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11集

慧利 2022年2月21日19:43:40
评论
315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五帝本纪。

【帝高辛生而神灵 自言其名

普施利物 不于其身

聪以知远 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 知民之急

仁而威 惠而信

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

抚教万民而利诲之

历日月而迎送之

明鬼神而敬事之

其色郁郁 其德嶷嶷

其动也时 其服也士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

日月所照 风雨所至 莫不从服】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材料,后天教育很重要,达不到圣人的道德标准,我们处在跟自己同等水平的凡人当中,都会退堕。

什么叫做退堕?

就是跟着好人学好,跟着恶人学恶,为环境所迫不得不违心行事。

我们从历史人物看到,极少有人善始善终的。

人的一生,他的辉煌时期往往是一刹那,过后则灰飞烟灭,归于凡俗。

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呢?

就是自己德行不够,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跟着圣人不停上进,不停的学习。

儒家大德说 苟日新 日日新。

那我们看看五帝时期的五位圣帝,他们是不是从始到终格守这一准则呢

【聪以知远 明以察微】

这是帝喾的才德 。

【聪以知远】,这个聪 是智慧,帝喾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知远】是目光远大

从哪里判断一个人的目光远大呢?

中正善良 不计得失,没有如此大的智慧,担当不起国家领导人的大任,五帝时期,帝喾是第三代国家领导人,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后代帝王如果不超出前人的智慧,或者背师叛道,抛弃祖宗成法,政权则随之结束,每一代帝王都不轻松,你的政绩超不过前人,老百姓过的不如以前,社会犯罪率有所增高,社会风气不正,你都给人家说不过去的。

在帝喾之前,黄帝与颛顼帝,一个打天下 一个治天下,两位的政绩显赫,到第三代国家领导人这里,如何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这是摆在帝喾面前的艰巨任务。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难题,等待有智慧的领导人来解决,帝喾时期也不例外。

【明以察微】

这是帝喾的智慧德能,超出了他人,对局势观察的细致入微,凡事逃不过圣王的慧眼,只有站在高处才会看清局势。

印度释迦祖师说,阿罗汉有六通

这六通是什么?

六通 就是阿罗汉,超出凡人的大智慧,天眼通 天耳通 宿命通

他心通 神足通 漏尽通

凡是明以察微者,就有这六通 。

天眼通 ,是不受物相的障碍,隔着墙 隔着高山峻岭,能看到房间,能看到更远。

天耳通 ,

是很小很远的音声都能听到。

宿命通,

是知道过去的所作所为。

他心通 ,

是能看到别人的心里,别人起心动念想什么 ,他知道的。

神足通,是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而且有成熟正确的对应方法。

漏尽通,

是学问道德只进不退。

帝喾就有如此超凡脱俗的大才智。

我们把话说回来,如果他没有这样的大才智,他就不能善始善终,也担当不起国家领导人的大任,我们对明以察微四个字,不要理解成机关算尽的小聪明,圣人是不玩心机的,一切大公无私 昭彰正直,玩弄小聪明者,没有不翻车的,聪明不带智慧,长不了,也干不成大事。

【顺天之义 知民之急】

苍天厚土无曲无私,任何人都要效法天地的精神,事情有大小,心量无边际,他人危急之时,我们能舍己为人帮助他,哪怕是一碗粗米饭,慷慨大方的送给他吃,都能体现圣贤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都是顺天之义 知民之急 。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欲望不高,能够平平安安过日子,吃饱穿暖,有个房子遮风挡雨,这是他们的当务之急,身为国家领导人,首先要把好这个原则,再谈发展之事。

那帝喾之时,国家已经相当富有了,老百姓还急什么?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困难,国家的制度是根据百姓的需求,而制定的。

黄帝政权运作到帝喾这里,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如何?

社会大风气有什么弊端出现吗?

我们完全能够结合现实,推测到远古时期,经过前两代领导人苦心经营,天下太平,国家元气恢复,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而来是人口的膨胀,剧烈的增长,再就是社会大众,普遍的浮躁情绪。

因为大众在太平日子过久了以后,都有这种浮躁的情绪,浮躁情绪表现在什么地方?

