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75集

慧利 2021年12月6日09:50:38
评论
385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

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探讨

【富楼那言 我与如来宝觉圆明

真妙净心 无二圆满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

久在轮回 今得圣乘 犹未究竟

世尊 诸妄一切圆灭 独妙真常

敢问如来 一切众生何因有妄

自蔽妙明 受此沦溺】

这是富楼那尊者向佛提出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呢,还是想出离苦难。

尊者的意思是,如来同我们一样,如来并不比我们多了什么,但是佛陀为什么没有一点痛苦,永远快乐。

我们为什么活得这样累?

这样痛苦?

尊者的意思就是这样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过得这样烦恼呢?

富楼那尊者是四果罗汉,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什么?

说明四果罗汉,也有他不可排解的烦恼,他的烦恼比我们轻,但是比起佛陀圆满智慧,四果罗汉远远不够,半路都没有到。

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一切烦恼 麻烦,这太正常了。

四果罗汉尚且向佛提出这样的疑问,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生活当中有一点烦恼,那你还是检查你自己,我们要效法那些在修行上,真修实干的人,这些人为什么永远那样快乐?

因为他们知足,是生活的需求很少,对众生付出的很多,只要自己有能力,总是为他人排忧解难。

对于小乘学人,声闻缘觉这样的小乘众,我们在很多经典经上看到,佛陀不止一次的批评这些声闻缘觉众,焦芽败种 落无为坑,爱念小乘 得少为足。

用佛陀这四句话我们做思考,是不是找出了富楼那尊者,为何一切众生有虚妄,沉沦痛苦的原因。

我们的心量放不开,说我们的心量放不开,患得患失。

修行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堕回去,这是很多的念佛人,他最终修不出成就的原因,半途而废。

凡夫众如是,声闻缘觉也如是,遇到困难没有智慧解决,还不肯向善知识请教,最后只有退堕一条路。

对于佛陀这样的批评指导,富楼难尊者很谦虚的对佛说,是的 世尊,世间法常说不学历史,不知未来,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可弟子的智慧只到这里,只看到前五百世,再也看不远了,想追溯无始劫的历史,解决眼前的问题,弟子实在没有能力。

所以对着境界迷茫无措,这才向世尊你请教,弟子我与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

我到底是什么时候与什么事情,起的一念不觉,有了无明?

世尊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恳请世尊释怀弟子,解决弟子根本的烦恼,富楼那尊者向佛提问的态度,非常诚恳,充满的诚心,很令人感动。

那我们说个实在话,日常生活当中,不与高尚的人相处共事,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而不闻圣贤教诲,就不知道前途在何处。

当我们在事局当中,看到圣贤的为人处世,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无知。

佛弟子都说慈悲喜舍,但谁的慈悲喜舍能超过佛?

我们做点好事念念不忘,总想得到回报,而佛陀度化众生,受尽千辛万苦,佛陀何曾有过怨言,何曾需求回报,就这一点上,我们不就找到原因了嘛。

听完佛陀以上的述说,富楼那尊者感到非常的震动,以前他对佛陀了解不多,对佛陀所说的高尚语言经常的打折扣,总认为佛陀跟世间的人一样,台上唱高调 台下另一套,这是富楼那尊者典型的以众生心,测佛智慧。

富楼那尊者这样理解佛,是因为他见的说真话人,做实事的人,实在不多。

我们现实当中看到有的单位,经常开会。

开会的时候呢,这当领导的站在主席台上,夸夸其谈 激情万丈。

下面的人怎么样呢,下面余会大众,出席会议的人,可能在下面笑话他。

笑话他什么呢,笑话他言不符实,在上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大众不能贪污腐败,而他自己就是第一个贪污腐败的人。

领导与下属之间是这样,其中鲜有真诚。

跟自己相处的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凡夫众呢,真诚少 虚伪多。

给我们造成了一个什么概念呢?

