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殷本纪
『及西伯伐饥国,灭之
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
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
假人元龟,无敢知吉
非先王不相我后人
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
祖伊这个人生得非常风流,相貌长得很端正,人也很聪明,很纣王的年龄也相当,所以纣王与他是很好的朋友。
正因为是好朋友,祖伊才对纣王负责任,才敢上谏纣王,其他人还不敢。
祖伊见了纣王对他说:大王 大事不妙拉,我们已经坐在了风口浪尖上,你感觉到了没有,你如果感觉不到,那我现在给你说,我们将面临着灭顶之灾,这你总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吗,西伯昌的实力不但能灭亡饥国还能消灭我们殷商啊。
『天既讫我殷命』的这个『讫』是夺取
祖伊接着说:大王,上天将要收复殷商夺回我们的政权,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了。
『假人元龟 无敢知吉』
这个『假人』是擅长占卜的臣子预测了殷商的前途如何。
这个『元龟』
元是大 『元龟』大龟壳
占卜用大龟壳占卜的准确率很高
祖伊说:大王 臣子我忧心忡忡,你非常喜欢跟我交朋友,咋俩是无话不谈的交情啊,为此我找了擅长占卜的人推算国家的吉凶祸福,结果都是凶兆,就这样我还是不死心,继续占卜 最后没有信息出现了,这是祖先抛弃了我们,不给我们说出前途如何,我们的先祖汤王爱民如子,更何况爱护他的后裔,占卜再也问不出信息出来,这分明是祖先不再看好我们了,祖先为什么不看好我们?
绝不是祖先不护佑他的子孙,而是大王您贪于酒色,淫欲无度,祖先没有办法替你说话了,获罪于天 无可祷也,大王,你还不觉醒吗,祖伊的这番话有道理吗。
我们在这里顺带谈谈占卜术,关于占卜这门学问,现代人没有参透,总觉得其中有迷信色彩。
其实不然,占卜术早在五帝时期就盛行了,古人对占卜得到的信息往往很准确,所以从朝廷到民间都支持占卜术,古人占卜最早的用的是龟壳,将两个龟壳拿在手上跌下去,正面为阳 反面为阴,六跌就成挂了 。
六跌成挂 是用阴阳作标记,记出来这一个卦象是什么,卦有六十四 其中有吉有凶,都能得到当事人想要知道的信息,事实证明六十四卦有一定的准确度,将占卜与哲学结合起来留下著作的,是著名的《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西伯昌)被纣王囚在羑里的时候,他完成的,被纣王囚在羑里,这段时间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文王利用这一段闲时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完善了占卜法,做成了周易。
到了春秋时期,孔圣人为《周易》作了篆词,篆词就是注解,将占卜学与哲学结合起来,无论当事人的前途是吉是凶,圣人都给出了后人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将《易经》的实用性普及开来,一直到现在。
那《易经》的实用性是什么呢?
是时时提醒一个人不失道德,无论你在顺境与逆境当中,都要守持正固 必获吉祥,对于目前志得意满的人,我们看六十四卦有《谦》卦,告诫人们谦受益 满招损,月圆则亏 一定要处处谨慎谦虚,生活低调,勤俭节约,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对于运气低到极点,事事不顺心的人,有《否》卦,告诫当事人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不要灰心丧气,黑暗过去就是黎明。
对于处事犹豫不决的人,则告诫当事人 ,君子守持正固 必然吉祥 等等,都是大圣大贤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很具人生参考价值,他不是迷信 更不是无稽之谈。
《易经》是古圣先贤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最古老也最朴素的哲学,在这里大贤人祖伊看到国家将遭遇大难,,忧心忡忡的卜了一卦开始的时候得到的都是凶信息,他不甘心继续占卜,结果用于占卜的龟壳跌倒桌上以后,
既不阳 也不阴,而是沾在一起直立着
就表示没有信息出来了,祖伊感到大难临头,非常的恐怖,他意识到事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国家面临着灭顶之灾,因此冒着生命危险劝谏纣王说,
你赶快施行仁政 恩惠人民,远小人 亲贤臣 断绝酒色,控制西伯昌 挽回天心,如此 只怕还来得及,否则泼水难收 到时候就晚了,祖伊的先见之明不是没有道理。
而纣王听到这里,他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山珍海味,说:还有话吗?
祖伊 这菜味道不错,你坐下来同我喝一盅这么样,说了这么大半天你口不干嘛,祖伊当下脸一下涨的通红。
我们看史文,祖伊接着说:
『不有安食 不虞知天性 不迪率典
今我民罔不欲丧
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
今王其奈何』?
意思是全国上下如今惶惶不安民心不稳,人民都盼着朝廷灭亡,大王 你还有心思喝酒吃肉吗?
我们看这段
『故天弃我,不有安食
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
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
不降威,大命胡不至?』
今王其奈何?
这一段严厉的词语说出去以后,纣王被祖伊说得实在没有办法说。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
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武王曰:尔未知天命 乃复归』
我们仔细研究这段史文,祖伊接着说:大王 天下已经大乱了,你还处在温柔乡中不肯醒过来,如何是好呢,天下到处都是人民的怨恨之声
你如果不顺应道德,率先作出好样子
恩布万民 安抚人心,天下距离易主就不远了,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就象当年的夏民诅咒夏桀一样人们都在诅咒你,纣王造了如此之多的罪业,上天为什么还不降罪于他,让他早死呢
这样的恶王住世,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活下去,国家形势已经危如累卵。
大王你到底打算怎么办呢?
