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第3集

慧利 2024年12月9日10:25:44
评论
77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士;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三连任为官者都不太多,而文昌帝君十七世为士大夫,说明帝君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清正廉明,福慧有增无减。贪官污吏在任,没有多久就事迹败露,不是丢官就是坐牢,那能连任十七世呢!我们再看原文:【未尝虐民酷吏。】这是帝君在因地上对得起国家奉禄,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君忧民,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入实践,给老百姓办实事,这样为官,积福极快。
官不是好当的,一项错误的决定,就给全国人民或者地方人民造成极重的经济负担与灾难,让人民陷在困苦当中难以活命。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吃饱穿暖,有个房子住,男娶女嫁,安居乐业,谁也不愿意造反。凡是将百姓逼得揭竿而起的帝王或者地方官员,都不例外:夺取了百姓的生存权,任何人饿得受不了都要反抗,当政者要深刻反省自己。
文昌帝君十七世为官,都是兢兢业业,善待下属,爱民如子,这是多么好的父母官!未尝虐民酷士。就说明了一切。虐民,是欺压人民,榨取民脂民膏,不给人民活路;酷士,是歧视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不注重教育事业。所谓山为本、水自长;民为本,国自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文昌帝君是位合格的官员,怜贫恤寡,倡导圣学,他治理下的地方人民安居乐业,无有怨声。
佛在《地藏经》说:【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谕。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这是佛圣对行善积德的君主与官员的保证:保证他往后步步高升,财用不乏。文昌帝君格守了佛圣的教诲。因此十七连任。福是修来的,不是坑蒙拐骗、欺天害理、投机取巧得来的,那个只能折福,不能增福,是刀口食蜜的赔本生意,极为危险的举动。
古代中国是科举制度,当朝皇帝亲自临考督察,为国家选举人才。新科状元等仕子都是天子门生,马虎不得。考题是什么?四书五经十三经,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可能还有佛经。举子们都是学习圣贤书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素质普遍很高,国家从上到下政治清明,绝少有贪官污吏。除过短暂的动乱与战乱时期,绝大多数时间,社会治安良好,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尽职尽责,不做昧心事:圣贤书上的教诲人人都记得,不敢暗室亏心、伤天害理,害怕因果报应,也不忍心行恶事。
这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这样的美德不能丢失,一旦丢弃不用,随之大祸临头!读书为官者精通圣教,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又怎么样?不识字但懂道理。就跟佛门当中大字不识一个的老阿公、老阿婆一样,一句佛号念到底,道德高尚,戒律精严,都能修出大成就。老百姓逢年过节都祭祀祖先,都进佛寺朝圣,这就是懂得圣贤教育、拥护圣贤教育。
一个王朝,有的享国八百年、有的六百年、五百年、三、四百年,国家长治久安,正因为这样,古代的中国高居为世界一等强国,万邦朝会。国家衰落是近百年的事情,从慈禧太后手里坏的事。慈禧太后执政期间,中华大地贪官遍满,导致中国数千年的人类文明从慈禧这里画上了句号:之后,国家政权动荡不安,列强乱华,直到现在,危机重重。
有大德一语道破:这是丢失了圣贤教育的重大损失,呼吁政府开办圣贤教育,将人们的犯罪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高明的医生是预防疾病,普通医生是治疗疾病,待到犯罪事实已经形成,无论怎么处理这个恶人,都是国家的损失,普及圣贤教育是治病去病根,任何时代都要大力提倡。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三集,二0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