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74集

慧利 2021年12月3日19:48:00
评论
322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我们昨天讲到了佛不执着佛是佛,也不执着众生是众生,佛境界当中众生与佛并无区别,没有对立。我们经常说学佛学佛,把学佛挂在嘴上,结果把自己学成了迷信,学成了佛呆子。

我们看很多的修行人,不敢这样 不敢那样,学佛不是越学心量越大,而是越学心量越小,以如来藏背道而驰,这就是不理解如来藏的灵活机动 ,广大无量,错误的求神通 求感应,结果事与愿违,把圣贤教育搞成了坏事情,这非常的不值得。

我们看佛说了,非色声香味触法,非佛的十号之外。

经文接着说什么呢

【即心即空 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

即色即声香味触法

即眼识界 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刚才说非,现在又说既。很多同修的脑子还没有转过来,佛陀说法的风格已经转化了,为什么呢。

上面说非 这里又说即,上面说是离 ,这里又说合,佛是不是玩文字游戏呢?

给大家说老实话,佛没那么无聊,坐在七宝讲坛上,借着庄严的法坛说绕口令,让听众头晕目眩,参不透他说什么,佛会做这种事吗。

大家要知道,佛在前面一连串的非字,是叫我们放下,现在又一连串的即 ,是叫我们拿起来,前面的非是空,这里的即是有,表什么法?

表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佛能做到这样。

楞严一会上,以富楼那尊者为代表的声闻缘觉众,他们着空 ,听到佛说非这样非那样,这一批人 马上落空了。

佛在这里说即,是及时的纠正我们的偏见,偏空的见解,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

就是佛说非与即的意义,成佛以后是什么样的?

我们没有成佛,我们不知道,但佛说到这里,我们听了以后,不就了悟了嘛。

了悟什么呢?

了悟成佛以后,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是一切相灭除了,再也不现相。

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佛成了空气,让人看不到也找不着,成那个佛你给谁成呢?谁知道你成佛了呢?你成的这个佛有什么意义呢?

成佛以后,佛什么相都示现 ,佛身遍一切处,哪将自己孤立起来不显相呢?

释迦牟尼佛示现做人相,我们看佛陀示现得惟妙惟肖 ,没有一点破绽,来有来处 去有去处,有生有灭 有老有死,给我们做出了圣人住世,应有的榜样,让后学学他的好样子,学之不尽 勇往直前、

我们再看经文

【即眼识界 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 明无明尽

如是乃至即老即死

即老死尽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

即智即得 即檀那 即尸罗 

即毗梨耶 即羼提 即禅那

即般剌若 即波罗密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

即阿罗诃 三耶三菩

即大涅槃 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我们看佛在这里又说了.【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等等.

印证了我们前面探讨的是对的,佛法是活的

但不是没有原则的乌托邦式的无规矩方圆,成佛以后的规矩方圆是什么?

一切相 一切行为,以度化众生断烦恼,成佛道为准绳、

在这个原则上,佛示现一切相,跟一切众生处在一起,示现的一切相,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

这一切众生呢,有的是善道众生,有的是恶道的,有的善行业,有的是恶行业,背着这个宗旨,佛什么地方都敢深入。

世间法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佛如果度化众生不敢到恶道去,恶的行业当中去,经不起恶道的考验,也经不起恶环境的考验,你度化众生范围就非常非常之小了。

具体怎么说呢?

我们看看华严经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善财所参的五十三位善知识

那是普通人呢?

或者是声闻缘觉菩萨吗?

给大家说个底子话,五十三位善知识,那都是佛陀示现的不同身份,男女老少 贤愚不肖,扮演了世间各行各业的角色,其中包括恶行业。

什么呢,蜜苏伐多女,一个在色情场合度化众生的古佛,她长期处在色情场合,所接触的这些大众,她有没有染上淫欲与贪爱?

处污而不染

佛智慧能在一起环境当中,运用自如,在色情场合,蜜苏伐多女菩萨,将多少失足的男女众,度出了这个场合,将他们度出了恶行业,度成了菩萨,度成了佛,不计其数。

还有一位甘露火王,我们看这是一个暴君,脾气非常的暴躁,动辄杀人。

作为一国之君,他有实权,要杀人很容易。

但他有没有染上杀习,心地变恶呢?

