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第102集

慧利 2024年3月14日16:46:48
评论
176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如来赞叹品第六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命终将要气断的人,他还有知觉,还知道身边的人在做什么、说什么,劝他忏悔、念佛、劝他舍掉身外之物作功德,他知道的。心里放下了,他就舍报走了。人的贪心很可怕,死记着自己的财产与心爱的人,他就是不断这口气。将死不死,非常痛苦,跟凌迟大罪差不多:水谷绝了,渴饿难忍,这是第一苦;能量不够支持生命,全身疼痛,想翻身换个姿式都翻不动,希望身边的人帮忙,但没有力气说出来,时间久了,虽然躺在床上,跟躺在刀口上一样难受,痛苦的实在受不了,刚想到离开这里,又被身外之物牵缠住,不甘心走,就这样拖着。
在如此极度痛苦之下,一日时间,对他来说跟无量劫一样漫长。就这样,世间男女不懂事,还搬动他、给他擦洗换寿衣,更加重了他的痛苦!当儿女们给将要气断的老人换衣服的时候,老人的感觉,跟受古代的车裂大刑一样。在舍报的关键时刻,能够遇到懂得佛法、如法护持他的人,这个人不容易下恶道。有些人一辈子克勤克俭,没有造什么大恶,但命终落在怨家对头手里,这些人将他逼下恶道去。
谁是他的怨家对头?就是这些给他换衣服、擦洗、搬动他、给他大开杀戒、大操大办摆酒席的人。在如同凌迟大罪一样的折磨下,这个命终的人承受不了痛苦,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往往堕下三恶道。这样一说,很多人觉得很委屈:我这是为老人好!可不懂道理,好心办了坏事。在未遇到佛法之前,人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办的,冤冤相报,大家彼此折磨对方,现实就是这样。遇到佛法不容易、命终遇到善知识护持,跟遇到佛一样,谁有这样的大福?除非他前世在佛门修了真实功德。而能劝说病人痛痛快快舍掉病身与身外之物等,那他受的利益太大了:免去极度痛苦不说,他心无牵挂,神识离开尸体就快。若他抓住了阿弥陀佛圣号,当下就跟阿弥陀佛走了。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这是病人已经断气了。诸识分散,是他没有了知觉,身边的人说什么他也听不到,干什么他也不知道,别人看他还有点气息,但跟断气差不多。至气尽者,这是他断气以后,对他说什么,他的肉身都没有了反应。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他做功德?佛说:【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 这是在头七给他念经超度,他会得到好处。
读那部经?我本人专精净土法门,就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如果觉得份量不够,再加上一部《无量寿经》,这就力量大了。读经,为什么亡者能得到好处?别人读经是因为他的缘分引发的。有人读经,便有人闻经:我们周围,肉眼看不见的众生太多了,他们一旦闻听到佛经,受了利益,开悟了,这是亡者的功德,也是读经者的功德,双方都受益。七七四十九日,亡者的神识还未转世,他如果生前造有大罪业,有人给他读经、念佛作回向,这能减轻他的罪业。该生往恶处,则改生为善处。读经也罢,念佛也罢,都是大善事,减罪修福很猛利。
【宿殃重罪,】是生前造了大罪业。【五无间罪,】是造下了地狱罪业。这样的恶人下恶道是大快人心的事,如果免了他的地狱大罪,岂不让人丧气?众生贵在知过能改,再恶的人,只要当下觉悟回头,阿弥陀佛都接引他去极乐世界成佛、何况地狱诸罪消免!佛说法是觉悟教化众生,闻法明理,觉悟回头,是佛说法的目的。
【永得解脱;】是经过此次极大痛苦、感受到佛教妙理以后,亡者刻骨铭心,生生世世不忘持戒修行,罪苦就解脱了。或者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了、超脱了六道轮回,成佛了。【所受生处,常知宿命。】是他深信因果。一个普通人,六通未开,没有宿命通,他如何知道前生的事?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地藏经》讲记第一百0二集,二0二四年三月十一·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