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89集

慧利 2022年10月21日19:31:27
评论
323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殷本纪

『纣走,入登鹿台

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

杀妲己。释箕子之囚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

令修行盘庚之政

殷民大说。

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

号为王

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山穷水尽的纣王逃回鹿台豪宫以后,宫中空空如也,人们都逃散了,没有人供他役使 给他服务。

作战数日的纣王又饥又渴,想喝口开水都要自己动手。

他的王后妲己这时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女人看到纣王大势已去

带着宫中的宝物混在乱民当中逃跑了

伤心已极的纣王在空无一人的豪宫当中,终于冷静下来以后追思自己的一生,无限的伤感,他思来想去依我的魄力,完全能干出殷商三宗,(太甲、太戍、武丁)的伟大事业

可我为什么落到一败涂地国破家亡呢?

思来想去他走进自己的豪华书房

在古圣先贤的文章当中寻找答案

最终他翻开《五子之歌》

又翻开《咸有一德》

感慨万千的说:我将德能用作了造孽啊,我的行为与圣贤教育背道而驰

落到如此下场理所当然,到底是谁让我堕落如此?

他徘徊往复,在书案上发现妲己留给他的绝笔,妲己控诉了他的种种罪业,其中冷酷无情,毫无夫妻之义。

纣王看到以后从头凉到了脚,

被自己千般宠爱的妲己竟然如此价他。

纣王吃惊之余感到惭愧,读之以后 如梦初醒,他自言自语的说,满朝臣子都说妲己害了我,我要不要怪怨妲己呢?

不要

她一个女人有什么过错呢?

想想当年妲己进宫,她是极不情愿的,她的父母也不情愿,但是我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迫她进宫服侍我,让她耽误了嫁给自己的如意郎君,她对我恨 所谓恨之入骨,又不敢动以声色,我原以为他贪图皇宫的富贵,其实才勉强的留下来的陪伴我。

其实不然,她守在我的身边,心里装着她心爱的人,而无以言表,她留在我身边是蓄意报复我,败坏我江山社稷易主啊,让我将来死无葬身之地,她顺着我的毛病习气,一步步的将我拉下万丈深渊,结果她今天成功了,这女子拼了自己的一生在复仇。

人们总是说红颜祸水,唯独不说男人的缺点,我身为帝王 专横跋扈,为所欲为,靠着天下无双的大权,错误的认为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所有的子民都为我所用

我想怎么就怎么。

可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女子就有她不可扭转的人格力量,世人都说女子无能,可是今天看来我错了,大丈夫驰骋疆场互相搏杀,小女子更胜一筹啊,人们都看到妲己恶的一面,可谁看到她的内心世界无限的痛苦呢?

有谁理解她呢

他强颜欢笑,她装着爱我的样子,心中对我充满了怨恨,女子报复的手段竟然如此狠毒,败完我的江山还要取我性命,想来想去,归根结底还是我的错,古人《五子之歌》上说的好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我的太傅太师经常将这些圣贤文章教给我看,让我学习了千万遍,可我为什么就没有品出其中味道呢?

鬼迷心窍啊 

还有我的王后一个多么好的女人,处处规劝我学圣学贤,可我残忍的杀害她与他的父亲不算,还将他们的娘家灭门九族,如果我的王后如今在世,我不至于悲惨到如此的地步,想完了王后。

他又想他的妲己,可是我好像真的喜欢妲己,她聪明伶俐 倾国倾城

你看这件缀满宝玉的衣服,是她亲手给我做的,如今她已经逃亡了,我走投无路就穿上这件玉衣 ,聊表对她的谦意吧。

我们看史文『纣走入登鹿台

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陷在沉思当中的纣王,听到鹿台之外人声顶魄,他知道武王已经帅兵包围了鹿台,他彻底没有退路了,像武王投城,他知道自己是全国人民的公敌

就算投城了,也是死路一条,那让武王抓去吧,他想到自己当年残害九候 鄂候,制造的炮烙之刑,害死了多少无辜之人,还掏腹挖心害死了自己的叔父比干,想到这些酷刑,他觉得恐怖万分,他害怕周武王拿住他以后,也样这样处理他,思来想去还是自我了断吧,纣王穿上妲己给他做的宝衣

点燃豪宫 跳入熊熊大火当中,准备自焚。

这时武王率众攻入鹿台,人们浇灭大火 救出纣王,但此时的纣王已经奄奄一息,还未等到太医治疗,就一命呜呼了,趁乱逃出的妲己也被人们发现捉拿归案,武王就问妲己:纣王已经死了

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你对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抱歉吗?

