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记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们学佛修行,修的是净业。何为净业,就是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干干净净,无善也无恶。善与恶是对立的双方,没有了恶,善,也就是自然而然了:所谓从善如流,上善若水。行一切善而不落印象,不被善行所污染,就是修净业。诸恶不做的人,他必定众善奉行。他不说行善,但所作所为都是纯善,无怨无悔,无有所求,他现在就住在净土。 很多人为什么念佛许久往生不到极乐世界去?他将极乐世界与天福混淆了,对极乐世界的认识不够明白。极乐世界又名净土,念佛法门叫作净土宗,这个净,就是无所住心,修再大的功德不求回报。搞不清这个道理,心有所求,自然被天福迷住,临终未被阿弥陀佛接走而被诸天大众接走,赔本赔大了!比之极乐世界,六道都是尘染。三善道比之三恶道,确实善,但比之极乐世界是极为不净,善恶交混,彼此轮回。 这就要求念佛人必须念到心地清净,净的功夫伏不住六尘烦恼,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保证。伏住六尘的具体表现是保持素食、独身,专精念佛,这样修持,五戒就在其中,就是勤修净业。念佛人临命终时将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万念休歇,就是无所住。阿弥陀佛圣号就是自性德能,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福德,这正是念自性,弥陀圣号是自性德能。 有位当代大德做了一次试验:他这里来了个天眼通的特异功能人物,这不是魔术、把戏,是真的。老大德写了好个字,折叠好以后纂在手里让他看,他都看准了。最后,老大德将阿弥陀佛四字写好让他看,他看不到了,看到的是一团光,可见阿弥陀佛圣号多么清净。苍吉菩萨造字不是随便造的,中国的文字又名象形字,是从菩萨清净心中流露出来供大众使用的。能够将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这个大禅定功夫了不得! 我们不必要刻意去思索如何无住生心,那又着相了,阿弥陀佛圣号一念接一念,如同清流洗荡尘垢,顺理成章。念佛三昧修成了,是什么境界?就是佛在这里说的【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被名利是非、六尘烦恼所迷惑,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如此,极乐净土自然形成。很多同修执着极乐世界在西方,这样也好,指方立向,将心定在一处,是佛圣说法的善巧方便。其实,极乐世界没有边际也没有方位,统摄三界而不为界摄,念佛人往生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极乐世界随时随地出现,不劳我们辛苦寻找。 而往生极乐世界者乘愿再来,就是【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化身千百亿分布在无量诸佛国土协助诸佛度化众生,真身安住在极乐净土不染纤尘。这个化身是什么概念?用我们眼前的电脑作比喻,大德高僧将自己的录音录像、文字材料通过网站播向全世界,度化众生的效果跟亲自到他座下学习一样,而且还很方便:我们需要听经,打开电脑,不需要,电脑随手关掉,比用神通还方便! 电脑有心住吗?心正,心净,依报环境就清净。我们再用电脑网络作比喻,网络上什么内容都有,但心地纯净的人打开电脑学的都是正面的,网络再不干净,但污染不了他,他只学好不学坏,周围环境对他来说就是净土。用这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就能推深到佛说的心净则土净。释迦佛在五浊恶世说法度众,十方诸佛都深深赞叹他,赞叹释迦佛什么?他能在如此浊染的世界保持大定不失,从始至终安住在他的净土。说法三百余会,讲经四十九年,最终劝服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释迦佛在我们这里说法三百余会,众人才相信修净土,其他佛在他们的世界根本不需要这样麻烦,其他诸佛国土都比我们这里好些,众生容易度化,这是在《华严经》上得到的信息,整个华藏世界,就数释迦佛的娑婆世界最麻烦。释迦佛能立足娑婆世界将法说透,我们就要万缘放下,将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度过短短的几十年。如此修行,十方诸佛如何赞叹释迦佛,就如何赞叹五浊恶世的念佛人,因为这个人全盘继承了佛教事业。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每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六十五集,二0二四年十月四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