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267集

慧利 2022年10月13日20:51:46
评论
312

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tái )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xīn)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周王朝的历史,我们在前面涉及了一部分。武王灭纣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革除了纣王当政时期的奢靡之风,提倡忠孝廉洁,勤俭节约,表障仁人志士、烈女贞女,社会大众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人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政府没有怨言。
武王将国都定在陕西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县一带),建立了西周政权。
我们看,自夏到商,国都都在河南省及其附件,应该说河南省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周武王为什么建都镐京呢?这得从周王朝的祖先后稷说起,周祖世世代代立足于陕西省。将京都建在镐,是顺势而为,更利于管理天下。其次,这里还有个重要原因:武王不愿意激化与前商遗民的矛盾,分而治之,不影响前商贵族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双方的摩擦。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这个邰,是姓。周王朝的先祖,就是帝舜时期八元八楷之一的司农(农业部长)后稷。对于后稷,我们并不陌生。后稷协助大禹治水,将播种五谷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传遍天下各地,及时给洪水退去的良田种上庄稼,解决了帝舜执政晚期、人口大爆炸带来的饥荒,给天下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后稷的出身如何?他是大圣人帝喾的太子,出身帝王之家。那我们将历史向前翻一页:殷商的先祖子契,也是帝喾的太子!帝喾真的了不起: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主商,一个主周,都是大圣大贤!关于后稷,他出生之时历经了很多苦难,我们从他的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后稷又叫作弃,抛弃的弃。出生就贵为太子,为什么遭受抛弃呢?这件事不难解释。历代宫斗,后妃之间陷害对方的事情并不少见。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而王子落难在民间受苦的事情时有耳闻。
后稷的母亲与契的母亲不是一个人。契母是简狄,帝喾的次妃,但后稷的母亲则是中宫皇后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这个元,是元配,众妃之首。这样一说,后稷的出身很高贵:父亲是帝王,母亲是皇后,他得天独厚,但他曾经遭遇了好几次遗弃!原因是他生来聪明伶俐,超凡脱俗,引起了别人的嫉妒。别有用心的人造谣说,他不是帝喾所出,是妖魔鬼怪投胎转世,趁生母姜原不注意,把他扔出王宫。【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这个忻(xīn ),是通假字,通欣;说,即悦。从这段史文来看,太史公有他的难言之隐:汉王朝的后宫之争久负盛名:吕后惨杀戚夫人,幽杀三赵王等等,他不能直说帝喾时期的宫斗,担心影射了当政者,只能巧妙的用神话故事代替其中的原委。众所周知,自黄帝以来都是人生人,代代相传,那有女子无缘无故怀孕的道理?这分明是有人嫉妒中宫王后得了贵子而故以造谣中伤!好好的孩子,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怎么就不正常呢?将他活生生的抛弃在狭隘的巷道任人践踏,具心何在,这还用说吗?
被人抛弃在巷道的后稷命真叫作大:【马牛过者皆辟不践】。这个践,是践踏;辟,通避。这条陋巷是专供畜牲过往的:牛马,还有成群的羊,更有不时出没的虎狼。对于一个尚在襁褓当中的新生儿,被扔在这里,危险到了极限!可见蓄意害他的人心地有多毒狠,一心要置这个孩子于死地。可这个无辜的孩子福报太大,感得马牛不踏,虎狼不食,母羊还停下来用奶喂他,在路上放了几天几夜没有死!别有用心的人一看不对,又换了个地方:【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人家又将他抛弃在深山老林,结果,很多伐木工人到那里工作,人们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母牛那里挤奶喂他喝,延续了他的生命,这孩子又数天不死。【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人家又将他扔到结冰的河中,想把他冻死,结果,大天鹅等水禽将他暖在翅膀下,这孩子没有被冻死。终于,他的生母姜原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了他,将他抱回王宫去抚养。苦命的孩子这才脱离了苦难。【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菽麻。菽麻美】。作何解释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六十七集,二0二二年十月九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