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通史,道尽三千年真相,一声警钟,震醒大梦沉疴——
《史记》讲学实录之五帝本纪。(汉)司马迁著。印正主讲。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我们继续探讨颛顼帝的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年纪轻轻就将朝中的两派势力团结起来,表现了颛顼帝非凡的领导才能:他是个深通王道的君主。何为王道?为天下苍生谋福谋利是王道。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知道作为一个帝王,如何让天下大众安居乐业,人人成圣成贤,一生都奔着这个目标向前走,是王道。作为国家领导人,现实容不得他有丝毫偏差。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怕一个小小的缺点,都会引发全国上下极大的动荡。帝王的人生,如同走钢丝绳,步步都要为师为范,小心翼翼。人的一生太难了,因为,娑婆世界处处是陷阱。如果不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任何人都会随时跌倒。能在一生当中不跌跟头的人,跟印度释迦氏一样,不是天生圣人,他做不到的,颛顼帝确实一辈子没有跌倒。
我们再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从这里来看,颛顼帝整个心思在农业发展上:到处考察地质水土,什么地方适合种植那种农作物,在什么时间播种收获,对天文地理不精通,是不行的。而将任何一门学问融会贯通,都要付诸毕生精力。人,要达到一生心正行正,首先要干一番事业。作为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颛顼帝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比祖王时代更要紧。任何人,无论在生在什么时代,什么阶层,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人一生当中干成了其他人多生多世的成就,而有人几乎碌碌无为。原因是什么?不贪色,不贪财,心思专注在要干的事业上,淡泊女色,淡泊淫欲。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努力工作,如此,任何人都能干出大的成就。颛顼帝的青年时代,就是这样安全过度的,他过的充实而幸福:全国人民吃饱穿暖,家家户户的孩子有书可读,举国上下一团和气,他为此感到幸福。
不知不觉,颛顼帝人到中年。中年时期的到来,他有没有跟其他人去争去斗?当人一身正气,智慧通达,需要跟别人去斗吗?凡是喜欢斗争的人,那一定是个走火入魔,被功名财色熏昏者。斗争,能斗胜能争来吗?印度释迦氏一世的教育,教学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所教给后人的都是让的学问,那有斗争一说?天子治理国家,让什么?把利益让给人民!自己过俭朴的生活。如此施让,自己真的就穷了吗?山为本,水自长,民为本,国自强。一个国家的强大,要以民为本。圣王格物致知,节约开支,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是最大的财布施。印度释迦氏说,财布施得财。圣王治理之下的国家,国祚绵延不断。恶王处世,则直接亡国。孔圣人说得好,壮戒斗。这个斗,就是克服自己的野心,降低自己的物欲,知己知彼,给人人都留足余地。争斗绝对不是好事,不但伤害了双方的感情,结下仇怨,而且极大耗损了自己的德行,后面的果报饶不过你。颛顼帝做到了让利于天下苍生,做到了圣贤的规范。【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史记》讲解第二十五集,二0二二年二月三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