同样也没有。

甘露火王所杀的这些人,都是该杀的,他在未做国君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治安非常非常的不好,这个犯罪分子非常的猖狂,杀人放火 无恶不作,甘露火王前几任国君,都没有铁腕力量降伏住这帮人,一个是自己的魄力不够,再一个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滋养了这些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到了甘露火王执政期间,国内犯罪分子已经形成了气候,他们杀人放火 逍遥法外,勾引着无辜者也想学坏,同时也有无数平民百姓,饱受其忧。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上位以后,你不干出一些真实的成绩,人民群众还拥护你吗。

我们的甘露火王菩萨,受命于为难当中,毅然挑起了这付重担,利用自己的魄力与铁腕,将这些人抓捕归案以后,处于酷刑。

杀了这些人,全国上下大快人心,因为这些人是人民的罪人,社会的毒瘤,不严刑峻法处置他们,不足以震醒其他走在犯罪边缘上的这一批大众。

看看起来甘露火王手段残酷,其实仁心慈悲,甘露火王是一位有胆有识,有大魄力有大智慧的国家领导人,他并没有投机钻营,用不择手段当上帝王。

而是知难而进,在其他人无法驾驭,无法统领国家民族的时候,他挺身而出 勇于承当,铁面无私 不怕得罪人,该用铁腕则用铁腕,用得恰到好处,让全国人民心服口服。

我们大家都知道,与这些黑社会黑恶势力做斗争,最危险的是自己。

因为黑社会黑恶势力,他什么流氓手段都使得出来,其他的国家领导人,不愿意治理这些人,恐怕也就是为自己的安危着想嘛,甘露火王不买账。

我年轻时我有一个同学的父亲,也是这样,老人家现在退休了,在位时是我们地方的公安局局长,这个老人有智慧有魄力,有善巧方便,对地方上的黑恶势力,老人家晓以大义,利用手中的权力,尽量给这些人找生活的出路,让他们退出恶行业来,从事正当的工作,在仁慈手段。

种种善巧方面,还是收伏不了这些人心的时候,老人家用强硬的手段,抓捕归案 判刑 枪毙,该怎么怎么。

前几任公安局长 ,不是跟这些黑暗势力对着干,最后让人家把他暗杀了,把他的家属暗杀了,就是干到半途以后,知难而退 不干了。

但是我这位同学的父亲,善巧方便,做到了让这些人心服口服,敢惹他们,有能力收伏他们。

老人家给地方公安上,一干就是十来年,黑白两道的人都服老人家,从监狱里放出来的这些罪犯,他不恨老人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加深,他从监狱出来以后,老人家上门去看他,问他家庭里面还有困难没有,这些人反过来感恩老人,其中有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在老人家的感动下,他跪在老人面前说,叔 我对不起你,当初让我坐牢是正确的,如果我不做牢的话,可能在黑吃黑的势力当中,我已经死了三次不止了。

叔 你看在我们邻市

某某市那帮黑社会势力,我认识的好几个人,在黑吃黑的过程中,死的死 残的残,人都没有了,我虽然做了这几年牢,还有我这个人在。

叔 你当初是正确的,老人经常省吃俭用,将自己省下来的钱,送给这些判刑的,家庭条件困难的黑社会势力的家庭,

有胆量 有慈悲 ,有智慧 有魄力,是我们在社会上的立足本钱。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有一位包公老菩萨,直到现在人们还对他念念不忘,电视剧动不动将他一编几十集,从古到今我们看影视作品,戏剧里面,关于包公的故事层出不跌,包公他老人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不是还有三口宝铡吗、

这三口宝铡,一是龙铡,专铡皇亲国戚,这里面的犯罪分子,二是虎铡 专铡朝中一品大员,还有朝中政要,他犯了罪,也要处于死刑。

三是狗头铡 ,专铡平民百姓当中的犯罪份子,我们说包公不是佛吗?

从古到今,中国历史上出了几个包丞?

你说说,包公不是佛圣的话,他有智慧有魄力摆平三种罪犯分子吗,惩治到皇亲国戚 毫不留情,这是多么大的勇气与魄力。

一个清官,如果他没有看破放下,达到无我的境界,他敢如此为民请命吗,不是佛圣,谁也不肯这样做的。

世间的一般普通官员,他要荣华富贵,要护官符,巴结攀附权贵还来不及呢。

哪肯得罪人家呢,包公如果执着不杀戒的话。

中国的历史 ,乃至世界的历史上,就没有为民请命的好官榜样了,蜜苏伐多女菩萨,如果执着不淫戒的话,青楼歌院的男男女女,就没有觉悟出离的机会。

佛圣慈悲广大,不舍一个众生,正因为佛圣无处不作为,在一切境界中不疲不厌度化众生,忘我的工作,他才配得上众生的顶礼膜拜、

现目下 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冒充佛祖,这很危险 。

可不是好玩的把戏,你的凡夫小福报,经得起人家给你顶礼膜拜吗,几个顶礼 一些供养,把你马上捧得不知天高地厚,你会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福被折尽了 你为所欲为,破戒犯规矩,距离地狱只有一尺之遥,我们要做个名副其实的修行人,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要勇于担当佛法传承的中流砥柱,要效法佛圣精神,谱写自己的辉煌人生。

