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这是见性功能的常情。暗与明是两极,互不相容,所谓黑白分明。没有明,就不显暗,没有暗,明就显得无意义。这是凡夫的价值取向。凡夫众以对立为统一,没有了对立,就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对立,产生一切矛盾是非,注定了凡夫众流浪奔波,身劳心苦。
为什么不安静一会呢!凡夫众,身体停止活动的时候,念头就非常活跃,能量精力聚集在妄念上,比体力劳动时更消耗能量更造业。世间法所谓富贵思淫,就是最贴实的说明。富贵人的脑子复杂,淫念强烈,而普通劳动人民比他们单纯得多。劳动人民脑子单纯,是因为他们思想素质高吗?不一定。他们从事体力劳动,顾不上打妄想。
对凡夫众来说,福报小是烦恼,福报大同样是烦恼,三界火宅,贫富贵贱都不安全。为什么不消除对立呢?须陀桓的天眼通,是因为断了八十八品见思惑,对立消除以后的无障碍见性功能开始发挥。对立完全消除了,佛陀无所不见。那,有同修要问了,佛境界当中没有明也没有暗,没有空也没有色,他看到什么呢?正因为佛境界当中没有对立,所以无所障碍,佛需要看什么,其他不相干的物质障碍不了佛。
我们的眼见,碰到墙壁执着墙,碰到大山执着山,满是对立,你如何能看到自己的目标?就算清水透明,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执着水相,我们还是看不到水底,水相,也能对人产生障碍。严重的执着分别,给我们造成的感觉,就是佛说的这样,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同一时刻,只能看一面不能看两面。
暗一,就是与暗合而为一。
【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虽然我们的所见片面单一,但见性始终不离开自己,只是因为当人的分别执着,障碍重重,达不到想见的目的而已。
比如,我们想看远太空,肉眼没有这个功能。借助天文望远镜呢,也达不到理想程度,所见仍然很有限。一云何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见性功能恢复的圣人,视黑夜如同白昼,视觉无限度,既能看清远方的目标,也能看到微小的生物,不受大小远近的限制【
【所见全面。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
【作何形相】这几句经文说了什么?说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看到的某物,都是自己心识变现出来的,就跟古老的龙凤传说一样。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龙与凤,但学佛修行的人,修到一点定功,有时看到某种境界出现,有龙有凤,有祥云瑞霭,有天人众,而且绝对是看到了,很真切,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自己对这一些本来就有印象呢,还是无缘无故出现了这些情景?中国的修行人看到天人跟我们古人的服饰一样,那外国人看到天人是什么样的?欧洲诸国的天使都长着一对翅膀,服饰也是他们的样子,这不是心想出来的是什么!眼睛什么都没有看见,让你凭空想象,你从何想起?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见性作用,传递到其他五根。包括净土学人见到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也是心显识变。
我们学习了《无量寿经》,仿佛极乐世界就在眼前,长期礼拜某尊阿弥陀佛形象,佛像就不定时的出现在梦中,或者清醒时的某个时间。都是自己见过的,落下印象的。那有的同修要问了,我生来就没见过佛像,也没学过佛,为什么忽然梦见佛呢?这也不奇怪,你前生是个修行人。阿赖耶识当中有佛像,佛号,佛经的种子,你不知道自己学佛的缘熟了,但这些种子生根发芽,由不得你。恶报现前不知不觉,善报现前也不知不觉。学佛的缘熟了,自己还是不知不觉。佛菩萨知道,暗中助你一臂之力。
我们再看经文【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明,暗,虚空,是组成我们眼见的三个条件。我们白天看不星星。借着暗色能看到。夜晚看不到大地万物,借着阳光能看到。没有空间,眼见则发挥不出来。佛特别给我们说,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大众之间如何交流自己的所见呢?你看到某人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他看到也一样,两人谈起来,都不约而同的说,那是某某。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就无从见识,更无从谈起。佛在这里说的龟毛兔角,就是这个意思。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三个条件都没有,还能变现一切,看到一切,那是佛的境界。佛与佛的见解一致,而且是正确的。众生就不一样了,动物的审美观与人不一样,维次空间不相同样,所见所闻就差异。因为各自的用心不同,变现出来的境界,各有各的受用。佛心是定的,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众生的需要,变现一切,变化无穷但定功不失,永远处在常寂光净土。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明与暗是对立,是互不相容的,处在两个境界,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两种物质。这就是对立产生的影响。而离开空间与明暗,什么都没有了,谈不上同也谈不上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是什么意思?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的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一百七十八集,二零二一年十月十二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