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通史,《史记》。
为什么要探讨这部历史呢?
因为社会大众都处在迷惑颠倒之中,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们之所以生活得非常迷惑,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
不学历史 不知未来,不懂得人类的发展史,我们就像盲人一样,永远处在黑暗当中,对于未来毫无知觉。
历史 不同于小说,小说属于虚构的作品,历史则是真人真事,由真人真事谱写出的人类历史,其中的兴衰,是后人的镜子。
在我们迷惑颠倒的今天,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那我们将老祖宗请来。
我们的老祖宗是谁呢?
我们老祖宗就是炎黄二帝,以及炎黄之下这五千年的历史。
这五千年的历史当中,人类有兴 有衰,历史人物有正面的有反面的,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是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的祖宗。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恶人与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恶人之所以最后衰亡,我们就不知道做好人。
所以呢 我们启将这部史记,中间没有任何的偏见,如实的将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生,和盘托出报告给大家,让这些真人真事,来启发教导我们,断恶修善 改妄从新,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喜欢历史学的人,他老人家学习历史,不是赶热闹。
这位有智慧有德能的君主,深深的懂得,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一位国家领导人不熟悉历史,他如何能治理好国家呢?
历史不但是整个人类的镜子,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镜子,是任何人都必须学的。
启讲《史记》,就是为了让有缘大众,反过来观照自己,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圣贤精神。
我们的人生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
我们将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用历史上的圣贤人物做榜样。
圣贤是什么人?
是历朝历代的成功人物,成功在哪里?
成功在他无私奉献于国家民族,天下苍生,任何人要干成一番事业,如果不为天下苍生的安稳着想,不为民请命,他即便干,也干不大 也干不长。
而违背人民的利益,凌驾于人民之上者,残酷剥削人民者 ,压迫人们者,穷奢极欲 残暴不仁者,不但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而且丢掉了祖宗的江山。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江山社稷的频繁更替,此起彼伏的权位交割,以有道伐无道 无德让有德,成为历史的组成部分。
史学家的责任心就是记实,说真话,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就怎么记载,不给任何人开后门。
你死了不要紧,但你的所作所为昭彰天下,后人对你的评价是褒是贬,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的行为不端,导致遗臭万年,那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子孙后代都跟着你蒙羞斥辱。
做人不得不端正,一个明显的例子,岳飞庙前直到现在,姓秦的人到那里面,自己打自己耳光。
为什么?
因为秦桧陷害岳飞的事,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所谓身到岳庙愧姓秦,看老祖宗不争气,后人跟着你受什么罪。
司马迁老菩萨作《史记》,遵守了这一准则,铁面无私,真人真事摆在我们面前,谁敢重蹈覆辙,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学习历史的意义,就现在每个国家,都注重自己的民族历史,也注重世界历史。
因为不沿着历史的轨迹往前走,前途暗淡。
在大学课程当中,文科方面 ,历史学占有重要的份量,历代政府对历史的管理,我们看各朝各代都设有史官,对于研究古今历史,司马迁老菩萨得天独厚,有条件 有资料,我们在这里略说一说,司马迁老菩萨。
司马迁是公元,(前145年-前90年),享年五十五岁,一说六十岁。
字子长 夏阳人。
夏阳是哪里?
夏阳就是陕西省韩城南人,陕西省韩城。
还有一说司马迁是山西河津人,就是古代的龙门人。
这并不重要,老菩萨生在哪里,这不影响他做史记,司马迁老菩萨,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 军事家,司马谈之子 。
在汉武帝刘彻时代,司马迁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当时的国学大师孔安国 董仲舒,师出大家 他的师承好,对于他在文学史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年纪轻轻的司马迁,胸怀大志,他希望中国目前的断代史,能有一次统一,写成一部通史,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让人望而生畏。
司马迁的父亲与恩师,老一辈大德们,都没有这个心胸胆略。
但是司马迁勇敢担当起,这付重担,当他向父亲与恩师,说出自己的打算以后,老人们对他捏着一把汗,中国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现在,三千年左右了。
如此漫长的历史,要考察地点,搜集历史资料,探访历史人物的故里,找活档案记录口实,总结整理等等,这要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
可是面对着初生牛犊一样的,司马迁,老人们只能鼓励他,不能给他泼冷水。
因为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重大功德之事,总要有人发心去干,好在司马家族,从上古五帝时代就任史官,司马迁手头留有丰富的资料,历史资料丰富,他这代又当史官,这给他做史记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历史太久远了,很多史料残缺不全,要从新考证,这就要他本人跋山涉水,就地去研究考察。
年轻的司马迁,能吃下这个苦吗?
