穷人,这都是心不均平。

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烦恼,都希望佛家的教诲,来解除自己的困惑。

怎么能将他们放在一边 ,不管呢。

所以说佛在这公开批评大众,害怕富人嫌弃穷人,都是心不均平。

阿罗汉已经破除了见思烦恼,不执着了。

但他们的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还在。

这在某些方面小乘学人,他有一点托钵方面的遗漏,责任不在伽叶尊者身上。

佛批评他两位,但两位尊者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还很谦虚的请佛说法,让大众在托钵一事上平等无二。

大家都做到公平托钵的话,两位尊者还会继续像原来那样吗?

这个当然不会,信众都种了福田,他两个还固执己见干什么?

没有意义的事,他们肯定不会做。

【开阐无遮】是什么意思?

是直言不讳 开诚布公。

两位尊者因此请佛说法,把陀钵的学问给大众说清楚,该怎么批评教育就怎么批评教育。

【度诸疑谤】
大众不知道的 参不透的,要善知识要给他们解释清楚,这是阿难对须菩提,与大伽叶尊者,他们奇特的托钵方式不理解,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还自认为其他两个人心不平等。

他自己修到了平等心,随便到谁家托钵 都行。

这里呢

我们关于走出道场接触群众,说一说。

现在的佛门修行人,我看大家都很胆大,从哪里看出他非常的胆大,他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人都敢接触,我看到这个情况深深的捏一把汗。

在接触社会大众方面,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厚。

其他同修的家底我不知道,我自己的家底我知道。

凡夫众一个  饮食男女,又生在欲界,谁说自己能抵御外缘的诱惑,他肯定是骗人。

我从来不去歌舞娱乐场合,什么广场舞 我不敢去,

年轻时不敢去,现在更不敢去。

我呢 实话实说,自己控制不住烦恼的,经不起诱惑,那我们修行的能耐是什么,

修了多少年,成绩在哪里?

我所有的能耐,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念佛研经。

凡人呢,一个小小须陀桓你都不是,那有对境不生烦恼的道理?

对于潜在的种种危机,我们做到惹不起 躲得起,躲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到极乐世界继续躲,直到自己有能力控制住烦恼。

有能力断烦恼,在境界中做得了主,这时候你再出来 ,东林祖庭远公大师早就给我们做出了典范。

学人三十年不下山,一千六百年前的修行人,社会风气那样好,老师都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到处乱跑,避免环境对修行人的影响。

我们能吹多大的牛,生活上除了工作 非要办的事情,其他的时间尽量不要与闲杂人员接触。

特别是异性,男众就不要跟人家女众频繁接触,

女众呢 你更不能有事没事,往男众那里跑,男女交往是非多。

还有人多的地方我们不要去,更不要到茶馆酒肆,这个歌舞娱乐场合什么宴会 ,往这些地方走。

这都是什么地方?

都是是非之地,到那里去 是没事找事,自己给自己惹火上身。

大家不防看看古代的戏剧情节,主人公出事,都是媳妇姑娘上庙会什么的。

到热闹场合引起一大堆的是非,还不给我们长记性吗?

看了戏 ,你不能不吸取其中的教训,要想婚姻家庭幸福美满,做丈夫的下了班,赶紧回去帮妻子做家务。

家里一大堆的活,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一家人的衣服要洗地要拖,还有其他的杂物活,做饭 妻子非常的劳累。

丈夫回去到家里,赶紧帮着妻子做,减轻妻子的负担,做完了一家人在一起,或者念佛 或者念经,你这是个佛化的家庭。

做妻子的人,你少看这些贵妇人时髦女子的奢华,看到人家一个皮包几万元,你就生大惭愧心,看到人手上的戴一个戒指,值到几万元,你心里就不高兴,要跟这些人攀比,埋怨丈夫没本事,这就是家庭矛盾的起源。

大家看看这些贵富人时髦女子,他们穿着名牌出入剧院,在剧院里还有自己的包厢,这好不好?

这些地方都是腐败的催化剂,没有比有要好得多,最起码你少一次污染的机会,有什么不好呢?

夫妻两人都能保持这样的生活态度,没有过不富的道理,也没有不幸福的道理。

作用在修行上,你没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再看经文

【经彼城隍 徐步郭门】
【城隍】中国有城隍庙。城隍庙这个城隍具体什么地段呢?