凡是坐在上面说大话的人,都是喊口号的,根本不要信他,信他 那要吃亏上当的。

我们听的假话太多了,佛陀给我们说真话,我们不敢相信那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不信,但不能说佛陀所说的是假的,我们看佛陀一世的行为,他有必要说假话吗。

一不求名 而不求利,过着与普通修行人一样,三衣一钵苦日子,他说哪句假话欺骗谁呢,没有必要。

凡是说假话欺骗人的,他不是为了名 就是为了利,佛陀两者都不为,他就肯定不会说,富楼那尊者现在想来,佛陀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打心底对佛充满了敬佩,尊者感到非常的惭愧。

在佛这里,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他改变了自己对佛的看法,就真诚的向佛请教,解除自己心中的牵扯。

我们看经文

【我与如来宝觉圆明

真妙净心 无二圆满】

【我与如来】是什么意思?

是我与佛相比的意思

【宝觉圆明 真妙净心】

这是佛的境界

众生都跟佛一样,有一样的智慧德能,有一样的自性圆满,可我富楼那很遗憾很惭愧,现在跟佛的境界不一样,无二圆满。

意思是从理论上来说,众生跟佛同一自性,但佛陀智慧福德圆满了,我们还在修行的路上,既然还未到家,自己就是流浪儿。

六道凡夫在六道轮回中流浪,声闻缘觉呢,在声闻缘觉的境界流浪。

凡夫流浪遭遇的苦难多,声闻缘觉流浪当中,遭遇的苦难少而已,不是没事人。

六道凡夫有苦难,声闻缘觉菩萨众,虽然入圣流了,有苦难没有?

同样有。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阿罗汉菩萨,什么都来得,四圣法界有四圣法界的烦恼,他如果没有烦恼的话,就成佛了。

问题是他现在还在菩萨声闻缘觉位上,他没有成佛,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了。

什么呢

有缺点 你就有苦难,无缺点就没有苦难。

没有修成佛果,凡夫众苦难重,四圣界法界苦难轻而已,阿罗汉有他的尘沙烦恼,菩萨众有他的无明烦恼,日子过的都不容易。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

久在轮回 今得圣乘 犹未究竟】

我们看今得圣乘,这个圣乘,只能说他入圣流了,不在六道凡夫当中。

在四圣法界,福楼那尊者是个说真话的人,说什么真话呢

【犹未究竟】

自己承认自己智慧德能不足,有许许多多的烦恼牵缠,不是闻法受益,我出不了轮回。

现在呢 ,我这个富楼那虽然出轮回了,反观曾在六道轮回的情景,恶道地狱所受的苦难,我自己心惊胆寒 血汗直流。这是事实,轮回当中,处在三恶道的日子非常的可怕,在地狱所受的苦刑,我们凡夫众忘掉了。

忘掉了,觉得不害怕,阿罗汉他能通五百世,记得起这个苦难。

记得起这个苦难,而且是自己亲自承受过的,那想起这些遭遇,富楼那尊者说,弟子每每在梦中吓醒过来,大汗淋漓 心惊肉跳,现在弟子没有胆量敢造诸恶业了,因为造诸恶,必定要遭苦报,想起昔日的苦报,遇到做恶的机会,我也没有胆量不敢做了。 

富楼那尊者接着说,世尊 ,弟子曾经看到人家逢年过节,大鱼大肉 山珍海味 餐饮丰富 ,而我自己只有一碗干饭,有时心生自卑,觉得同样是人,人家过那样的好日子。

而我只能过这样的苦日子,这不能吃 那不能吃,但是现在想到众生之苦,果报之恶,我就感到很平淡了,感到自己很幸运。

还有每每看到人家富贵之家的大众,绫罗绸缎 真皮真丝,出门豪华排场,弟子一身布衣布鞋,拖着一只钵,也感到很自卑。

同样的现在想到这些排场,皮与丝 还有种种的排场,都是众生的血肉之躯,痛苦代价,弟子也非常的幸运,幸运弟子幸亏没有给众生带来苦难。

原以为我有了这样的见解,这样的功夫很了不起,可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无法解决,说明弟子我能力有限,智慧有限 福德有限,三方面都不究竟 都不圆满。

