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殷本纪》。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堂堂的六百年殷商政权,日今,纣王与武周的势力悬术呈现了倒挂现象!这在八百诸侯看来,攻打殷都,生擒纣王已经易如反掌,盟津大会上,大众摩拳擦掌,建议武王一鼓作气,直捣殷都。【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面对着士气高涨的三军与将领,周武王很冷静的说:不能!殷商的气数还未尽!强攻的话,吃亏的是我们自己!大家很不理解,问武王说,依我们现在的实力,三军的马蹄都能踩平殷纣的京都,怕什么呢!早战早结束,拖下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史文:【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这个天命,即气数;乃复归,是让大家原地待命,不要轻举妄动。武王为什么知道殷商的气数未尽呢?因为,围绕着纣王的身边,还有好几位足智多谋的忠臣,都是谁呢?微子、太傅、少傅、比干、商容、箕子等贤臣。这些贤臣有的在位,有的虽然不被纣王重用,人还活着。一旦纣王觉悟回头,听从众贤臣其中之一的忠言,殷纣马上将起死回生,反败为胜的概率很大,必定殷商有六百年的历史,对天下影响深远,即便武周胜券在握,这时候强打,也将免不了大规模的损兵折将,武王不忍心牺牲太多的士兵,往后暂缓一步,损失更小。
其他人看不出,但智慧深远的周武王有先见之明。事情是武王判断的那样吗?那我们再看史文:【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这位微子是谁呢?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帝辛的长兄,我们前面提到的王子启,一位很有智谋的贤臣。纣王的母亲死后,外祖父等人不掌权了,纣王又将王兄启找回来给他打下手。微子不计前嫌,一如既往的忠心于纣王。他对王弟纣王说:大王,周姬发率领诸侯一路打来,所向披靡,已经占据了我们若干州府,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小!这还不算严重的!严重的问题是周姬发会集八百诸侯于盟津,势力远远超过了我们,一旦打到京城,你说怎么办!你整天沉溺酒色,将死忘了吗!
还未等纣王说话,妲己就开口了:老大,你怎么不归隐山林过清闲日子呢!你不是一度归隐了吗!有志气就别回朝为官啊!你好好的享你的清福不就结了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竟然来说当今圣上!还把矛头指向本宫我!你安的什么心!是不是看到我们过了几天好日子就眼红啊!看不下去,你领兵将姬发打回去不就是了吗!在这里耍嘴皮子干什么?微子说:我带兵打仗,还要大王振奋军心!大王一味跟你厮守一起,民众受苦,军心涣散,谁肯替朝廷卖命呢!国难当头,你不说劝大王励精图治,反倒消磨他的意志,你这个不贤女人,罪该万死!我要是大王,一定将你打入冷宫,万劫不复!
微子的一席话果然惹怒了妲己,妲己大哭大闹,将微子与旁边的太傅与少傅破口大骂:你们三个狼狈为奸,整天在朝堂说我的坏话,给我造谣生非,让全国人民骂我是妖后,当我不知道啊!今天还当着我的面骂我,我看你们是活腻了!你们难道忘了九候与鄂候的下场了吗!当心点,我的忍耐可有限!惹急了我,你们就是九候与鄂候一样的下场!
三位贤臣目瞪口呆,想听听纣王如何说。纣王当着臣子的面,赶紧安慰妲己,到妲己情绪安定下来,他才说,你们不要想那么多,都回去吧!让我清闲一会!你们对我的王后不尊敬,就是打我的脸!她怎么了?跟我过了这些年,她难道害我不成!【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聪明的微子看到纣王陷得如此之深,无可救药,就与太傅与少傅商量好,同时辞官归隐,以免日后的不测之灾。朝中的大贤一下子去了三位,谁还敢再说话?算来算去,留下来的臣子,就只有比干与箕子敢说话了。我们看史文:【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这个争,通假字,通诤,谏诤。看到微子三位辞官要走,比干很生气,将他们说了一顿。后面如何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五十九集,二0二二年十月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