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修道,就是遵守伦理道德,遵守各行各业的规范。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斗,是量器,古人的升与斗都是官府统一制定的,一斗能装多少斤,一升能装多少斤,这是社会大众公认的。粮食平齐斗口,就不用过秤了,这样大大方便了粮商。过去都是人工扛抬,过秤的话,两个人扛抬粮食,一个人看秤,额外增加了负担,工作效率就不高,直接用斗量,一个人就操作起来了,这是件好事。 为什么斗量的方式后来被逐渐淘汰了?就因为奸商从中做手脚:在斗底加层抽板,斗的容量就减小了。他借给人家粮食,就用这个带抽板的斗,每斗少个三斤五斤,借粮的老实人基本上发现不了。一斗少几斤,数百斗、乃至千斗万斗都少几斤,这个亏心商就赚大了!而收粮的时候,他则将抽板取掉,满斗回收别人的血汗粮食,一来一往,一进一出,昧心钱就到手了,粮商暴富。这样事情做多了,官府发现以后,就废弃了斗粮,改为过秤。 秤,也是官府制定,私人无权造秤。秤也能做假,黑心商将秤心掏空,注进水银,手底稍微动作一下,秤砣就偏向了,由他说多说少。这事情,在乱世为王的时代时有发生。这种轻出重入的昧心钱能不能赚?给诸位说个老实话,不但不能赚,赚到手也是灾难!能借粮吃的都是穷苦人,这些人吃了上顿愁下顿,够可怜的,有点良心的商家应该多给他点,怎么能伤天害理克扣他呢?人在作,天在看,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天地神明时刻在督察每个人的善恶行为,早就将他的福报削减了,他赚的昧心钱充其量让他高兴一下,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看到,土匪入室抢劫,响马贼劫道,损失巨额财富的人,他这些钱都来路不正: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耗财凶灾。这种钱到谁手里谁倒霉:家庭成员一场大病搞的他倾家荡产,也是昧心钱惹的祸。
福报是修来的,靠坑蒙拐骗,这个钱来得容易去得快,还要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损失,让他闹心痛苦一场,落不住的。 我年轻时,那时候公用电话很走红,每个小卖部、商店都装有公用电话,一分钟多少钱,明码标价。可是,有黑心商家备了两型电话:一型电话足分钟,他自己用,另一型电话一分钟只有五十秒,顾客用,一天下来他就赚几十元。那时候普通人的工资就300元一月,他就凭这个假电话赚得盆满钵满。当时高兴,过后烦恼就来了,不是这样事就是那样事,总要将他手里的钱耗干输净。 这样的例子我见的太多了,人的命数当中享年几何、儿女几个、财用几多,这都注定好了,算计没有用。特别用非法手段敛取钱财,不唯富不了,反倒加速贫穷,没有用的。有个跟我一起做生意的人,他专事挖人墙根抢人生意,很缺德,他靠着运气好确实赚了一笔钱,可好景不长,生意慢慢不行了,他就用这笔钱去股市炒股,结果输得剩下了底裤,一切都付之东流、灰飞烟灭,又回到了解放前。 人一生的道路是否平坦,把握好一项指标:不伤天害理,不昧心,不是自己的不要拿,学会吃亏。这样修为,生活道路就一帆风顺。因为有福报在,顺势而为,一生平平安安,不贫不富,衣食无忧,这就是最好的日子。赤贫诚然痛苦,暴富也不见得是好事,如同寒冬忽然转为酷暑,两个极端让人猝不及防,暴发户的子弟学坏的很多。忽然富起来,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如何富的。若是投机取巧,尔虞我诈富起来,赶快回头,消灾免难:用现有的财富扶贫帮困,救济孤寡,支持正法流通,修桥补路,等等,钱用在正确途径,财去人安。不然的话,说不定那天就有意想不到的横灾降下来,人财两空。就算是正确途径得来的钱,也要广种福田,给后续造福,不可当守财奴、吝啬鬼,有钱不舍,不做善事,福报到此就越来越少了。勉强撑到这辈子到头,下辈子就不好说了。人没有死,佛家的神不灭是千真万确的,事要做长远,路要走长远,不能做砂锅捣蒜、一锤子卖买。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二十七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