【世尊 诸妄一切圆灭

独妙真常 敢问如来

一切众生何因有妄

自蔽妙明 受此沦溺】

富楼那这次向佛请法,比之前面 态度温和了许多。

在前面呢他是反问佛,这里呢 口气软下来,可见众生的傲慢自大,习气非常之深,就算修到阿罗汉果,还对佛这样,我们今天遇到人家高高在上,对我不好 千万别介意,凡夫众 本来就是这样,尊者的问题提的很好。

【宝觉圆明 真妙净心】

在未迷惑之前,大家确实跟佛一样,理智办事 身口意三业规规矩矩,不越雷池。

行为处事不就跟佛应化在我们这里,表现得一样嘛,大家原来都是跟佛一样。

但是 最初的一念是怎样迷的?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然后一路下滑 直至地狱界?

这个问题 ,有很多的同修不明白,但我们往上推测的话,第一尊佛是谁教他成佛的?

他难道是自学成才的吗?

自学成才修到佛位的吗?

众生本来是宝觉圆明,真妙净心 完美无缺,他为什么放着如此好日子不过,没事找事 受此沦溺呢?

这话说给人家听,谁信呢?

我本来是皇帝,国家的一把手,我还没有笨到丢权丧国这个程度。

说众生原来跟佛一样,这不是骗人吗。

不管是骗人,还是真有其事,问题是现在痛苦解除不了,这很现实。

佛以前说法,把我们度出了轮回 这是真事,不信佛说吧,自己修学的成就在这里,是佛陀培养起来的,信佛说吧 道理太深,这是富楼那尊者的困惑,佛陀听了富楼那尊者的提问以后,胸有成竹的对大众说。

【富楼那 汝虽除疑

余惑未尽 吾以世间现前诸事

今复问汝 】

佛陀没有用高不可深的理论,向大众解释,用了很现实的,大家眼睛看到的一个例子来说话。

什么呢?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

演若达多 忽于晨朝以镜照面

爱镜中头眉目可见

嗔责己头不见面目

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于意云何】

我们看关于大众的疑惑,佛比了这样一个例子,很通俗 很易懂。

因为大家的程度太低了,听不懂,用太高深的理论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大众如果一知半解,听不懂,你的解答就失败了。

同样的复讲佛圣的经典,你要讲得高深莫测,大家听不懂,你讲说也就失败了。

佛就列举了眼前一个所周知的例子,演若达多的故事,演若达多是个什么人呢?

演若达多是舍卫大城的一个怪人,他怪在哪里呢?

这个人经常大街小巷的到处乱跑,狂奔乱叫 说自己没有头,到处找自己的头,别人为什么说他怪呢?

因为人人都看见他的头好好的,他就说自己没有头,这不是精神出问题是什么。

这个演若达多长相如何呢?

看起来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人,曾经非常聪明伶俐,才华横溢 ,备受舍卫大城女众的青睐,是女众追求的对象。

可是这个年轻人一念之差,精神失常了,他找自己的头,说明他已经迷惑颠倒到,不知所以然了。

为什么呢?

人如果没有了头 ,你都死了 你还能到处跑路吗,这个简单的问题,三岁孩子都知道,可是这个演若达多,他就迷成这个样子,就是参不透。

演若达多是怎么迷惑的?

佛说他迷头认影,对着镜子能看到自己的,眉目五官与脸庞,离开镜子以后,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脸,就说没有头了,吓得惊慌失措。

没有了五官脸面,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跟要他的命一样,他的失落感太强。

一个聪明人就犯了情执,精神失常,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面再继续说,对于富楼难尊者所提问的,众生的第一个念头,是怎么产生的?