他出生于名门望族 书香门第 ,从小处尊养优,去涉越高山大川,走遍大江南北 ,黄河流域 餐风宿露,劳苦奔波去落实第一手资料,这绝不是三年两年的功夫。
慈母泪眼望着儿子 ,舍不得,父亲与恩师更是心事重重,这孩子已经发下了狠心,完成毕生大事业,从此面对他的将是,一辈子的辛苦,与一波三折的命运。
老人家明白,要干成这番事业,不是普通人能够胜任的,考验司马迁的时候到了,他是凡人还是圣人,就看他干出什么成绩来。
那司马迁后来如何作为呢?
发了宏誓大愿,要总会三千年历史的司马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大约从他二十二岁这年开始,他就到处去考察取证,编撰史籍,司马迁当时的步迹 ,南游江 淮 上会稽 探禹穴,窥九疑 浮于沅 湘,北涉汶 泗 讲业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 峄 厄困鄱,薛 彭城。
有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司马迁的足迹。
可见他当时付出了多少辛苦,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艰苦的修行,他的人生经验与学问与日俱进,考察历史上伟大人物的生平,司马迁吸收了正能量,把他培养成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大德,经过数十年的苦心营造,司马迁不知不觉到了不惑之年,人生走向了成熟,学问也走向了成熟。
史料全面,具备了总会历史的条件,正当司马迁准备静下心来,完成毕生大业的时候,这时的汉王朝出了一件大事,时任骑都尉的李陵将军,因战败被俘投降了匈奴单于。
这件事对当朝执政者,汉武帝打击非常之大,汉武帝为此大发雷霆,当时的大汉王朝很强势,可中途出了这样丢人的事情,汉武帝脸上非常的难堪。
这还不算,匈奴单于还招了,降将李陵当驸马,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这个人,对李凌非常的器重。
这可威胁到汉王朝的安危,假若李陵反过来帮助单于,攻打自己的祖国怎么办?
这让汉武帝不得不担心,不得不头疼。
所谓墙倒众人推,这时的两班文武,都清一色的声讨李陵,司马迁做为太史令,这不关他的事,他用不着发言,再说他作为太史官,他肯定要调查这一件事,不然他没法将,事件的原本过程真相,写进史册去。
再说李陵家族世代忠良,李陵投降属万不得已,何苦乘人之危,在这时候说人家的坏话呢,可汉武帝却不罢休,将李陵全家拿下了大牢,在一次君臣集会的时候,汉武帝看着默默无语的司马迁,特别提到他的名字,让他当着大众的面,说说对李陵叛降的看法。
如何将这件大事载入史册?
这种情况下司马迁实话实说,李陵本人有功有过,功呢 他只带了五千军士,却杀敌数万。
过呢
他在弹尽粮绝之际不该投降,司马迁补充说,李将军是血性男儿,他投降一定不是真心,他肯定在暗中运作,保住性命 以图后谋,报效国家,司马迁说这席话,没有什么政治用意,可汉武帝却想多了。
这个时候,还有人敢当着自己的面,给李陵说好话,这个人不是李陵的同案犯是什么,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失去理智,将司马迁削去官职,也下了大牢,这真叫做祸从天降。
囚在牢房的司马迁很想不开,自己并无外心,就说了两句公道话,为什么招致牢狱之灾呢?
更令他放不下的是,刚刚展开的历史总会工作,耽误下来了,这真叫做要他的命,可是他简单的看轻了,目前的处境,大的危难还在后头。
朝中有人上谏汉武帝说,李陵在匈奴操练兵马,准备反汉。
事情是真是假,还未定论 ,
汉武帝按耐不住了,将李陵家人悉数判斩,连带司马迁也判处死刑,对于关押在牢房的司马迁来说,死 他并不可怕,但未完成的事业后继无人。
这如何是好呢?
