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第30集

慧利 2025年1月8日18:15:07
评论
69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是什么事情让他耿耿于怀一辈子呢?两兄弟早年丧父,寡母拉扯着五个孩子苦度时光。好不容易老大与老二长到十来岁,为了补贴家庭开支,两兄弟农闲时就出门找活干。某年,年关逼近,寡母手头紧,打发不了年关,兄弟两人占着织蓆的手艺,就出去给人织蓆。可怜两兄弟找了三天也没找到活,身上又无缠费,带的干粮吃完了,肚子饿得难熬。恰逢小年腊月二十三,一大早又没找到活,饿到午饭时节,实在扛不住饥饿,两兄弟就向一户人家乞讨。 可这家男主人出言很可憎:两个穷鬼年节时讨饭,霉气,滚出去!说完,端盆水直泼两兄弟,说是去霉气。哥哥木纳,反应迟钝些,弟弟是个有志气人,强忍着极大侮辱拉着哥哥出来说:别折这个气,不乞讨了,饿死也罢,走,继续找活!旁边的邻舍看不惯,赶忙走过来说,他家正好要织蓆,就将两兄弟请进家吃了饭,开始干活 。村里人得知两兄弟的情况以后,都纷纷拿来料子请匠人编织,短短几天,两兄弟夜以继日的劳动,赚了点钱,临走时,厚道人家还给他们带了些年货,母子六人才度过年关。 我这位祖父经常说起这件事,说到那个可憎人,七尺汉子就义愤填膺。男子汉伸手向人乞讨,那都是走到绝路了,布施这样的苦人,正是修福德的好机会,怎么会带来霉气呢!平常遇到讨饭化子就给一点,实际上是给自己积福,吃不了亏的。路人经过我家门,渴极了讨口水喝,就顺势问他吃饭了没有;赶上吃饭,就留他吃顿饭。若是不遇饭时。厨上还有剩饭,就端出来让他打个垫,生活的艺术就在这里。待人接物一片真诚,自己的道路则宽广无比。佛家的广结善缘就是这个意思。

【点夜灯以照人行】,走夜路的人不是有急事,就是耽误了住宿,手忙脚乱,夜黑风高,前途暗淡,这种情况下送他个手电筒,或者灯笼,他行程就很顺利,他也会感恩你一辈子,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往往在自己是举手之劳,但无意中帮了他人的大忙。助人为乐,这个福积大了。生活中的善行无大小,贵在有颗善心处处留意。有位善知识,某次我与她出行,路边有块香蕉皮,她拾起来扔进垃圾桶;孩子们扔在路上的包子、馒头、面包,她都捡回来晒干,攒到冬天用水泡开喂鸟;遇到砖头瓦块都扔在人踩不的地方。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功德。大善由小善积成,养成从善如流的好习惯,走到那里都祥云开路,有吉无凶。

【造河船以济人渡】,这是修桥补路,济度他人到彼岸目的地。买个车,买个船,靠这个养家糊口,这没错,收费公平,不宰客,遇到有困难的客人还主动不要车费,这都是运输行业当中的菩萨。佛家说的行菩萨道,不是说别人,就是说给我们听的。我们若能将这一切记在心里,落实在生活中,我就是菩萨,我就在行菩萨道。佛在那里?菩萨又在那里?就在我们周围。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处处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完善自己,他看所有人都是佛、都是菩萨。各行各业、随时随地,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人本着良心办事,不坏伦理道德,在名利当前不变节、不失志,一五一十,这都是大众学习的榜样。 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不同,靠自己的真笨事创造财富,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社会分工不同,但人的思想道德在每个行业都能体现,各行业都是修行道场,借此以提高当人的修养。佛菩萨救度众生,现千百亿化身。这个千百亿,是打破了分别、执着,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上及帝王将相,下及乞丐叫化子,佛圣都示在其中引导他们学好。佛圣不挑不拣,只要众生有向善的念头,马上因势利导,济渡他出离困境。困境,就是过去作恶得来的恶报。觉悟到何因得何果,境界现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自然离苦了。而在运输行业本本分分,公平合理的为大众服务,就没有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障碍他,他的事业长久永恒,一生平安。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三十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