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94集

慧利 2024年11月6日19:00:46
评论
126

金刚经讲记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成佛以后的境界,净土宗叫作常寂光,常,是恒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人我是非,无名闻利养。无五欲六尘,寂,是寂灭,清净无为。古大德解释得更好: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佛圣与众生和光同尘,度化众生的工作从未停息但不染纤尘;寂而常照,是在一切境界当中洞若观火,相机度化,凡事做得恰到好处。 释迦祖师在印度示现入灭,其实是换了个身份又来到人间,什么身份呢,度唐朝人示现作唐人的形象,度宋朝人示现作宋人,度现代人,示现得跟我们一模一样。历代祖师大德都是古佛乘愿再来,如果不是古佛,他就讲不出佛法深意。能够被广大修行众承认并接受他的教诲,说明这个人有真功夫,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是谁将自己包装的再漂亮,大众心里有一本账,这个瞒不过人。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时间将给出忠实的答案:这个人是圣是凡,他作古以后,知道他底细的人会将他的真实事迹公之于众,神鬼界也会透露信息到人间来。慈禧老佛爷活着的时候,上上下下一片阿谀逢迎之声,她死了以后,后代对她的评价如何,大家都知道。慈禧这辈子就是来灭清廷的,这在清廷内录上有记载:清太祖灭叶赫那拉族,手段非常残忍,对这族的男女老少赶尽杀绝再处死族长,族长对清太祖恨之入骨,死前发下毒咒说,叶赫那拉族是灭不了的,我族里那怕只留一个女人,也要灭了你全族以雪今日之耻!族长死后一双怒眼未闭,死死瞪着清太祖,清太祖不寒而栗,这个印像去不掉,成了他一生的恶梦。 因此,清廷选择宫女与嫔妃,绝对排除叶赫那拉姓氏。到了晚清咸丰执政时期,这是个人好色的末流帝王,只要那个女子长的好看,他不顾祖训的,结果,叶赫那拉氏钻了空子。咸丰皇帝当初封叶赫那拉氏为妃的时候,掌管内录的官员多次上谏这件事,咸丰都执迷不悟,还嘲笑老祖宗迷信。上谏的官员知道大祸将要临头,清廷将要灭亡,就辞官退隐出京都,其子孙免受八国联军之祸,得以平安度日。慈禧太后现在那里?自封老佛爷没有用,在地狱受罪呢!我们评论慈禧这个人,就冲她自封老佛爷这一招,她就是不是个谦谦君子,这样的人如何能领导全国人民?历代帝王进寺院道场,都去掉仪仗,沐手焚香,三叩九拜,自称弟子,以求神圣保佑国泰民安,那有帝王如此胆大,自封佛爷的?在位当权时没人敢说她,死后一片骂声,这就是时间给出每个人的公正评价。世间法如是,佛法也如是。 佛圣应化在世间不图名利,但后人对他的成就百分百肯定,自己夸自己没有用,要大众承认你。刻意求名求利的人绝不是善知识。善知识绝无我与众生的对立,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从这里,我们就能参透佛说的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的深意。释迦佛成道以后,清楚的给大众说:博地众生都有佛性,只是一个在迷,一个在悟。佛的平等心表现在什么地方?对于迷惑颠倒的众生,无论我们犯有多么不可饶恕的罪业,佛一点嗔恨都没有,看待每个众生如同自己一样,只有耐心的劝告他觉悟回头,断恶修善,离一切苦。 释迦佛住世当年,不懂事的阿阇世王与提婆多达多合力一处明里暗地害佛性命,佛心如止水,任他们用尽手段。结果,恶人不但没有害了佛,倒给自己造下了大罪业:提婆达多以肉身下了地狱,阿阇世王也不得安宁,全身长满恶疮,跟活剥皮一样,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好在这位年轻人知过就改,释迦佛不计前嫌,用无量慈悲智慧超度了他的怨家债主,救了他的命。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就是佛的平等心、觉悟心、仁爱心,清净心,对任何众生不分别,不执着,佛氏门中,诸法平等。非说所说分,是释迦祖师将佛与众生的对立灭了,也将自己所说的诸法灭寂了,安住在常寂光净土运用自如,大定不失。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九十四集,二0二四年十一月三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