【离即离非 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

及出世间声闻缘觉】

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呢?这个问题呢,用世间语言入佛知见,我们不敢轻易给佛圣下定义,说佛圣的不对。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

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如我按指 海印发光

汝暂举心  尘劳先起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

爱念小乘 得少为足】

这是佛陀指出了富楼那等人,为什么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障碍如此之多的原因,富楼那的功夫要说还不错,但是他比起佛陀来,远远不够,前面我们说佛圣既然度化众生,就必须示现同类人,跟众生和光同尘,不搞特殊化。从这方面来说,你想从一个人的外观上,识别孰圣孰凡这很难,圣人既然度化同类众生,那必定示现跟同类大众一样,你如果从表面上识得佛圣呢。

世间人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人,你脸上又没有帖字,我怎么知道你是好的坏的。

但是我们跟圣人相处一段时间,就水落石出,结果出来了,圣人外表示现得很凡人一样,行为上我们看看佛圣转识成智了,转转眼耳鼻舌身为所作性智,佛圣所表现的,不但人格高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行业当中的佼佼者。

佛圣示现做裁缝绣花女,贤良温柔 作品出众,示现做医务工作者,关心爱护患者 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替患者解除痛苦,尽职尽责 心好行好。

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就有这样如此高尚的医德,技术精湛  道德高尚,这是医疗界的佛圣。

示现做人民教师 ,为人师表 教学有方,平等教化座下学生,不嫌贫 不攀富。

示现做军人呢 ,武艺高强 作战英勇 ,保护妇女 爱护儿童 一身正气,让人见之可敬,是人们心中的保护神,正义神。

示现做农人 勤劳节俭,耕种如时 厚道老实 不卑不亢。

示现做领导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业务精熟 锐意创新 团结一致

识大体 顾大局

示现做下属 尊敬领导,爱护同事 吃苦在先,埋头苦干 等等等等 ,

乃至示现做夫妻 父子,兄弟姐妹 朋友邻居,表现得温良恭俭让,都是大众学习的好榜样。

佛圣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这话怎么说呢?

我们周围的一切模范人物,都是佛圣亲自示现的,你用这个标准,就慧眼独具,识得佛 识得圣,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则明察秋毫 目光锐敏,意识超前 善恶分明,处事圆融而不失其正,转执着为平等,转八识为圆镜,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的就是佛圣的为人处世。

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就是他的光明如来藏。

要不,佛圣如何示现度化众生呢?

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开启当人的智慧,就是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会修会学的人,看一切人都是我的老师,因为人人都有闪光之处。

抱着如此修学态度,你就是善财童子。

你每到一个地方,每接触一个人,智慧就开启一分,你每从事一个行业,就学会一项技术,用他为大众服务,如此修行注定你一生成就,到如来境界 ,我们看看佛无所不能,无所不知,那是佛陀千锤百炼,在虚空法界各行各业,苦练出来的真本事。

我们要神话佛吗?

佛根本不需要你神话他,佛行行精 样样通,做什么成功什么,是个本本分分的好人,我们看看六祖能大师,他老人家年轻时是个砍柴的,在同行业当中,他爱护树木 不滥砍滥伐,将树上多余的部分砍下来,利用起来,让树木茁壮成长,他只不过用废料换点生活费,吃苦耐劳 别人每天卖一趟,他每天卖两趟,卖柴给人家 货真价实,斤两不亏,在俗之时就心正行正,给以后修行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既不能轻视每一个行业的劳动工作者,也不能鄙视自己的行业,干一行精一行,每个行业都是菩萨成佛的基地,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将各行各业都学精,都搞通。

在各行各业当中随缘提高当人的境界,随缘度化一批大众,轮回无尽,菩萨大愿也无尽。

我们再看经文

【离即离非 是即非即】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两边不着 中间不住,不着空 不着有,在一切境缘当中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脚踏实地 ,做好自己本份内的工作。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

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

什么是世间三有众生?三有是什么?