大家为什么舍弃清静无为的好境界,堕在人我是非烦恼煎熬之中?

佛没有直接回答他,用舍卫大城众所皆知的演若达多说起。

演若达多我们在佛经上看到,又作延若达多 耶若达多,这个名字的中文意思翻作什么呢?

翻着祠授。

父母因祭祠天而乞得这个贵子,所以给他取的耶若达多。

这个年轻人忽然精神失常了,原因是什么呢?

他失恋了 受到了刺激?

或者是事业失意,受不了打击?

或者是财产丢失等等?

刺激他精神失常呢?

人们当初都在猜测,到底为了什么事,好好的一个年轻人整天狂叫奔走,说自己没有了头,到处寻找他的头。

佛跟我们说 ,都不是这些原因,这个演若达多是个很讲究,仪表的青年人,对自己的服饰打扮到了着迷的程度。

虽然是一个男众,但是他的家里有几个大镜子,专供他使用。

他每天用在整理仪容的时间上很用功,特别是照镜子,成了他日常的习惯。

说到底,这个男青年跟女孩子一样,爱打扮 不思上进,花花公子一个。

有一天早上 他象平常一样,晨起洗漱,然后对着镜子照自己,看看脸有没有洗干净,头发有没有梳整齐,这看着看着,忽然动了一个念头,镜子里面这个眉目清秀的年轻人是我吗?

谁跑到我的镜子里面去了?

难道镜子里面的这个人,是妖魔鬼怪不成?

他长得这样好看,我先看看我跟他比一比,是我好看 还是他好看,不行,这舍卫大城我是第一美男子。

镜子里这个男子,美得让我嫉妒,我得亲自比一比,我到底要看看,镜子靠不住,我要亲自看看到底是我好看,还是他好看。

想着想着呢,他就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脸面,可是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到,他更着急 心里更慌乱了,

我为什么只看到自己的身子,而看不到自己的头,看不到自己的脸面呢?

不对啊 这一定是我的头丢了,不然我的眼睛就长在我头上,为什么我看不到我的头呢

刚才镜子里面的那张脸,肯定是妖魔鬼怪,以后我再也不能照镜子了,没有脸 就没有头,没有头 就要死了,得赶快回去把我的头找回来,年轻人陷在一连串的问题当中,如痴如醉 浑浑噩噩。

不知何从,忽然 仆人请他用早餐,

听到早餐二个字,大惊失色 我没有了头,没有了眼睛 也没有嘴巴,用什么吃早餐呢?

这样下去非要饿死不可。

不行 我得赶紧找回我的头来,想着想着 ,他慢慢站起来往外走,我昨天到某个地方去过,在哪里不小心摔了一跤,是不是将头丢在那里?

我这就去找 。

就这样 ,他急匆匆的跑到某个地方,转来转去,没有找到他想象当中的头,更着急了,到处问人家,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头?

我的头丢了,你如果看到还给我的话,我一定让我爸爸给你重金酬谢,我家里很有钱,你快帮我一起找我的头。

听到的人们都哭笑不得的对他说,你的头不好好的在你脖子上面吗?

你用手摸摸不就是了嘛,可是演若达多怎么都不相信,别人的忠告,固执己见的对人家说,他没有头了,他的头丢了,反反复复重复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到处奔跑,这位名门望族的大公子,到处狂奔找头,在当时舍卫大城成了的头号新闻。

现代人所说的王炸新闻,一瞬间舍卫大城家喻户晓,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都在谈论演若达多找头的事,当然呢 僧团大众也都知道了。

佛反问富楼那

【此人何因无故狂走?】

这好好的演若达多,他为什么发了这个神经。

【富楼那言 是人心狂 更无他故】

我们看 心狂二字做何解释

什么叫做狂?

