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第11集

慧利 2024年12月17日14:45:41
评论
90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人事关系的不和谐,命运的顺逆,大多数人能够找到原因,而自然界的不和谐,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太史公司马迁老菩萨在《史记》上如实记载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都是人类不善行为感来的,种种大灾难往往发生在王朝更替之时,原因不外乎腐败的旧王朝不给老百姓活路,惹得天怒人怨,风雨不时。最后逼得老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腐朽虐政。 如果一个王朝永远保持清正廉明,天下就不会频繁移主了。这个推理当然是对的,我们有证可考。学佛的信众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度众,殷切的劝告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清正廉明的世界,永远没有灾难、战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阿弥陀佛大导师时时刻刻讲经说法,劝导大众见贤思齐,直取佛果,人人都遵守圣贤的教诲。 极乐世界到底有多美好?

《无量寿经》上,释迦佛详细讲解给了大众,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自然环境与人事环境永远和谐。缘于住众都是上善之人,只行善,不造恶,感得极乐世界不生不灭,一片祥和。极乐世界是所有世界的模范与榜样,是众生成佛的最完美修行道场,因此,释迦祖师竭尽全力劝告大众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 佛法未传到中国之前,中国的圣人早就总结出福由何来、祸从何起的规律,儒家与道家的教育也是圣人说法,于公老菩萨是位精通儒释道教诲的哲人,要不然的话,他就说不出以上的甚深道理。古代的圣王,遇到自然界风不调雨不顺,就马上到睿思殿反省自己:一定是我的行为有过错,没有教化好百官、照顾好黎民。因此,圣王沐浴斋戒,向天忏悔,招集百官抚问下属,查证有无冤情,开仓放粮救济孤贫,号招万民吃素念佛,以挽回天心,这样作往往很灵验。 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绝不暗室亏心,作伤天害理之事,与天道相合。天道者,即天心仁慈,人们不可伤天害理。自然界如是,每个人一生是否通顺,子孙是否贤达,也看自己的行为如何。作恶多端,恶贯满盈,还希望后面越过越好,任是谁都不可能。从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的典故上,学习到了什么?赶快回头,断恶修善。

我们再看【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这个窦氏,是五代时的燕山人窦禹钧。高折五枝之桂,折桂,即金榜题名,窦禹钧的五个儿子都中举作官了,他也寿长善终。窦禹钧为什么这样幸运?是他力行众善,勤修阴骘感得的。其实,窦禹钧的命运开始并不好:幼年丧父,由寡母养大成人。虽然他今生没干什么恶事,但前面两任妻子都死了,没有给他留下一男半女。直到他三十岁,其他朋友的儿子都十岁八岁了,他的续弦妻子在那里,心里还没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很着急。家里的奴仆欺负他无后,经常暗中偷窃他的财物,家中诸事不顺。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幸,就到寺院烧香拜佛,求神明指点迷津,拜的很虔诚。回家以后觉得很疲倦,就早早睡了。忽然之间,他看到已故的祖父来了,祖父在世很疼爱他,他赶紧给祖父磕头问安。祖父告诉他,他近来有夺命之灾,只有广行善事才能避免。他问是什么灾难,祖父说,天机不可泄露,你但行善事,以善抵恶,方可自然消免。 他又问祖父为什么自己克妻刑子、人丁不旺?祖父长叹一声:说来话长!这得从你前世说起。你前世是位富家公子,家财万贯,不务正业气死了生父,感得今生幼年丧父;你挥霍无度,出入烟花之地,三妻四妾,伦乱纲常,纵情声色,导致你丧妻两任,今生无后;你山珍海味,杀生无数,注定今生短寿,该在三十岁绝命身死!祖父接着说: 但因我在世修了善事,阴曹地府不忍我绝后,特地放我出来告诫你,让你修积大福,以续香火。说完就遁迹隐形,不见了。窦禹钧猛的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但他似乎悟到了什么,立志行善积德,救赎前生的罪业。后来他如何行动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十一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九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