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71集

慧利 2024年10月23日10:21:43
评论
93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学佛学佛,我们要处处探索释迦佛住世的行持。学不到跟释迦佛一样,总要学个大略。讲经说法是无私的付出,不能以名闻利养为目的。如若贪在名利上,周利盘陀伽就是例子。尊者前生是个善长讲经说法的出家人,文才很好,诸经由他讲说出来大众格外喜欢听,他的法缘开始也不错。但往后名声大了,他就摆起大法师的架子来,人家不给一定数量的供养,他就不讲经,逼得信众没办法,只好到处凑钱。 他确实成了富和尚,跟现在的明星、当红演员一样,将佛法搞成了世间法,穷人根本没有听经的条件。到他晚年的时候,法缘一落千丈,自己也得了老年痴呆症,第二生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先天性愚痴。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吝法,自然得愚痴的果报,这个不会错的。修行人一旦贪上名利,任是谁怎么聪明,好日子都到头了。佛法修行的终极目标是无名利困扰,到佛门修行反倒陷进名利坑,下辈子不堕三恶道的少!用佛的话说: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名利心是修行的大障碍,而裨贩如来,将讲经说法当作生意卖买,这就危机四伏了。或者有的法师固执己见,有严重的法执,不观机,不恒顺众生,强迫大众修行跟他一样的法门,结果失去度化众生的机会。我年轻时在江苏某寺院就见过这样的事情:这个地区的大众清一色是修净土的,当家师是位密宗学人,居士们组织了个念佛堂,他强行拆除,请来修密宗的专讲密宗,大众不去听,他就发火动怒,白白耽误了净土学人念佛。 佛法是活的,活在佛说了84000法门,都是为了恒顺不同程度的学人。裨贩如来、法执严重,就是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得不到教化大众的效果。而身为寺院道场的主持法师,这两项缺点都有,那后面的麻烦就大了。中国古代的道场,主持法师都是修出成就的,没有修出成就,谁也不敢轻易当家。那我们现在都证不到阿罗汉果,寺院道场如何管理?多元化管理。 何为多元化?同一个道场,喜欢修净土的进念佛堂,喜欢修禅的进禅堂,喜欢修其他宗的,也给他建个专修堂。法师大德讲经说法,信众喜欢听那家讲,随缘,这样就摆平了。主持法师最低限度要做到严持五戒,威仪具足,给大众做榜样人物。如此,他虽然未证果,也跟证果的大德一样,成就各宗的修行众,功德无量。 谁能这样大公无私,谁就是【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法而行布施,是无门户之见,无名利之心,无分别、无执着,平等度化一切众生。菩萨是如何修成佛的?自度度他。这个功夫随时随地可做:我是个在家念佛人,我就用自己精进念佛的功夫度化存亡二众。人听到佛号,度人,神鬼众听到佛号,度神鬼,畜牲听到度畜牲。我闲话是非不说不问,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处处示现正面形象,无形中所度的众生之多不可计数。 我是个出家人,就用自己的法门专精用功,精严持戒,让同修大众与进得寺院的信众在我身上挑不出毛病,自觉自愿的向我学习;我有缘主持寺院道场,则平等成就一切大众;我是政府官员,就做好佛门的护法工作,让社会闲杂势力不干扰修行人安心办道,给修行人多多提供方便,让他们讲经说法,教化大众,将佛教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这一切都是行菩萨道,都是成佛的功德。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如理如法的修行下去,往前的路越走越光明。有目,就是有见识、有眼光,辩得邪正,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日光明照,是明察秋毫,见种种色,是无所不见。这就是见性成佛的境界,人人迫切希望的。修行,就在各行各业发挥正能量。【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是佛对如法修行人的保证,保证我们顺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肯定能到目的地。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七十一集,二0二四年十月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