就是城墙周围 城墙根,要进城 你首先要顺着城墙根,走到城门口,这个城隍就是城隍根。

我们中国把城隍叫做城隍庙,这是中国的特色建筑物。

印度国有没有,我们没去印度,也不知道。

翻译楞严经执笔润色的是房融居士,根据中国的城市布局组织词句,也不出格。

郭门 就是城门,阿难进城去托钵了,他严整威仪 他目不斜视 ,步伐端庄,看起来很有修行人的风度。

【尔时阿难 因乞食次 经历淫室 遭大幻术】
阿难自以为平等乞食没有错,六家都没有托到,最后一家呢?

是家奴隶,按说给奴隶做福田,向奴隶托钵 ,这没有什么错,可阿难忽视了,这家奴隶不是普通人。

母女两人都是从事色情工作的风月女子,而且很走红,用中国话来说,就是红伶 名妓,舍卫大城 娱乐界的先锋人物。

这母女两人为什么这样走红呢?

他对阿难又有什么妨碍?

这妨碍可大了,阿难就要在这里跌大跟头。

【尔时阿难 因乞食次  经历淫室 遭大幻术  摩登伽女 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 摄入淫席 淫躬抚摩 将毁戒体】

我们再说摩登伽母女,这两位非常的厉害。这个摩登伽,摩登二字,想必大家都熟悉,就是时髦 放纵的意思。

我们经常看到市面上,走来走去的摩登女郎,她们大都坦胸露背 衣着暴露,是社会大众看不起的风尘女子。

房融居士写的很艺术,摩登伽,不是这个女子的真名,是对风尘女子的总称。

这个称谓各国的不一样,欧洲国家叫做茶花女,中国叫做粉头,印度国呢 叫做摩登女。

妓女粉头之流走红,他对修行人影响大与小,我们不要到这些场合去,不要去接触她。

那妓女粉头之类走红,什么原因呢?

其一是相貌出众

其二是能歌善舞 演艺超群

因为他色艺双全,这是她们的吃饭的本钱,这母女两人都具备。

其次呢 这位母亲迷惑男人,她有一套本事。

什么本事呢?

他长期从事这个色情行业,非常的有经验。

而且他还学到有咒术,还配置了这个迷药,应合客人的需要咒术,让客人尽情的纵欲。

人们一旦迷惑其中,就舍不得他们,舍不得离开她们。

有这几项特长,凡是光顾摩登伽母女的这些男子,都逃不过她们的手掌。

不是跟着他们倾家荡产,就是精尽命丧。

摩登伽这个母亲是个标准的夺精气淫魔,母亲很泼辣,见了男人一脸的热情,拉拢男人 极尽媚惑。

但是女儿呢,

母亲还没有让她接客,因为女儿的年龄小一点。

但别出心裁的母亲奇货可居,把女儿当做诱饵,引得舍卫大城的王孙公子,经常拿着大笔钱财,到她们家里消费,都希望得到摩登伽的初夜权。

做母亲的用种种手段,将大家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想趁机大捞一把。

老于世故的母亲,将女儿当成了摇钱树,

可这个女儿呢?

这个摩登伽虽然出身风尘,下流阶层,她还多多少少保持着少女的纯洁。

到情窦初开的年龄,她也在找意中人。

来来往往的公子王孙,一个个俗不可耐,摩登伽看不上他们。

可看不上 又有什么办法呢?

吃的就是这碗饭,还得违心的与这些人周旋,赚取生活资料。

这就是摩登伽,一个悲情的不幸女子,她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受母亲的操控,她几乎没有人身自由,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终于有一天,她看中了阿难尊者,佛陀与阿难到她家托钵,阿难跟在佛的后面,托钵之事都是佛陀开口,道德高深的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歧视这家妓女,走到她们门前 平等赐福,给她们说法。

老妓女看到穷和尚来托钵,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当然懒得讨好迷惑他,厨上如有剩饭剩菜,倒了也可惜,就供养给他们吧。

佛陀托钵都很顺利,托过去 给她们祝福,

师徒二人就这样来来往往,不知道在这家托过多少次钵。

有一次这家的母亲不在家,托钵的时候,

女儿娇滴滴的将一钵饭菜供养给阿难,还偷偷地看了阿难一眼。

阿难尊者出于礼貌,也回了他一个眼神,表示感谢。

就这样不知不觉当中,两人就熟悉了。

偶然一天佛与阿难到这家托钵以后,师徒两人走出去了很远路程,阿难无意识回过头看看身后,

结果他看见这个女孩子站在门前一动不动 盯着他,作为修行人的阿难尊者,当时落了个大红脸,心里很不自在。

为这件事他烦恼了好几天,他隐隐约约感到什么事情要发生。

但是自己也说不出来,这一切能逃过佛陀锐敏的目光吗?