今天处死你,给天下人民一个交代,你怪怨我吗?

妲己说:姓姬的,你应该感激我才是

我如果不将殷商江山搞倒,你能称霸于天下吗,

九候、鄂候、比干,商容、微子与箕子,除此之外,还有纣王的太傅与少傅,纣王只要重用其中一位就能打败你父子两个,这事你心里最清楚,你还大言不惭的治罪于我,我屈嫁给纣王这样的恶人,能不用这种手段报复他,不让他国破家亡如何能泄我心头之恨,我的青春我的梦,我心爱的人因为我被强迫入宫而饮鸩自尽,在我心中形成的痛苦谁能知道,纣王这辈子欠了我的人命,我必定让他要以牙还牙,让他付出代价,今天对你说出来,让普天下之人都不要小看女人,这就是我要说的话,今天纣王已死

我大仇已报 心愿了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

武王看着这个女人沉思良久,如何处置她呢 ?

她与纣王成了人民公敌,这个世界上没有她的生存余地了 。

武王说:妲己 你这个不贤女子,祸害了全国人民,制造炮烙之刑,陷害忠良,竟然巧言令色 开脱自己,你以为我辛辛苦苦领兵做战,是为了争当天下霸主吗,我是为了推翻纣王的虐政

解救天下受苦的苍生,你难道还成了我的有功之臣了吗?

你不识大体 不顾大局,为一己仇恨祸害天下大众,让多少民众死于非命

你不顾女德 不学古来女贤,作恶多端 留下千古骂名,今天杀你 罪在不赦

妲己说:周姬发,你不要把话说得太早了,如果你姬姓江山将来不败在女人手里,我就服天下男人,为什么将一切错误归于女子呢,你姬家倒好,

出了著名的三位女贤

你的太祖母太姜,你祖母太妊,母亲太姒,被天下人啧啧称赞,那是她们的丈夫行为端正,如果她们落在纣王手里,还能善始善终被后人列为女贤吗?

纣王的中宫皇后那样贤德,下场又如何呢?

这不是明摆的事实吗,周姬发,我没有耐心跟你们男人讲道理,若果我死后在天有灵,将看着你姬家江山如何易主,男人是女人的冶炉,不同质量的男人冶炼出不同质量的女人,周姬发 你好自为之,还是多多规劝你的后人引以为戒,不要重蹈纣王的覆辙

给天下女子一点自尊吧。

听了妲己的话,周武王心情沉重

告诫在场的大众说,大家都听到了妲己的话吗?

人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场面非常的尴尬。

也就在这时,殷商的人民聚集在武王帐外,齐声讨伐妲己要杀了妲己。

武王说:妲己 你身为国母

看看你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吧,你简直是铁石心肠,就算你心中仇恨再深,当你看到人民卖儿鬻女,多少热恋当中的青年男女,因为穷困而被活活拆散,你也应该动动恻隐之心,停止助纣为

妲己说:三公六卿都劝不转纣王

他的中宫皇后\N跟他夫妻恩爱多少年

因为劝他学好竟然死于非命,我明知道没有用,为什么要碰壁呢?

我若劝他 我也要跟着一样完蛋,他将我或杀或打入冷宫,他还会宠幸别的女人,谁能阻挡纣王为恶呢,殷商江山气数已尽,我还不如趁着有生之年享尽天下富贵呢,为什么不学聪明一点呢,为保全自己的位子,我当然要用手段,天下人民怪我有什么用?

武王说,现将妲己关押起来,待大众商议以后再行发落。

我们看史文『周武王遂斩纣头

县之白旗。杀妲己』

这个『县』通假字 通悬

周武王为息民愤,将纣王的尸体砍下头颅,悬挂在白旗上,表示惩罚了这个恶王,正准备公开处死妲己,部下报告武王说,妲己将身上的衣服扯成布条,在牢中上吊死了。

武王为息众怒,又将妲己的头砍下来悬之国门,人民看到纣王与妲己的下场,怒火才平息下去。

『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

纣王与妲己死后,商民看到大势已去

殷商的遗老遗少也无话可说了,

只好认命了,武王下令放出被纣王囚禁的怨民与受冤的箕子,让他官复原职,箕子说对武王说 事到如今,我心里纵然怎么不痛快,也没有理由反对你,你是个明白人,看在大贤汤王的面上,能够善待无辜的子姓臣民

莫滥杀无辜,也就对得起殷商列祖列宗了,武王点点头,答应了箕子的要求,让箕子领着比干的子孙上坟祭祀惨死的忠良,封比干为忠烈神君,

让他子孙承续了比干以前的职位,让殷商的子民记着这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

『表商容之闾』

这个『闾』是门第

武王为什么不封商容为官,只表障他的故乡门庭呢?

