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第25集

慧利 2024年12月30日17:03:16
评论
134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

平常生活当中,每一次善行义举都是给自己修福,要想将来过得好,现在就得帮他人。任何人身边都有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世间人的劣性是嫌贫爱富,欺负弱小,趋炎附势,锦上添花,嫉贤妒能,给别人推责任,替自己开脱。如此行为都在折福折寿,要赶紧纠正过来。不然的话,自己马上就成了贫穷孤寡、老来无依者,一报还一报,不能不警惕。

【举善荐贤,饶人责己】,举善,就是多多宣传他人的善行,扬人善,藏人恶;荐贤,是将有才德的人扶上正位,让他发挥正能量,为社会大众谋福利。当年,尧王如果任人唯亲,让他的儿子丹朱继位的话,人民可有苦日子过了。幸亏尧王举荐了舜王,天下人民幸福起来。人人都有缺点,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人有点错误就到处宣传,让人家身败名裂,这已经给自己种下了祸根。凡事要求大同,存小异,这样,一个团体才能够健康运转。而社会团体,就是组合每个人的长处发展向前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够完善自己。人就是这样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颠峰。 经常说别人好话的人,人人都喜欢他;而飞短流长,造谣生事,口口声声都说他人不对,所谓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这种人,人人嫌弃躲避他,他没有人缘的。而任人唯贤,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这样的大德人物不少,这些人都是青史留名、后人学习的榜样。任人唯贤是对全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这一行为造福天下,他本人已经名列圣籍了。

饶人责己的饶人,是不将他人的过失与错误挂在口上、放在心上、念念不忘,要给人家改过自新的机会;责己,是反求诸己,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首先要检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一件事情的不圆满,肯定双方都有不足之处,不能单独的给别人推责任,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这样下去,所谓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缺点不改正,遇到同样的境界出现就要重蹈覆辙,吃亏的还是自己。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人不可能从出生那天,什么事情都不经历就成为完人,就算圣人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看释迦摩尼佛的一生,就明白了在境界中成长是什么意思。其实,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为什么人最难战胜自己呢?就是以我为中心处处袒护自己,这样下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但自己不能娇惯自己,也不能要求别人娇惯自己,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锻炼出来的真功夫是自己的。有了应变万事的真功夫,就走遍天下无障碍。举善荐贤,饶人责己,这都是高级修养功夫,圣贤风度。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这个措,是给施,帮助。衣食者,衣能遮寒御暖,食能解除饥饿。民以食为天,衣食无着,基本的生活资料缺乏,这样的日子很痛苦。我们平常节俭,手头宽裕,将自己的财富帮助衣食无着的人,佛家叫作种福田,既解救了他人的燃眉之急,也给自己种下了大福,培养了自己的美德,一举双得。周道路之饥寒的这个周,即赒济。我们经常看到,路边的乞丐叫花子,很可怜。虽然这个行业有假冒者,但绝大多数都是真的。人都有自尊心,生活不到山穷水尽,谁肯跪倒地上向人乞讨呢!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有能力就给一点:家里有旧衣服旧被子,送给他用,其他方面,能帮到那里算那里。前些年,某地发生地震,外省捐助者,有一位善心人士,在自己捐助的财物里面写了纸条:朋友,这是我的电话,你如果得到这些财物,还需要帮助的话,请拨打我的电话。得到财物的人看到这个纸条,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财产被自然灾害毁灭以后、万念俱灰之际,他鼓起勇气活下来。在关键时刻资助他人一餐饭,一件衣服,一张车票,一点钱,这真正叫作雪中送炭,人家记你一辈子。扶贫帮困、救人之急,这是一个人的美德,应该一辈子都做下去,这给自己积了很大的福德,往后的日子将很顺利,也很受大众尊敬。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二十五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