起心动念不正常就叫做狂,佛在经文开头就指出富楼那,

【汝虽除疑 余惑未尽】

除疑 

是对了生死出轮回深信不疑

余惑

则是对更深的佛理无法参透

理论不明白 方向不清楚,就没有继续向上修行的动力,这也是小乘圣人,不肯做为的原因之一,靠自力法门修行,遇不到佛圣指导,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原地踏步 这非常的遗憾。

我们再看经文

【佛言 妙觉明圆 本圆明妙

既称为妄 云何有因?

若有所因 云何名妄?】

佛的意思是说,从清净自性迷出来的那一刻,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有原因,自性本质就不是清净的,我们不是经常说,清净心中 一法不立吗?

哪来的妄想?

演若达多一念之差,扛着头找头,我们哪一个人又不是这样呢?

你看看自己,再看看周围的大众,人人活的疲惫不堪,有没有人冷静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是为了什么累死累活?

流浪奔波?

年轻时因所谓的爱情死去活来。

人到中年以后 ,不谈爱情了

谈什么呢?

现实,夫妻两个中间,妻子埋怨丈夫没本事,丈夫埋怨妻子太现实,柴米油盐 锅碗瓢盆,逼着你非到社会上去竞争,用不择手段去豪取抢夺。

夫妻之间的口角争斗,所谓的家庭就是战场,吵吵闹闹 维次着婚姻,极不情愿,哪一对中年夫妻不是这样。

人到老年呢,经过一辈子的风风雨雨,都不想说话了,沉浸在伤心往事当中,心不甘 情不愿,离开了人世 ,与一切熟悉的大众分道扬镳。

这还是家庭内部的不和谐,更有在社会上的打拼,为名为利 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拼到最后,真的成功了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事业干得再大,解决不了生死大事,看看日暮穷途,才知道人生本来是一场梦,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这里死 那里生,死时带不走一分一毫,生时赤裸裸的从母亲的腹部出来,你不从头开始,你怎么办呢。

如此往返循环 无休无止,人生什么叫做成功?

有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你老现在功成名就,位居朝中一品,是不是感到很自豪?

老人家表情淡漠的对来人说,自豪什么呢,成功什么呢,当年打仗死了那么多的人,无论是自己人 还是敌人,都是命 ,赢家输家都没有意义,赢家心里痛苦,并不比输家更好受,从老人家空虚无着,茫然若失的的表情上看,人们能看出。

他负有极大的精神压力,与良心债,内心深处充满了愧疚,身处高位又怎么样呢,身处高位 高处不胜寒,历史上 地位越高的人,他内心的痛苦越深。

说明了什么?

踩着无数人的尸体走到今天,罪孽太深 不堪重负,佛给我们说的无价珍宝,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与德能,人人都有。

可我们在一切妄相当中,狂奔乱走 到处寻宝 ,对于宝是什么?

从不深究,错误的将荣华富贵,高权重位当做宝,昧了良心 丧了道德,迷失自我,与演若达多有何两样呢?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

从迷积迷 以历尘劫 

虽佛发明 犹不能返】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迷悟 何为迷何为悟,何为自性 何为识心,从何时起迷 由何觉悟,很多修行人都是模模糊糊。

因为我们不明白其中的理论,修行上一知半解,跟着烦恼习气随波逐流,佛家所说的无始劫,这个无始是什么意思?

知道的人恐怕寥寥无几,这个无始,就是没有开始。

精神包袱太重了,不敢奢望成佛,自己把自己看的看低贱,殊不知道当下起迷,当下纠正 就是回归自性,我们看当下起迷 ,扰乱了我们的清净本心,烦恼就从这里开始了。

那反过来我们当下有一念迷惑,马上把他换成阿弥陀佛圣号,不就回归佛性了嘛,绝大多数修行人将自性,与开悟理解的深不可测 ,几乎神秘化。

所以对于迷惑颠倒,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去纠正,其实开悟与自性并不抽象,开悟,就是对某件事情明白过来,弃错向正,这就是开悟,自性就是觉正净,所作所为都顺应正能量,识心呢 则是善恶加杂,六尘烦恼当家做主,这是识心。

