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殷本纪》。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正如商容所说的那样,天下难寻净土。姬周政权刚刚确立,就出了一起匪夷所思的动乱。周武王姬发的同胞三弟管叔与五弟蔡叔,非常眼红帝王的权位,经常与兄长姬发过不去,口口声声江山是父亲留下的,弟兄们人人都有管理权。武王姬发在位期间他两还不敢明目张胆的闹事,当武王姬发驾崩以后,他们欺负侄子成王年幼,姬氏四弟叔旦(周公旦)夜以继日辅佐成王治理天下,这两个人找到闹事的理由了。他们对旦叔摄政满是意见,造遥污蔑旦叔挟天子而令诸侯,借此反上。我们看史文:【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这个武庚,就是纣王子禄父,一个没头脑的人,墙头草随风倒。武王对他很不错,事实上让他继承了父亲纣王的权位,管理前商人民,并赐给他封地。照说他应该感恩报效武王才是,他为什么痴心妄想跟着姬氏两兄弟造反呢?
禄父的太傅过世以后,这个没有主见的年轻人经不起别人的挑唆,学坏了。姬姓王室的成员,其中心怀不轨者想利用他夺取成王的政权,他竟然糊涂到自取灭亡,跟着人家造反!管叔与蔡叔对禄父许愿说:我们弟兄两造反是姬姓同室操戈,天下大众肯定不服,如果你出面复辟殷商政权,造反的理由就成立了!打败了成王与周公旦,你做帝王,顺理成章,你看怎么样?
这个禄父也不想一想,人家弟兄两个现在就是亲王,地位比他高得多,难道辛辛苦苦造反打下江山反过来对他称臣吗?可纣王的遗传因素害了禄父,他鬼迷心窍就信了这个事,跟着管叔、蔡叔闹起事来。人民对纣王恨之入骨,武王执政以后开仓放粮,轻徭薄赋,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人民休养生息,天下民心归周,谁还支持禄父复辟?更兼管叔、蔡叔两位亲王心术不正,吝啬刻薄,他们起兵造反,惹得全国人民不高兴!一支没有人民支持的武装力量,在大众的唾骂声中偃旗息鼓,很快灭亡。禄父战死。
【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这个诛之,是杀了禄父,处死主犯管叔、流放蔡叔。周成王虽然年幼,但很有政治头脑,辩得善恶,分得好坏。对于两位叔父与禄父的造反给于当头痛击。与旦叔密切配合,平复了这次叛乱,事情做得大快人心。
禄父死后,无出,没有人继承他的封地,成王与旦叔商量,将禄父的封地赐给他的伯父微子。【而立微子于宋】的这个宋,即今河南省商丘一带。对于禄父造反,他的伯父微子与祖父箕子非常生气,批评禄父说,如今天下人心归周,我们都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护姬周!武王待我们不薄啊!你为什么昧了良心跟着疯子撒黄尘呢?赶快放下屠刀,否则,日后死于非命,遗臭万年,有辱先祖!禄父不听,自取灭亡。成王将宋地并归到微子名下,让他管理,以代替禄父祭祀先祖。这次动乱结束以后,周王朝除去内奸,顺利运转起来。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这是太史公编写殷本纪的取材。《书》是尚书,《诗》是诗经。太史公住世当年,周武王分封给子姓后人的地盘上,有很多殷商的活档案,大家谈起殷商历史的时候都很熟悉,特别是殷商人民崇尚清白的服饰,人们对此津津乐道。《殷本纪》到此圆满。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周本纪》。《史记》讲解第二百六十五集,二0二二年十月七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