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第144集

慧利 2024年5月5日07:21:25
评论
147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谕。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佛圣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而成佛,佛在《观无量寿经》上说,必须修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身为一国之君,爱护子民,佛道就在其中。
佛从没有高高在上凌驾众生,佛很明确告诉后学:生佛平等。生,就是众生。修行人对佛毕恭毕敬,转身对众生又换了一副凶面孔,跟对佛截然相反,这样如何能成就?而对众生如同对佛一样恭敬供养,这样的人已经成佛了。有位大德捡了一只流浪狗,狗很可怜,大德就养着它。每次托钵得到吃的,他将食物分作两半:一半供佛,一半供狗,平等无私。在他心中,佛与众生平等,他绝不搞特殊化谗媚巴结佛而践踏众生。
修行,就要修出平等心。一位恩及社会最底层弱势群体的国王,那一定是贤王,他视这些残疾人跟佛一样,当然,他所得功德就跟供佛一样了。软言慰谕,是真心诚意的安慰残疾人,鼓励他们燃起生活的希望。残疾人可怜,有人失去双臂、有人失去双腿、有人看不见、有人听不到,生活难以自理,事事依靠他人,如果这些人没有最低限度的生活费,那就更可怜了。帮助照顾残疾人的功德很大。
世间人趋炎附势,作点善事都希望有回报,那能想到这些人呢?而能想到照顾这些人生活的国君,他绝对无求:残疾人给不了他什么。【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这个发大慈心,是跟佛一样慈悲。佛对众生付出而无求,这位国君也一样。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不完具,是残疾人,身体有缺陷。而最贫贱,我们到少数民族边关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人民很穷苦:沙漠不长粮食,就靠游牧为生,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无法发展起来,国家就要给于特殊照顾。
或者某个地方遇到灾荒,国君就要开仓放粮,救济饥民。国君能发这样大的慈悲心,是佛圣所赞叹的。佛教不是冷酷无情、板起面孔枯燥的说教,而是将慈悲智慧运用在生活的角角落落。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的福利,是福德智慧。国君在任期间始终如一的勤俭节约、照顾残疾人,他一定不会腐败堕落,如此,报尽以后,来生还是国王,管理的国家比现在这个国家更大、或者被天帝请上天庭去管理天民。他只升不降。
【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在任期间给百姓办了实事,得福很大。常得七宝具足,是大富。虽然同为国王,但有的国家很富,有的国家则很穷。一个国家的穷富,与国王有很大关系。有福德的国王想办法让人民富起来,国家则富;而无福德的国王腐败堕落,极尽奢靡,国家就穷。有大福报而能利用福报造福天下人民,这位国君生生世世都是大富者,人民托他的福。
福报不会正确利用,前世修的福再大,经不起一世就耗尽了。纣王这个人前生就修了大福报,可惜他用错了心,糟蹋了福报,人身丢了不说,还下到地狱受大苦。这就是我们看到佛圣格物致知、始终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我们从这里得到的启示,就是学佛心得。【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一说是初禅天主,一说是色界总天主。从这段经文理解,应该是初禅天主。这是国王贵族、国家重要领导人拥护支持圣贤教育、特别是支持佛圣弘法,功德之大,不是欲界天主,就是色界天主。世间再大的福报都是假的,而能帮助有缘大众当生了生死出轮回,这是真功德。造寺造塔,这都是佛教的硬体设施。在古代,一座寺院就是一所学校,国王、要臣们是校董,出家人是教员。全国各个省、市、县,乃至每个乡镇都有寺院,佛教普及到社会各层次,中国的盛唐时期就如是。唐王朝的开国君主唐太宗就是虔诚的佛弟子,若无他老人家为佛教奠基,盛唐则不可能出现。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地藏经》讲记第一百四十四集,二0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