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从开始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 ;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佛让阿难正确认识一切相,一切相都是心识变现的,相与性不可分割。相由性生,性由相现,相就是性。离开诸相说寻找自性,那是脱离现实,空中楼阁。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是什么意思?是断烦恼!见的功能,提供给我们所有的资料,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我们能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就是析出精明净妙见元。离开一切物相,我们就无从历事练心。见性功能是周圆的,恶的善的远的近的美的丑的,我们睁开眼睛,那一样看不见呢!企图闭上双眼与外界隔绝,那是不可能的。就算闭上眼睛,你换是看到暗!见性无处不在,悲观逃避现实,不肯改过自新,你的见性就是虚设!没有相就没有见!见于与一切物相密不可分,这是个非常科学的道理。自性的功能,众生的见闻觉知,不经过物相与行事,谁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呢!
佛所说的你能见物,物能见你,道理是什么?虚空法界是一个自己!所有的一切,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都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作用在修行上呢,我们口口声声回归自性,要不要把一切物相抛开,去找那个你根本找不到的自性?
这样修行的话,肯定走向极端,着空。离开一切物相,自性如何作为?佛给阿难提出的问题,是反问他的。因为阿难着空了,他把物相与见精当做两回事,认为自性是自性,物相是物相,外界发生的事情,眼睛看到的一切,与他没有关系。佛问阿难,阿难如何回答呢?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阿难的意思,世尊,这不可能!我现在睁开眼睛,近处看到讲堂楼阁,远处看到恒河滚滚东去,举头向空,是日月星辰,抬脚动手,一切都在物相当中!现实是物质世界啊!如果照您佛陀所说的,把见与物相分割为二,不要说我这个程度的小行者没有这个能力,就算是文殊普贤观音等大菩萨摩诃萨,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您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我没有这个能力!事实是上分割不开的。
他如何分?刚开始学佛修行,几乎所有的学人都抛开现实,迫切希望得到神通,凭着一股勇气,成佛有余。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十年,佛变云烟。能够持之以恒保持初心者少之又少。原因就是没有善知识指导,大家乱修一气。当勇气与狂热消失以后,他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修行的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下去,退心者十有八九。鲤鱼新产子,菩萨初发心,开始修行者数目众多,但大浪淘沙,没有几年,就所剩无几。我们经常劝告同修大众,贴近生活说修行,空中楼阁建不得。跟佛在这里是一个意思。
生活就是修行。离开生活,你到什么地方修功夫去?跟抛开一切物相说自己能见一样,没有物质你见什么呢!我们再说回归自性,没有你在生活中的良好表现,发挥出你超越俗人的智慧与德能,谁知道你回归自性了?用什么标准说你明心见性了?
那个抽象的自性,更不可能与物质世界分成两处,它是它,世界是世界,那佛还辛辛苦苦八相成道干什么?还辛辛苦苦讲经说法干什么!须达多长者也没有必要给佛建这个祗桓精舍!千万不能脱离看生活!更不能把空无凌架在物质之上。四空天,这里的住众真的空了吗?没有空,也空不了!他只是误解自己已经成佛了。四空天的所谓空,是大众没有了色身,他的意识形态当中,还严重执着身见。
就跟我们在梦境中一样,人睡着了,身体纹丝不动,意识活动并没有停息,梦中的我们,看到老虎要吃你,非常害怕,还是把身体看得很重。四空天众的空就是这样,他还非常爱护身体,对身体念念不舍。佛菩萨则不一样,佛看到母虎与乳虎母子几个要饿死,知道自己的肉身是个假相,关键时刻不能救众生的苦难,要这个肉身干什么!佛就毅然决然的把肉割下来喂母虎吃下去。得了血食的母虎恢复了活力,乳虎也有了奶吃,佛趁机说法,让老虎母子改恶向善,脱离畜道。
佛的身体呢,割掉的肉又长起来。自性德能不生不灭,这个肉身灭了,去找另一个身体。没有身体,佛就失去了度化众生的工具。而没有佛身上的血肉,母虎则到此绝命,失去闻法的机会。物质是不可缺少的。怎么能将它与自性分开行事呢!阿难这样一说,佛是什么反应呢?
我们再看经文:【佛言。如是如是。佛赞叹阿难说,你说得很对,阿难,物相与自性是不可分割的。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意思是,如果没有见的功能,一切物就没有形象了。我们的见性发明创造了万物,因为万物就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照你所说的物相当中没有见精,那可能吗!
【故说你能见物,物也能见你。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九十三集,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