世间三有众生就是凡夫众,三有 是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 无明烦恼,有 是有烦恼,凡夫众三者都有,所以佛说凡夫用三有来代替,三有烦恼遮蔽了我们的智慧德能,佛圣示现在自己身边,当人也不认识,与圣贤擦肩而过,反倒去名山宝刹里面寻找圣贤,现在的名山古刹是什么场合?

是旅游观光地,是搞经济收入的地方,你到那里面能找到圣贤吗,圣贤找不到,恐怕你叫妖魔鬼怪吃了,还不知道为什么事呢。

平平淡淡方为奇,现实生活就是我们的好道场,人人都将灵山求,灵山本在我心头,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老老实实利用业余的时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你就是标准的修行人,我们不认识圣贤,更无从学起,所以生生世世沉轮六道,没有出头之日,出世间声闻缘觉 是什么人呢?

阿罗汉 ,声闻是初果与二果,缘觉是三果与四果,这个出是出轮回入圣流,虽然是小乘圣人,但他测不出如来的大智慧,就跟富楼那尊者一样,误认为佛住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佛的业感变现出来的。

因此对佛的智慧德能发生了怀疑,甚至有的凡夫 ,还有声闻 缘觉众,振振有词的反问佛说,你不也跟我们一样,住在世上受气受苦吗,

你冬天冷 夏天热,饥一顿饱一顿 ,成佛以后还是这样,何苦来哉,这成佛以后没有什么好处呢,还不如我们当日有酒当日醉,逍遥自在过自己的好日子,佛批评这些大众说,你们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无一是处,用世俗目光世间语言,申度评价如来,正是佛所说的。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 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

什么是世间语?就是凡夫的世俗见闻,凡夫众的眼睛看到什么?

耳朵听到什么?

无非是名利是非种种污染罢了,凡夫众的嘴巴说什么呢?

说名说利,整个人处在是非名利当中,他哪有智慧观察如来妙用呢,他看不出佛陀处在娑婆乱世,心地清净平等 不迷不染,永在觉悟当中,只拿世间名利嘲笑圣贤,自己当个小官,官不大架子不小,看不起圣贤弟子。

为什么呢?

那些人无权无钱,整天坐在寺庙念经有什么用呢,到寺院庵堂作威作福,摆自己的官架子,把出家人不放在眼里,布施一点钱,把修行人当叫花子打发,毫无恭敬心。

而佛教内部呢?

同室操戈 兄弟阋墙,用不择手段搞到钱的,看不起专精修行的清贫道人。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 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

这是佛陀批评富楼那等人,你们的修行功夫不到家,度化众生生搬硬套,错误的估量了如来境界,这都是不可取的。一个我们看,你有多少优点,就有多少吉祥如意,相反的 你有多少缺点,就有多少苦难与障碍。

我们的优点是跟圣人学来的,而我们的缺点,则是看坏样子 学坏样子,自己害自己,学好学坏,我们看都有老师,跟好人学 更坏人学,都不是你天性发明出来的,都是看样子看会的,我们既然能给好人学好,也能跟坏人学坏,为什么不走向上的道路,跟圣贤学呢。

凡夫众目光短浅 心胸狭窄,是非人我一大堆,他给圣贤都能挑出毛病来,我们如果参不透圣人的境界,总能看到圣人的为人处世吧,

我们看佛圣处事,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尽忠尽孝 ,在家庭 在社会 在各行各业,都是大众公认的好人,学习圣贤的作为,就看圣贤的好样子, 学好样子 做好人,这是你生生世世幸福的保证,路千万不能走错。

我们再探讨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

琴瑟箜篌琵琶,这是中国古代的乐器,这些乐器对音乐工作者,内行人来说那真是宝贝,他见了以后爱不释手,而且能用这些乐器谋生、而对于外行人呢 ,不懂音乐的人来说呢,他要这个就意义不大,形同虚设。

佛在这里,提到的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指的是什么呢,什么用意呢?

就是如来藏自性德能,如来藏自性德能众生都有,但你没有妙智,没有善巧方便,弹奏不出来,演不出美妙的音乐。

度化众生重重障碍,自己为人处世处处碰壁,很不自在。

何以见得?