这样一说 大家就感到很正常,修行就是立足生活,不断的探讨 不断的纠错,去邪而向正 完善人格,学佛修行不神秘。

我们再看经文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

从迷积迷 以历尘劫 

虽佛发明 犹不能返】

妄想 

就是加杂着不净念头的想法,哪怕这个不净念头微不足道,也不能小看它的危害。

我们经常说,蝼蚁之穴 可毁大堤,就跟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他今天背着大人,偷了几块饼干,看起来并无大碍,可是大人不及时纠正,他的不良行为,放任他继续偷下气,他习以为常,偷盗惯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缘一旦成熟,他极可能就是一个飞天大盗,极可能就是祸国殃民的大贪官,就是佛在这里说的从迷积迷,以历尘劫 ,刚刚迷惑的时候,动个不好的念头,佛家将这叫做无明烦恼,念头作用到身口上,叫做尘沙烦恼。

恶念付诸行动造成恶事,这叫做见思烦恼 ,

层层向下,一层比一层深重,就跟我们身体的疾病也一样,看起来非常痛苦的疾病,一夜暴发 来势凶猛,那也是积累了很长时间,从小病累积成大病的

我们现在的病情如何呢?

六道凡夫都是大病人,虽然有一部分人活蹦乱跳,有名又利 有权有势,看起来过的还不错,那是他的病还没有暴发而已,病在酝酿之中,都不是健康人。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

是因生果果生因,我们本来处在清净当中,干自己该干的工作,这很正常。

可是脑子忽然一转,蹦出一个念头,引发往事 心里就不舒服了,情绪跟着波动起来,念头是淫欲,身行马上做出反应

念头是嗔恨,则无缘无故的对身边的人,找麻烦发火动怒,念头是偷盗,也会付诸行动 等等。

这就是一念不觉生无明,是每个众生都习以为常的烦恼,我们能不能控制住自己,永远保持清净呢?

这就是佛陀说法度众的主题,证阿罗汉 证菩萨 证佛果,也就在这里见功夫,谁有这样的功夫,谁就是圣人。

我们从无始劫到现在,念头起起落落 ,善时生三善道,恶时下堕三途,跟着六尘烦恼杀盗淫妄,喧宾夺主 将自性变成识心,现在病害的太深了,深到麻木不仁,对佛圣的教育不敢相信,更不敢力行 。

所谓【虽佛发明 犹不能返】

这个发明是什么意思?

是世间法所谓的发明创造吗?

当然不是

这个发明 发 是启发教导

明 是弃暗投明 断恶向善 

【犹不能返】

是我们迷得太深,习惯成自然,六尘烦恼虽然不正常,我们还沉溺其中,还用圣贤的话来搪塞推诿,所谓食色性也,

把杀生吃肉,,邪淫秽乱粉饰一番,世间还有专事这些恶行业者,完全错解了古人的意思。

食 是正常的一日三餐,身体给养的需要,人你必须吃饭喝水,这是与生俱来的,不吃就要饿死。

色呢?

眼观一切万物,也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有些人所谓的贪吃邪淫,佛从来没有说不让学人吃饭,只是不让我们吃造恶业的饭,佛也从来没有说不让我们视物,但要求我们非礼勿视,不要污染自己,这不是很好的教学吗。

贪吃众生的血肉,一时的享受,万劫的烦恼 ,值得吗?

而贪看不该看的物相,一经污染 再也无法清净,都要严格的管好自己的六根,不要让他造诸恶业,将来把你拉下三途去。

【如是迷因 因迷自有】

关于迷惑颠倒,佛在这里说,因与迷是一体,演若达多这个年轻人,忽然之间精神失常,这是无缘无故的吗?

世界上绝无无缘无故之事,那演若达多到底是怎么迷惑的?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历史上的今天
12月
6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