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史记》讲学实录之《周本纪》。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夏帝启执政期间,就疏远了八贤八楷这班骨干力量,后稷一族很不得意。虽然他们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与祖传的百谷种植资料,但帝启贪于酒色,根本不注重农业生产,把他们冷在一边。
帝启驾崩以后,帝太康更不肖,干脆将功臣元老们下放到不相干的地方去,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地,任其飘零。丢了官职与封地的姬姓子孙,在羿、寒乱夏的年月,跟少数民族的野蛮人混居一起,就这样过了数代人。
【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后稷一族传到公刘这一代,苦难将近尾声。为什么?公刘,是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后稷一族流落戎狄以后,公刘领着族人坚强的生存下去。他将祖上的耕种技术传授给少数民族,在他的号招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达,渐渐的强大起来。与长期处在战乱当中的中原相比较,公刘所在的西北少数民族安居乐业,很受夏民羡慕,不少人投奔公刘而来,在中原继位的少康帝也听说了这件事。
公刘的政绩非凡,让少康帝很感欣慰。少康帝一度派遣官员到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公刘的农业技术,还聘请公刘回到中原,将先进的耕种知识传给大众。处在国家困难时期的少康帝得了公刘非常高兴,因为有公刘的指导,中原地区粮食大丰收,为少康帝治理国家打下坚实基础。长期处在饥饿当中的华夏人民一下子吃上了饱饭,非常感激公刘,又得知他们是后稷的子孙,更加尊重他们。【周道之兴自此始】。是少康帝从新起用后稷的子孙,给他们封官加爵,姬姓一族又回到老家,恢复了原来的封地。【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就是《诗经》歌颂公刘的篇章。古人的文风很谨慎,所歌颂的人物一定是为人民作出重大贡献者。而且,经过四千多年的风云变化,还能流传至今,说明古人的文风与思想品质都具一流水平。被全国人民所歌颂,少康帝当然嘉将这一族人。后稷的子孙又站起来了!
【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bīn )】。这个豳,是陕西省彬县、旬邑一带,距离姬姓以前的封地乾县很近。有史料说,豳地是少康帝加赐给姬姓的,姬姓的封地比原来大了很多。公刘谢世以后,他的儿子庆节继承了父亲的官爵,在豳地立国,地方逐渐富足起来,成为众诸侯学习的榜样。姬姓从此一步步创建了周天下。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yú)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获得官职与封地以后的后稷一族,这八代人的权位交接很顺利。当时全国政治温和,就是夏王朝七王治世之时,众诸侯也很安稳,天下太平。而到了姬氏古公亶父这一代,姬姓家族又来了一次大飞跃。
我们看史文:【古公亶(dǎn)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古公亶父住世当年,夏王朝了末期,政局不稳,诸侯离心,夏商交接,内战不休,很多诸侯朝不保夕,都亡失了官爵与封地。这一次,姬氏一族能幸免遭难吗?会不会重蹈帝启帝太康时的噩运?
古公亶父的出现,对于姬姓传承起了关键作用。
为什么?古公亶父是大贤!有后稷、公刘之贤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胸怀广阔,处世大度,深得人心。因为他的领导,姬姓诸侯的封地固若金汤,人民团结一致,很有凝聚力。夏商朝代更替,未能伤及姬氏一族。虽然如此,还是有人经常找他们的麻烦,但古公亶父仁义行事,总能摆平生活中遇到的麻烦。
那,什么人经常找姬氏一族的麻烦呢?西陲少数民族匈奴。凶奴为什么频繁进犯豳地呢?因为穷!
要说,从不窋时,姬姓与少数民族(匈奴)的关系还不错,怎么这时翻脸不认人,打起来了呢?这还要从国家大局说起。夏商交替之际,天下大乱,群龙无首,国家财政吃紧,对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取消了,人们在饥饿的驱使下,什么事情都做得出。豳地距离匈奴不远,又是富饶地,饿极了的匈奴首先要抢夺这个地方。
这种事情搁在一般人身上,肯定要针锋相对的给予还击,更何况豳地兵强马壮,占着有利地势。但古公亶父却与众不同,将豳地的财物让给了匈奴。我们看史文:【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这个熏育,就是我们在《五帝本纪》上学过的荤粥,即匈奴,今天的蒙古族。蒙古人遇到天灾,朝廷又不照顾他们,正所谓乱为王,饿得没有办法的蒙古人翻山越岭,闯到汉地,要攻打古公亶父的封地彬县一带。亶父问他们:咱们世代交好,你们大动干戈干什么?匈奴人很老实的说:饿得没有办法,朝廷又不管,不抢怎么活命!亶父说:这很简单!我们给你些吃穿不就结了吗!何必劳师远征!快收了兵马!你们过来看,需要多少钱粮,尽管拿!天下是大众的,人人都有生存权,我有什么权利守着钱粮看着别人饿死呢!匈奴人很感动,就不用兵了。亶父派子民用自己的车马载着大批钱粮帮他们送到蒙古国,蒙古人也很感动,发誓不侵略豳地。可后来真的就平安了吗?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百六十九集,二0二二年十月十一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