人们希望高消费,衣食住行之间互相攀比,老百姓之间有这样的风气,官场的腐败现象,更是频频露头,这是太平盛世的副作用。

从大的国势运作,到小的个体家庭兴衰,第三代掌门人非常的关键。

其实每一代人都很关键,中国老百姓所谓,人人都有难念的经,人生的每一步都有潜在的危机。

具体呢,话说到富不过三代,也看后人如何运作。

而富不过三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事在人为,依照圣贤教诲 格物致知,致意诚心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到什么时候都幸福美满,都没有烦恼,问题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圣贤教育,

特别是太平盛世,年轻人未曾经历过苦难的生活,富三代 处尊养优,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知道惜福,普遍的奢侈浪费,香车宝马 纵情声色。

这样下去势必引发,严重的精神危与经济危机。

处理不好,最后导致一国政权的覆没。

事实证明,第三代国家领导人很难作为,而一国气数,往往运作到第三代这里,则江河日下 走向衰落,往下滑落的是时间能持续多久?

跟它崛起的时间往往成正比例。

这里的【顺天之义 知民之急】

表现了圣王帝喾的非凡才智,与高度智慧。

虽然前面两任国君都是圣王,但治下的国民,大众都是凡人。

既然是凡人,就有不可抗拒的烦恼习气,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百姓,明察秋毫的帝喾看到,各级官员都在暗地豪宅华服,蓄养姬妾歌女,民众跟着效法,奢靡之风遍极天下。

这股不良之风是何时形成的?

早在颛顼帝临崩之前的几年,已经萌芽了。

颛顼帝看出了没有?

看出了

颛顼帝有没有放纵自己参与腐败?

后宫当中有没有此类现象?

颛顼帝是圣人,圣人能够全始全终,全身而退,自然不会跟着外缘境界退堕。

后宫当中呢

一部分富三代子弟,受社会大风气影响,个个蠢蠢欲动,其中就有颛顼帝的太子穷蝉,这个穷蝉在自己的王府封地,背着父王搜刮民脂民膏,蓄养了大量的姬妾,这些美女  歌舞升平,天天的讲吃 讲穿 讲玩,表面上对父亲唯唯诺诺,装出一副朴素的样子,不敢在父王的面前暴露本质,害怕影响自己继承王位,但这一切如何能够逃过圣王的法眼呢?

颛顼帝到晚年,之所以没有力量平息这股不良之风,就源于他没有得力的助手,与他同心协力扭转这一风气,他一个人的力量,敌不过大众的业力。

力不从心 无可奈何。

更令他头疼的是,他的继承人 太子穷蝉

在自己驾崩以后,有魄力驾驭这一局势吗?

如果这股奢靡之风,任其发展下去,不是亡国是什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穷蝉根本就没有心思,纠正这一风气。

他已经陷在酒色当中,难以自拔,哪有心思治理国家呢。

穷蝉的人生观,是他认为这样合理合法,因为这个穷蝉本质,就是个平庸之才?

要说呢,知子者莫过于父,这孩子原来也不错,积极向上 心地善良,思维敏捷 。

可到后期 被朝中小人利用拉笼,堕落之速 出乎意料,令父王颛顼大失所望。

没有办法劝他回头,颛顼帝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

而如此的国家领导继承人,他看着就心急如焚,无奈之下颛顼帝,日日对着祖王皇帝的灵位,垂泪祈祷。

希望太子迷途知返,救度一国百姓。

那颛顼帝的虔诚祈祷有用吗?

太子回头了吗?

