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孝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本份、人之常情。在古代社会,政府对这件事特别重视,任用官员,是否孝敬父母,这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圣人将杀父杀母列在五逆罪当中,这种罪业直接下地狱,没商量。孝道坏不得。如果对父母没有孝心,这个人肯定五伦失守,五常不在,八德不存,他还能干成什么大事!在某朝,有个人将自己的父亲杀害了,国君知道以后,给地方官员记一大过,将城门拆掉一角,以示羞辱。父慈子孝,父子之间的亲情是人伦的底限,丢不得。
【君臣有义】,这是君正臣忠,忠臣不事二主,仁君不负贤臣。上下级关系处理得好,一个团体就兴盛发达。君臣一心,外敌就无法入侵。我们从朝代更替的规律总结出来,前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君不正,臣不忠,统治阶级内部分化瓦解了,这样的团体当然不堪一击。而新政权的建立,正是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团结就是力量。
【夫妇有别】,这是夫妻之间分工不同,共同担负着经营家庭的使命,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不能歧视对方。男主外,女主里,都不容易。丈夫不能将妻子当附属品,妻子也不能将丈夫当提款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此,夫妻关系才能够健康维持下去。
【长幼有序】,这是兄弟姊妹当中,要尊重老大,因为老大代表父母看管众多弟兄姊妹,很辛苦。父母不在身边,就要围绕着长兄长姊,听他们的安排。鸟无头不飞,群龙无首是不行的。
【朋友有信】,是朋友之间互帮互助,不能欺骗对方,言而有信。五伦,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相处,违背了这个原则,伦理被破坏以后,是非矛盾则层出不穷,社会就乱了。而仁、义、礼、智、信,是作人的原则;礼、义、廉、耻,是维系人伦关系的礼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是一个人的德行。看一个人是圣是凡,就看他能不能遵守伦常道德,圣人能将伦常道德落实在方方面面,各家圣贤的说教,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的这个私雠,即仇怨。是某个人与两兄弟之一有矛盾,想报复又无从下手,借刀杀人,用心非常险恶,甚至利用亲兄弟之间的小矛盾作文章,挑拨得两兄弟骨肉残杀,这个罪业就大了。兄弟之间不和睦的原因,主要是互相争夺财产,不懂得推让。在这个问题上要非常注意,厚道一些:兄友弟恭。弟兄们心里有隔阂的时候,多想一想对方的好处,矛盾就淡化了。钱财方面,他穷你富,富的自动帮助穷的,这个是无条件的帮助,不存在债务问题,过后还不还都无所谓,不能耿耿于怀,结下心病。这样的话,外邪就破坏不了家族的完整,苍蝇不抱无缝的蛋。兄弟姊妹不和,这个家族就完了。在中国历史上,命祚短促的秦王朝,就吃亏在兄弟不睦,让外人钻了空子,挑拨父杀子、弟杀兄,纲常紊乱,引起民众造反,推翻了秦王朝。而唆使他人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者,不但身败名裂,而且下场可悲,死的非常凄惨,何苦来哉!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这是别有用心者挑拨亲父子产生矛盾,乃至父杀子、子弑父,他从中谋利。勿因小利的这个利,到底有多大?再大都大不过父子亲情。人伦道德都丢失了,这个人马上就失去人身,堕三恶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什么利益能挽回这样大的损失?佛圣将名与利统归为蝇头小利,因为贪求名利必定损德,得不偿失。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仗势欺人,嫌贫爱富,这是缺德行为,折福折寿之快就不用说了。权势,是正义力量的代名词,亵渎不得。正因为有了权势,国君才能发号施令,统领全国人民,这是权势的正面作用。我们看看这个理字,理,带王字旁,表帝王的话就是真理。这绝不是王者专横,而是君王为天下苍生作主,国家以信誉治天下,国君是真理的代言人。这个神圣的使命不可滥用。一旦滥用了,政府失信于人民,政权就不保了。 倚权势而辱善良,就是犯了渎职罪,排斥打击正义力量。你的权力是谁给的?人民。你以权谋私,打击正义,助长腐败,岂有不倒台的道理!你不要说你的官大势强,帝王都有被推翻下来的时候!世间的权势到帝王这里就是顶,他犯了规矩都保不住王位江山,何况臣下!恃富豪而欺穷困,这是搜刮民脂民膏,将老百姓逼向绝路。广大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就是改朝换代之时,不能不警觉!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三十八集,二0二五年元月七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