这里面有一段生动的故事,贤臣商容经过大风大浪,朝代更替以后 大彻大悟了,他无心红尘 归隐修炼,具体如何说呢?

【纣走,入登鹿台

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

杀妲己。释箕子之囚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封纣子武庚禄父

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殷民大说

于是周武王为天子

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我们再探讨『表商容之闾』

贤臣商容是殷商的礼官与司徒,一个很有修养的国家大员,曾经多次劝谏纣王不果,被贬为庶人,他在位期间

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美名远扬,深受百姓的爱戴,武王寻访他的目的,不但是仰慕他的高尚人格,还想重用他。

这时的商容在哪里呢?

他已经归隐山林了 殷商灭亡,天下易主的消息尽人皆知,但商容惯看秋月春风 淡然处之 ,依然寄身于松竹山泉,过着他的清净日子。

武王找到商容,求他出来担任三公六卿之职,辅助自己治理天下,商容婉言拒绝。

武王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心灰意冷呢?

我不是纣王啊,商容说:不 武王 

不是纣王不好,也不是武王你不英明

而是臣下我才疏学浅,德不配位啊。

武王说:你这是自谦啊,依你的学问与道德,位列三公绰绰有余,怎么说自己无能呢?

商容说:我确实无能,未能阻止纣王为恶,无能一。

未能挽救国家命运,导致江山移主,无能二。

只这两点就够丢人了,还有什么资格出来为官?

朝代的更替,人心的难测,如若云烟一样飘忽不定,那是我这个凡人能够主宰的?

武王又问他:那你日后有何打算呢?

你准备修行到哪个高度?

商容说:我准备修行到对世间万法了如指掌,能教化一切众生断究竟恶,修究竟善,永远处在善的境界不退转,为众生创造一个没有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的清净国度,让大众生活在这里

没有朝代更替 没有杀盗淫妄,人人知礼,个个守法,永远没有精神与物质的痛苦。

而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的轮回,是任何帝王将相的能力所无法解决的,我要突破这一迷局,这就是我修行的目的。

武王听了,沉思良久,说:商大人,你已经超凡脱俗了,而我还不得不住在红尘浊世,这是我前生的大愿,解救受苦受难的天下苍生,有朝一日我完成了这个大愿,就跟你一起深山修炼,武王命人将商容修炼的地方树碑立传,表彰了这位贤臣为国为民的圣贤事迹,为虚空法界众生出离轮回。

而舍弃三公之位勤苦修行的伟大精神

提倡大众学习商容,将商容所住的地方封赐给他,给他建了精舍,鼓励他广收门徒,培养更多的圣贤弟子。

『封纣子武庚禄父

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纣王投火自焚以后,他的儿子禄父,在太傅与少傅等人的劝阻下,没有反抗武王革命,武王问他为什么不反抗?

禄父说:这是我的伯父微子大人,祖父箕子大人的主张。

况且,我也没有了反抗的资本了,殷商大势已去,我只能顺势而为了,武王让他承续了父亲纣王的帝位

这个帝位是怎么回事呢?

是让他享受父亲一样的待遇,领导着前商的遗老遗少,用因人制宜的政策

让殷商的大众心服口服,而且鼓励他振作起来,不要为父亲的事情消沉下去,还给他的名字前面加了两个字:武庚,鼓励他学习当年的贤王盘庚,自强不息,领导好殷商的遗民,而且武王还给禄父与其亲属划分了封地

让他们衣食无忧,按时祭祀殷商的列祖列宗。

因此『殷民大说』

这个『说』通悦

武王的政策很宽大,武王的军队攻克的纣王的朝歌以后,政策非常的宽大,允许殷商的遗老遗少王室的成员们,保留自己的府第住宅,妻儿老小,还有封地,武王的部队进军以后

没有骚扰前商民众,民众的生活工作有条不紊,劳动生产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因此人民都感到非常的欣慰。

之前他们担心武王攻克了朝歌以后投城,或者作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现在大家平平安安,真是喜出望外