颛顼帝的祈祷不能说没有用

但结果,不是他的太子穷蝉从新崛起,而是他发现了侄子高辛,这个难得的帝王之才。

这孩子没有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美德,侄子高辛与三公九卿的富家子弟,迥然不同。

这些富家子弟 富三代,一个个高高在上,飞扬跋扈 ,横行于京城当中,看不起穷人 强压穷人。

相反高辛礼贤下士,住持公道 一身正气,他将家里节省下来的财物,养活着一大批穷人,这些穷人安居乐业,让穷人家的子弟接受教育。

高辛的美德与智慧,表现在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经营,有市场意识 ,投资少 效益高。

对财富的支配善巧方便,恰到好处。

因此深得伯父玄嚣的赞叹,从这孩子身上,苦闷仿偟的颛顼帝,看到了一线曙光,他开始明地暗中观察这个高辛,而且将他带在身边,培养他处理朝政的能力,颛顼帝这一作为,引起了太子党极大的不满,朝中议论纷纷,一度将颛顼帝置于风口浪尖。

这太子的太傅 太保 少保,这一派太子党,敏感的意识到太子的位子,有了动摇,经常围绕着这个话题,在朝堂当中公开的为难颛顼帝,给颛顼帝摆难堪,出难题,让他不能正常的处理朝政。

对于眼前复杂的人事关系,颛顼帝将太子招回自己身边,父子二位经常深刻的交谈,谈出成绩了吗?

当时的太子穷蝉,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在酒色当中陷得很深很深,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

父王给他分析国家,目前潜在的种种危机,让他觉醒 让他振作,与父王一起刹住这股奢靡之风,把他打压下去,如若任其蔓延下去 ,腐败必衰 国家将亡。

父亲还说若到国家贫困,民不聊生之时,祖宗的江山社稷保不住,看看你的脸面在各处方,有何脸面去见你的祖王,皇帝。

现在必须用铁腕手段,扼住这股不良风气,不能任其漫延。

可这个穷蝉左耳进右耳出,还列出自己登基以后的大规划。

什么呢?

他要给各级官员加薪长奉,配备奢华条件,还要给自己重造宫室等等,颛顼帝听得冷汗直流。

更令颛顼帝难堪的是,在很多公开的场合,父亲正在谆谆教诲大众,穷蝉带头就睡着了,梦中还喊着他宠妃的名字,惹得群臣在暗地里窃语,让父王寒透了心。

深思熟虑以后,颛顼帝决定整风,整风的第一步,先将穷蝉这个德不配位的,国家领导人,将他的权位下掉,这对年迈的颛顼帝来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但圣人就是圣人,不负苍天厚土,他连夜昭伯父玄嚣进宫,商量大事,说明了自己的打算,玄嚣本来就是圣人,对于太子穷蝉与国家目前的处境,他当然知道。

虽然玄嚣在朝中仗有很大的权力,但如果这个太子无能,他也没有办法,令天下大众服从。

太子是个无能之辈,但当朝太子的太傅与太保,还有少保,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要将太子的继承权下掉,这些人如何会答应呢。

搞不好要引起zz方面的大动荡,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不换掉太子另立新君,也是死路一条。

玄嚣知道,无论这些人的权力有多大,现任颛顼帝智慧圆满,都能对付得了。

对于颛顼帝要立他的孙子,高辛继承王位,玄嚣没有马上答应,让颛顼帝出几个难题,考一考这个孩子,让他真枪实弹的应对考试,免得错用了人 日后后悔。

玄嚣深知高辛的底细,更明白这个孩子确实是帝王之才,因为高辛是他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颛顼帝听从了伯父的建议,昭侄子高辛进宫,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什么呢?

如何能扼制举国上下的奢靡之风?

这是第一个难题,高辛不假思索的对叔王说,擒贼先擒王,叔王沉思了半天,又问高辛。

如何叫做擒贼先擒王?

高辛又不假思索的说,为帝的首先以身作则,叔王又问他,那你说。

这股奢靡之风是我带头的吗,我为帝王 我是头啊,高辛赶紧跪在叔王座下说,叔王没有错。

可满朝文武见风使舵,早把叔王抛在一边,大众看新君的样子,颛顼帝点点头,下面又怎么考试呢?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历史上的今天
2月
21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