佛是这样的比喻呢,我们看它有妙音,能弹奏出一切乐章,这就佛是善巧方便。

佛接着说

【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 终不能发】
论原材料 众生与佛一个样,。但众生守着无价珍宝,不会妙用,就跟外行人拿着乐器,不会演奏一样 ,徒有虚设 不起妙用 。
【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
这是佛批评富楼那等众,自己智慧德能不够,还反过来给佛提意见,有的人去寺院磕头上香,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佛能保佑你吗?你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升官发财的料,你再问问自己升官发财料以后,准备干什么?

千里当官只为钱,眼睛盯在钱上,你什么缺德事干不出来?

德不配位 你能为民请命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吗?

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就算你当了大官,不是个庸官 就是个贪官,你能给人民做出什么成绩?

你求佛保佑 求之不应,还反过来骂佛不灵,这是恶上加恶 罪上加罪,业造大了。

佛菩萨加持护佑什么官员?

那些忠诚,为人民着想的官员,这些人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处为国家人民着想,这样的官员,他的处世精神跟佛一样,佛能护佑上他,他没有个人的利益,心怀国家人民 他就是佛,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

唯利是图 。

你求佛,你把佛看成贪受香火的,邪魔外道不成,这是对佛严重的亵渎。

【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 海印发光】

这是什么?这是佛圣的行持,随手弹来都是妙曲,世间法所谓的,圆人处事 无事不圆,圆人说法 无法不圆,

宝觉真心 ,就是圆满智慧与德能。

佛陀应化在世间上,我们看佛有没有做过一件错事,办过一件让人笑话的事情,没有听说过,圣贤绝没有犯错误的时候,佛圣的智慧圆满,处理事情处处圆融。

【海印发光】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海印?

海印 就是跟大海一样,广阔无边的大胸怀,大智慧 大德能,发光 是智慧起用,佛陀就是这样圆满处事的,能包容能理解能善巧方便,能放下自己的利益。

【汝暂举心 尘劳先起】
是什么意思呢?汝暂举心 就是起心动念,尘劳先起 是染上烦恼,我们不但起心动念是烦恼,行为动作更是烦恼,当初学佛的时候,人人发心度众生,结果呢众生没有度,结果自己被众生度走了,刚迈出一步就掉进深渊。

【汝暂举心 尘劳先起】
用世间人的话所说,就是八字还没一撇, 就骄傲自满 目空一切,所谓越无知者越狂妄,起心动念都是恶,凡夫众不都是这样嘛,修行人当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大德说我们,刚吃三天素 就想超佛祖,这怎么行呢?

任何一个行业,要把它搞精搞通,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更何况修行成佛的大事业,哪是轻而易举能完成的,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好, 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先要当学生,后再当先生,凡事都要谦虚谨慎 藏巧露拙。

【汝暂举心 尘劳先起】
这是佛给我们敲的一记警钟,让我们谦虚谨慎,凡是把人家往高抬,把自己往低压,放低自己。尘劳 是六尘烦恼,我们对照自己,每天的起心动念,是恶念多还是善念多?

绝对是恶大于善,有恶就有苦受,带恶就是尘劳,佛家一再强调弟子断妄想,就是不让恶念头起来。

我们看看富楼那尊者,修证到四果罗汉位,还对佛一肚子的疑惑,成佛容易吗

为什么我们的智慧德能,如此之小 如此下劣呢?

佛说这就是,由于我们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 得少为足,什么是不勤求无上觉道?

不肯念佛不求生极乐世界,回避现实,遇到困难就畏首畏足,得少为足是什么呢,稍微一点福报现在面前,你就不知道姓什么为老几,作威作福 忘了修行,忘了上进,学无止境,这是对佛果之前的一切大众所说的,其中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分证佛,我们现在凡夫地,如何克服自己的懒惰情绪,积极进取佛果位呢?

具体该如何做?

以戒为师 以苦为师,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苦 

不是让我们人为的去找苦受,而是不贪图享受,任何贪图享受的念头,都会引起我们的懈怠,这一点上人人都大意不得,抓紧我们日常的一分一秒,佛号不能放松,念佛念到从善如流,就离佛位不远了,佛陀说到这里,富楼那尊者感受如何呢?

我们再看经文

【富楼那言 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 无二圆满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

久在轮回 今得圣乘

犹未究竟 

世尊 诸妄一切圆灭

独妙真常 敢问如来

一切众生何因有妄

自蔽妙明 受此沦溺?】

富楼那尊者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开始思考了,说明他有向上进取的动力了,那众生到底是如何从佛境界,迷惑到我们现在的六道当中来的呢?这个话题非常的深 ,也非常的复杂。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