改朝换代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利益

殷民不得不服从武王,对武王感恩戴德,都奔走相告 拥护武王政权,朝代更替顺利完成。

『于是周武王为天子

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武王登基以后 国号为周

中国历史上对国家领导人的称号,从周武王这里不再称帝,而称王,这是武王自谦,朝代更替了,昔日的子姓贵族对武王称臣,承认自己归属周王朝,愿意服从西周政权的领导。

『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这个『殷后』指子姓王室的成员

到此历经六百多年的商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周王朝开始运作。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

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

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从这段史文上我们看到,正如商容所说的那样,天下难寻净土,姬周政权刚刚确立,就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动乱。

周武王姬发的同胞三弟管叔与五弟蔡叔,非常眼红帝王的权位,经常与兄长姬发过不去,口口声声江山是父亲留下的,弟兄们人人都有管理权,武王姬发心胸大,将这些兄弟们的封地都非常的广阔,就这样还是安顿不了这两位。

武王在位期间,他两还不敢明目张胆的闹事,当武王姬发驾崩以后,他们欺负侄子成王年幼,姬氏四弟叔旦(周公旦),夜以继日辅佐成王治理天下,为理由,找事闹事,他们对旦叔摄政满是意见,造遥污蔑旦叔挟天子而令诸侯 借此反上。

我们看史文:

『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

这个『武庚』就是纣王子禄父

一个没头脑的年轻人,墙头草随风倒

武王对他很不错,事实上让他继承了父亲纣王的权位,管理前商人民,并赐给他封地,照说他应该感恩报效武王才是,他为什么痴心妄想跟着姬氏两兄弟造反呢?

禄父的太傅过世以后,这个没有主见的年轻人经不起别的挑唆,学坏了。

姬姓王室的成员,其中心怀不轨者想利用他夺取成王的政权,他竟然糊涂到自取灭亡,跟着人家造反。

管叔与蔡叔对禄父许愿说:我们弟兄两造反是姬姓同室操戈,天下大众肯定不服我们,如果你出面复辟殷商政权,造反的理由就成立了,响应跟随你们的人就多了,打败了成王与周公旦,你做帝王 顺理成章,我们做你臣子,你看怎么样?

这个禄父确实没有脑子

他也不想一想,人家弟兄两个现在就是周王朝亲王,地位比他高得多,难道辛辛苦苦造反打下江山以后,反过来对他称臣不成?

可纣王的遗传因素害了禄父,他鬼迷心窍就信了这个事,

跟着管叔、蔡叔闹起事来人民对纣王恨之入骨,武王执政以后开仓放粮,轻徭薄赋,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人民休养生息,天下民心归周,谁还支持禄父复辟?

一小股势力注定闹不起大事来,更兼管叔蔡叔两位亲王心术不正,吝啬刻薄 他们起兵造反,惹得全国人民不高兴,一支没有人民支持的武装力量

在大众的唾骂声中偃旗息鼓,很快灭亡 禄父战死。

【成王命周公诛之

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这个『诛之』是在战争当中,周军杀了禄父。

对管叔 蔡叔如何处理呢

管叔是主犯 ,成王处死了他。

蔡叔将他流放在边关。

当时的周成王虽然年幼,但很有政治头脑,辩得善恶 分得好坏,对于两位叔父与禄父的造反给于当头痛击

与旦叔密切配合,平复了这次叛乱,事情做得大快人心。

禄父死后 无出 ,后面没有继承人,成王与旦叔商量,将禄父的原来的封地赐给他的伯父微子。

『而立微子于宋』的这个『宋』

即今河南省商丘一带

对于禄父造反

他的伯父微子与祖父箕子非常生气

批评禄父说:如今天下人心归周,我们都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护姬周,武王待我们不薄啊,

你为什么昧了良心跟着疯子撒黄尘呢?

赶快放下屠刀,否则,日后死于非命

遗臭万年,有辱先祖,禄父不听,自取灭亡,成王将宋地并归到微子名下

让他管理,以代替禄父祭祀先祖,这次动乱结束以后,周王朝除去内奸,顺利运转起来。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

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

契为子姓,其后分封

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

宋氏、空桐氏、稚氏

北殷氏、目夷氏

孔子曰 殷路车为善 而色尚白』

这是太史公编写殷本纪的取材

《书》是尚书,《诗》是诗经,太史公住世当年,周武王分封给子姓后人的地盘上,有很多殷商的活档案,大家谈起殷商历史的时候都很熟悉,特别是殷商人民崇尚清白的服饰,人们对此津津乐道。

史记之《殷本纪》到此圆满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周本纪》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