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第2集

慧利 2025年2月24日19:14:10
评论
50

《妙法莲华经》讲记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前言

般若诸经,佛说了二十二年,说法时间之长,超过了其他四时,以说空为宗旨。《楞严经》、《心经》、《金刚经》等等诸经,最为大众所熟悉,都是佛在般若时说的。 般若,译作中文意思是智慧。佛说的诸经都是大智慧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般若时更为显著。般若智慧的精髓,是一切法无所有,必定空,不可得。佛一语道破,诸相都是妄心变现出来的虚假相,无一真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佛说的没有错:妄心变现出来的妄境不可靠,三途、六道、十八界,都是虚妄相。念念生灭、无常苦空。参透了空相,学人决然看破放下了,在一切境界当中不分别,不执着,心平气和的对待一切人、事、物,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不贪不受,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佛家的教学思想就是让学人放下对立,清净平等。佛在其他时说法已经涉及到般若内容,般若时只是加深了说教的力度而已。 释迦佛初转法轮,就告诉众弟子,人没有死,一切众生都没有死,死亡衰灭的只是虚假的外相,自性不生不灭。而生灭无常的虚假外相,是众生的虚妄乱心变现出来的,妄灭则相灭,一切最终归为空寂。劝众生不要认假为真,跟着六尘烦恼走。

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由六尘引发六根的烦恼,众生开始了杀盗淫妄,造就了轮回诸业。灭假相,就是断杀盗淫妄、灭六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德能。 佛在般若时说空法,说了大实话。而这样的大实话,凡夫众虽然参不透,但深有感触:人生无常命无常,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由此淡薄功利,善念生起,不再造诸恶业,转而广行众善;学人吸收了般若诸经的营养,境界提升,视名利是非如毒蛇猛兽,一心一意为众生服务而永不周折。佛说诸法皆空,闻者咸得其益,在种种境缘当中管理好自己,不与世俗大众同流合污,用高尚行为感化身边的大众,勤修菩萨行。般若诸经劝学人作到人、法二空,不被世间法污染,更不被佛法污染,不少修行人都作到了:放下人我是非,修出了优异成绩。 一切法无所有的这个法,指的是凡所有相;必定空,是梦中分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看似热闹纷纭的九法界好像是真的,当学人烦恼断尽以后,一切都不见了。

众生辛苦营谋的名利场,瞬息万变,扑朔迷离,根本无法控制占有。身相都念念走向衰亡,还有什么能靠住!这是人人能看到的现实问题。不可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忙忙碌碌都在六道反复轮回,石火电光当中翻了几个跟头而已:从阿鼻地狱艰难的爬上四空界,又从四空界堕下阿鼻地狱,累死累活,最终还是从起点回到起点,确实不可得。 佛在般若时说法,不神秘,不抽象,还是老话题,教学人看破诸相的虚假,不被六尘烦恼所困惑,不为名利是非去造恶,与其他时说法前后一致。般若时说法,耗时之长,占去了释迦佛四十九说法的近乎一半时间,将阿罗汉提升到菩萨果位,功德卓著。但佛依然劝三根学人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一如既往的鼓励等觉菩萨也去极乐世界进修。文殊、普贤,都以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为修行目的,其他根性的大众就更不用说了。

接下来,佛用八年时间说《法华》,法华时期的代表作品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部《法华经》。法华的内容,是佛对自己一生说法的总结。阐述了五时说法,都是恒顺众生的根性,五时说法的宗旨平等,无有高下。佛用下雨作比喻说,雨无分别、执着,大树吸收的雨水多,小草吸收的少。以此提示学人,智慧高,就对佛法参得深,智慧少,则参得浅,五时说法意义均同。《法华》也不神秘,只是佛重复了以往的说教罢了。 我们当然不可能将释迦佛一世所说的诸经都学习完,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必要,佛也不主张学人杂修,五时说法都劝大众一门深入,长时精进,一经通,则一切经通。根性猛利者,只要抓住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一句佛号专精到底,心心念念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五时说法的精要都在其中。关于《法华经》的精华篇章,我们还要好好的探讨,以析出修学的捷径,让学人一步到位吸收《法华》的精髓,不迷在法华当中出不来。

《法华》的精髓是什么?学习了法华以后到底该如何作为?今

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二集,二0二五年元月十六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