当然不能

这件事发生以后,阿难尊者一如既往。

从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变化,佛陀也没有理由说他,日子一天天的就这样过去了。

阿难波澜不惊 继续修行,平平静静 ,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

但事情真的就这样过去了吗?

问题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感情对人的牵扯,对人的折磨,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是一次生死考验。

摩登伽对阿难动心了,她看中了阿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把自己的心思透露给母亲以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母亲差点没有被女儿气死,这件事对老妓女来说,不啻晴天霹雳,什么原因呢?

一个穷和尚 我们要他干什么?

摩登伽这孩子难道疯了不成,那么多的王孙公子追求他,你对人家不热不冷。

怎么异想天开喜欢一个要饭和尚呢?

那有什么油水呢?

母亲气的要死,你说说修行又不能当饭吃,这些和尚他们还挨门乞讨跟要饭叫花子一样。

跟了他,难道整天去讨饭不成?

做母亲的虽然非常的气恼,但对女儿她还要比前比后,给女儿做思想工作,希望女儿打消这个念头,死了这个心。

趁着自己的初夜权卖一个好价钱,这样母女两个后半生生活就不发愁了 。

母亲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这上,现在看着女儿心死在阿难身上,他还要好好的给女儿做工作。

母亲对女儿说,

论门弟 阿难是贵族,贵族不与奴隶通婚的。

任你摩登伽再对阿难如何痴情,阿难的家族不会要她进门,

你两结了婚 住那呢?

房子都解决不了,你还谈什么爱情?

再说 阿难这小子已经出家了,难道让他还俗不成?

佛家没有这个先例,他如何与你结婚啊?

就算他还俗了,也是穷光蛋一个

反过来让我娘俩养活他不成?

这成了什么事,这个做母亲的有一百个理由说服女儿。

可摩登伽 迷在阿难这里,任母亲怎么劝说 无动于衷,得了相思病。

自从摩登伽见了阿难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整天痴痴呆呆 茶饭不思,看着消瘦下去,那摩登伽看上了阿难,要按世间法的话来说 ,这正是摩登伽的善根。

一般的女孩子嫌贫爱富 ,贪受虚荣。

摩登伽却看上阿难的超凡脱俗,她跟一般女孩子不一样。

母亲再怎么说,去不了她的心病。

这孩子现在身体越来越差,几乎卧床不起,整天病歪歪的。

母亲看到这个情景非常着急,再这样继续下去,

女儿若是死了,她全盘计划与希望就要落空。

不但引不来顾客,后面也没有人给她养老送终了。

自己年老色衰,家里全靠女儿,这可怎么办呢?

女儿好坏活着,家里每天多多少少都有人送钱来,日子还能过下去。

老妓女想来想去,女儿不能死,这事得找阿难去说。

但阿难 她从哪里去找呢?

怎么给人家开口呢?

几次 遇到阿难上门托钵,佛在身边 她欲言又止。

佛有一种特殊的威严,在佛跟前她不敢说话。

思谋良久 办法只有一个,如果阿难哪天单独来托钵,一定抓住这个机会,或者给他说清楚,或者引他就犯,女儿的命要紧。

可这个机会实在太难找,佛总在阿难身边

他曾经用这个魔咒试验过,看能不能把师徒二人用这个淫咒迷倒。

但是她拼尽全身的解数,

佛陀对她的这个迷咒,丝毫不受影响。

所以老妓女就无计可施了,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

机会来了,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天她远远看到阿难一个人走向她这里,

佛不在阿难身边,这个老妓女他抓住了机会,赶紧上前大献殷勤,

把早早准备好的可口饭菜,里面加了催淫药,又用淫咒重重加持,用来供养阿难。

果然饭菜到了阿难的钵中,味道非常诱人,饥肠辘辘的阿难忍不住嗅了一嗅。

赞叹说 感恩施主,你的供养实在很好,

老妓女见风使舵,马上说 活佛,这道菜冷了不好吃,冷饭伤胃,您到我家里趁热吃了不行吗

佛陀他们都进宫赴宴,你也不能亏了自己,今天好好吃一顿不行吗?

起初还保持着警戒之心的阿难,吸了混着淫药的饭菜以后,,阿难顿时感到身体乏力,希望有个地方做下来休息一会,

老妓女趁机把他请进屋里,盛情款待,阿难进屋一看好一个安乐窝,到处香气浓郁 

鲜花酒果 摆设时兴。

他不由自主坐下来进了餐饮,

不吃这餐饭不要紧,吃了这餐饭尊者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爱欲升起。

他在这时迷惑颠倒 不知所措。

下面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呢?

阿难尊者能不能逃过这一次劫难?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