他在牢中默默祈祷上苍,让他完成《史记》的编撰工作,再死不迟。
也许是司马迁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汉武帝良心发现,准许用宫刑代替司马迁的死刑。
宫刑 是哪种刑罚呢?
男子割势 女人幽闭,次死之刑。
也就是说 宫刑仅次于死刑,也属于重刑,这个刑罚,是将男女的内外生殖器官,人为的毁掉,不给你传宗接代的机会。
受了这种刑罚的人,属于人之不齿 奇耻大辱,中国的文人学士常说,士可杀不可辱,人们将宫刑看得比死刑更重,摆在司马迁面前的,是留下性命继续完成他的事业?
还是一刀断命,落个干脆利索,不辱先祖呢?
在两难境地,司马迁选择了什么?
被囚在牢中的司马迁,倍受精神折磨,也就在同一时期,他也受到肉体上的极大痛苦,当时主管牢狱的小吏是个暴徒,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虐待狂。
这个人以折磨犯人为乐趣,对朝廷要犯司马迁,自然不会放过,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司马迁在牢中,受尽了毒打与折磨,几度萌生自杀的念头,可是大业未就。
他一次次清醒过来,告诫自己 不能倒下去,在地狱一般暗无天日的痛苦,煎熬当中。
支持司马迁活下去的,就是未完成的《史记》。
就这样
他咬着牙挨过一天又一天,可死期将近,逼着他选择受辱还是丢命,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
身心交瘁的司马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选择活下来,就像当年的歌利王,残害忍辱仙人一样。
司马迁的忍辱功夫,给他的命运带来新的转折。
受了宫刑的司马迁,看破了红尘,把自己当成了行尸走肉,面对着世态炎凉,他心里只有未完成的大事业,对一切流言蜚语 冷嘲热讽,泰然处之。
而这时的汉武帝呢,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证实李陵并没有造反的意图,他傻了眼,错杀了李家上上下下一家人,两班文武在这时只有一片唏嘘,汉武帝不占理 他心生惭愧,就将用过宫刑的司马迁,释放出狱 官复原职。
出狱以后的司马迁,忍受着世俗嘲弄的目光,深闭门户 绝交游 谢客朋,继续编撰《史记》,对世间事不闻不问,支持它生命的力量,就是早一天完成这部巨著,为此他夜以继日,全身心投注在工作当中。
经过九年时间的勤奋努力,《史记》这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巨著问世了。
而我们的太史公老菩萨,大功告成,就在《史记》正式公之于世的时候,他老人家带着微笑溘然长逝,给他重如泰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太史公,不跟释迦摩尼祖师一样吗,都经受了人世间的苦难,都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著说。
太史公走了以后,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这部《史记》,记录了三千年之久的朝代更替,世事兴亡 祸福转变,让后人引以为鉴,何为对 何为错,何事当为 何事不当为,用什么态度生活工作,为人处世 以及修心养性,端正人格 。
后人高度评价说,太史公作《史记》,乱臣贼子惧也。
《史记》,如同悬挂在每个人头顶的亮剑,又如一面巨镜,让妖魔鬼怪无处藏匿,这是太史公老菩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成就。
说司马迁是古佛乘愿再来,不为过。
我们看《史记》的广阔内容,十二本纪 十年表 八书,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涵盖了三千年之久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科学 文学 法律,风土人情 等等等等。
是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学习了《史记》,我们就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事,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以及我们当人的前途在何方,我们看看历朝历代,自然界出现种种灾难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人们道德的沦丧,而频繁发生。
而种种吉兆,则随着圣人的兴世,频繁出现。
天地有灵性 吉凶有征兆,知道这一切,我们就掌握了趋吉避凶的秘诀,在乱世洁身自好,不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
在治世积极作为,给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端身正念,营造当人的极乐世界。
这次启讲《史记》,我们力求做到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面对老中青以及少年儿童,争取人人爱学习,人人能吸收,深入传统文化,树立高尚人格,史记前言到此圆满。
明天我们正式开始启讲,史记《五帝本纪》。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