这个『不有安食』是不得安宁
吃不到一顿安宁饭
『不虞知天性』的『虞』是明白
这个『天性』是什么?
就是伦理道德
『不迪率典』的『迪』是快速
『率典』是给人民做出号榜样
『天曷不降威』的『曷』通假字 通何
祖伊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大通
纣王有没有听到心里去?
他到底知不知道人民的造反的情绪?
被女色迷昏头脑的纣王智商降到了零点,他整天沉溺在妲己的温柔乡里
确实不知道民间的疾苦,更不知道自己被社会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处在万丈深渊的边缘。
我们看他如何说
『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这时的纣王还是那样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他对祖伊的话不理不睬,还说了不少风凉话,祖伊 你就放心吧,我是真命天子,生下来就是帝王的命,谁能夺走我的王位呢,让你喝酒你不喝,你说了这么多话,口干舌燥 不难受嘛,谁能夺走我的帝位,就你话多,满朝文武都不说我,就你在这里啰嗦来啰嗦去,不累啊,你赶快回家去喝点茶我这里就不麻烦赐茶了。
忠心耿耿的祖伊听纣王这么一说,又一次落了个大红脸 败兴而归,真叫做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
『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这个『反』通假字 通返
祖伊回家以后对亲人们说,赶快搬家
这里不能继续住下去了,提早打算将来的日子,纣王已经听不进忠言,殷商政权危在旦夕,西伯昌一旦用兵,必定势如破竹,纣王绝不是他的对手,我这里思来想去,还是投奔西伯昌吧,就这样纣王的好朋友祖伊。
在一天将自己的家人,还有财产等等
偷偷的搬迁到西伯昌管束的地方,他与纣王是老朋友,见了西伯昌以后,
西伯昌当然知道他与纣王的关系亲密
看到他来投奔西周,周文王西伯昌非常的高兴,祖伊是个忠诚,虽然投奔了西伯昌,但他不说纣王的坏话,只是提醒西伯昌说,我是走投无路,才来到你这混口饭吃,以后对我多多照顾就是。
西伯昌说 没问题你住吧,我知道你是个忠诚,我也不强迫你说纣王的坏话,就这样祖伊是第一个投奔周文王的朝中大员,后来的事情正如祖伊所预料的那样,西伯昌确实酝酿着灭纣计划。
我们看史文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
西伯昌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伐纣运动不久 ,全国人民积极响应,那实力是空前的强大,有八百诸侯与西伯昌达成了盟誓,要灭掉纣王。
也就在灭纣的武装力量达到空前强大的时候,天公不做美,年事已高的周文王西伯昌,鞠躬尽瘁,大限到了 不久卒于军中,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担心的事情。
这车刚开到半路就坏了,大家对继续伐纣,还是解散了 ,各过各的日子都没有主意,三军失去主帅 没有了主心骨,损失惨痛。
正当大众扼腕长叹,不知道该进该退
前途未卜之际,西伯昌的二儿子姬发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率领大众继续伐纣,人们这才吃了定心丸,三军重振旗鼓 继续东征。
西伯昌卒后,后人给他的谥号叫做周文王,文王留诸后世的著作就是《周易》,能将《易》经注释完善到普通百姓能看懂 能接受,在当代没有超过周文王者。
而将周易参透者毕竟是大圣人,文王是不折不扣的大圣人,当然知道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他提前已经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秘密的告诉他的儿子 姬发,他托付儿子姬发再接再厉
为民请命,还将伐纣过程的难题,都写成锦囊妙计,做成文字 让儿子带在身上。
因此周武王姬发伐纣胸有成竹,他知道他一定会胜利,纣王一定会失败。
姬发 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武王,武王的才智与德行,几乎与父亲等齐,是位难得的贤王,文王卒后 。
因为他全盘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文韬武略 普施仁爱,文王住世当年凝聚起来的力量并没有分散,在武王手里继续壮大,人民对武王的拥护不下于文王
进军途中武王将文王的灵牌供在战车上,领着义军一路向东,直逼殷都,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攻克了无数的城池。
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的拥戴,百姓及众诸侯纷纷归顺武王,东伐路上武王的作战力量越来越强大,到盟津一带的时候,周的势力已经有八百诸侯拥随『至盟津 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个『盟津』是哪里呢?
即孟津 古黄河渡口名 ,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八百诸侯都来一起讨伐纣王,这在我们想来,纣王命不久矣。
西歧 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从陕西到河南,当时近乎原始的交通水平,很不容易达到目的地。
而且武王是走一路打一路,我们可想而知其中的艰难,长征路上守护城池的殷商军事,力量阻难重重。
但最终还是败给武王的正义之师,武王东征到盟津一带的时候,如同滚雪球一样,诸侯背叛了腐败的纣王。
而归顺武周者,已经有八百诸侯,也就是说天下大多数的人民已经背叛了殷商,围绕着纣王的殷商力量,如同不停干涸的湖面,已经缩小为一点孤岛,下面如何进展呢?
今天时间到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