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在中国的古代,大约八十年之前,各州各府都设有文昌庙、因果城、城隍庙。读书人想得到功名,都将《文昌帝君阴骘文》时常读颂,以端正身心,增福增慧。古人深信因果,深知功名利禄是修来的。而逢年过节,城隍庙前热闹非常,善信人众凑钱请戏班子演出圣贤教育等戏剧,观看者深受其益。
《双官诰》、《屠夫状元》、《金麒麟》、《赵氏孤儿》、《卷席洞》等等戏剧作品深入人心,久看不厌,启发观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好戏剧看一遍,人的素质提高一层。进了城隍庙就看到因果城,里面陈设因因果果的报应:造诸恶业的罪报,人人看了触目惊心,不敢暗室亏心,不敢造诸恶业。这些设施,都是富国强民的硬件材料、提高全民素质必备的,在什么时候都有强大的说服力。有位大德说得好:此等设施胜过百万雄师,成这话有道理。人之初,性本善,走上社会以后之所以学坏,是他看了坏样子。如果一个人永远都看好样子,没有坏样子看,他就学不坏。父母师长以及政府机关要循序渐进,用种种方法引导人民弃恶向善。
佛家的84000法门,其中有个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为主修,引导学人命终十念佛号,阿弥陀佛大导师就接引这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是个隔离区,将三界大众进行了分离:只要临终将心意识安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万念休歇,有这样的标准,阿弥陀佛就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污染吉祥地,诸上善人居住的地方,因为人人都不作恶,也无恶缘诱惑,用阿弥陀佛圣号伏住烦恼,带业往生极乐世界者,都停止了恶业污染,往生者一路顺风,直取佛果。佛家历代祖师大德评论说,往生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这话没错。 生在圣王治世是人的大福,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接触圣教的机会,读圣贤书,听圣贤话,知道何为对,何为错,一辈子不做错事,这是人生最大的成就。恶业一旦造下了,注定要受苦。
【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平等心,就是正常心态。何为正常、何为不正常?一五一十,尊重客观事实,理智办事就是正常,如若背离这一原则,冤枉良善,坦护恶人,感情用事,造成阴差阳错,引起社会动乱,人心愤怒,这就不正常了。佛家教学人用功,修的就是清净平等心。清净,是不受恶习污染;平等,即佛氏门中无有敌我。对我再不好的人,只要人家有道理,我就不能记恨人家;曾经严重伤害过我的人,人家现在觉悟回头了,我们就要包容、原谅别人,不能抓住他人的过错不放手,如此不断的扩大心量,就靠近了圣贤。 圣贤无所不能,就因为他大度能容。我们进得寺院,看到大肚弥勒佛永远笑哈哈的,没有任何烦恼,小人揪他的耳朵,戳他的鼻子,抓他,扯他,他都无动于衷,这就是大度能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越大,朋友越多,往前的道路越宽广,幸福指数越高。学佛学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缘于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原谅他人。念怨不休,记着别人的不对,想起来就生嗔恨,这对自己的身体与道德都有不可估量的伤害。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这话让古人说对了。整天乐呵呵的人量大福大,身体健康,这个事实,已经被人们无数次的验证过了,我们要给自己多多开解,创造幸福。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这是帝君让学人广行孝道、忠君爱国。孝道,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一个人最起码的良心、道德的底限。对父母不孝的人是无福之人,他肯定在社会上混不前去。父母是自己最亲爱的人,父母老了,没有了劳动能力,子女就要尽瞻养父母的责任,冬天让父母冷不着,夏天让父母热不着,三餐热乎乎的吃下去,不惹父母生气,这就是好儿女。 父母太辛苦了,从小将孩子养大,自己也精疲力尽。鸟类都知道反哺,畜牲都知道报父母之恩,人如果不尽任务对父母养老送终,古人所谓不是人子!不是人子,那就畜牲不如了,下辈子肯定得不到人身。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我们要珍惜父母的亲情。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十六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