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序品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錀。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我们再看还有什么学人出席《法华》一会。【复有学、无学二千人】。继二十一位上座弟子以后,后面的学人也不少。有学,是四果罗汉以下的初果、二果、三果位学人。初果须陀桓,译作预流,入流,表他入圣流了,不再是普通凡夫众。普通凡夫六道轮回,时而三善道,时而三恶道。须陀桓虽然没有完全出轮回,但他不会下三恶道了,在人天二道七次往返以后,证四果。 二果又名斯陀含,译作一来,即天上人间一次往返证四果;三果阿那含,译作不来,他们住在五不还天一直证到四果位,不再到人间来了。彻底出轮回者,是四果阿罗汉,因此,四果罗汉叫作无学。他真的无学了吗?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未成佛果,等觉菩萨还叫作觉有情,意思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有情,就是有烦恼,四果罗汉怎么就是无学了呢!这个无学,只能说他突破轮回了。出席法华一会的大小罗汉有两千人。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波阇波提比丘尼,是佛的后母、摩耶夫人的妹妹、净饭王的续王后,孙陀罗难陀的生母。释迦佛出家以后,父亲净饭王只能强撑着用老迈的身体执政,再接着,佛又将王孙罗睺罗度出了家。这还不算,王室就剩余难陀一个继承人了,结果,佛最终将王弟难陀也度出家了。迫不得已,净饭王将继承权交给了侄子摩诃男。不久以后,波阇波提与儿媳妇耶输陀罗觉悟到人生的无常苦空,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出家学道的伟大意义,也自动跟佛出家了。出家以后的波阇波提太后,法号叫作大爱道。大爱道比丘尼是位贤女,又与正直无私的净饭王为夫妻,未出家前就很贤能,出家以后也得正果,座下也有众多弟子。法华一会,她带着自己的六千女同修也来听讲。
【罗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罗侯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佛当年的王妃,生罗睺罗。后来也跟佛出家了。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这是参加法会的大菩萨众,有八万之多。这些大菩萨的修学程度都是不退位菩萨,即七地以上学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中文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即佛果。皆得陀罗尼的陀罗尼,译作总持,即通达一切法,能持一切义,是佛的法王子、得力助教。佛五时说法,他们都谦虚学习,法华一会,他们也作影响众,虚心听佛教诲。
【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錀。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这是大菩萨众的修学成就。乐说辩才,这个乐说,是这些菩萨摩诃萨讲经说法的才能很高。辩才,是能将事理说明白,有丰富的讲说艺术,替佛弘法,让人喜欢听、能听懂。 同样内容的课程,有的老师教导,同学喜欢听,一听就懂,而另一位老师上课,大众弟子起反感,他讲的枯燥无味,座下大众昏昏欲睡,这就是他没有辩才。佛门的讲经法师也一样,有的法师法缘殊胜,听众多,这也与他的辩才有关系。转不退转法錀,是大菩萨众功夫不退转,不被名利污染,以身作则,给大众做出了善知识的表率,让座下弟子信心百倍,学师父的好样子。有修有证、言行一致的好师父,大众服他。
【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这是大菩萨们的日常行持:上护佛法,下度众生。供养百千诸佛,是力行普贤菩萨的普皆供养愿,协助诸佛说法度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才能则发挥才能。百千诸佛在那里?示现佛身度化众生的佛,人人知道。其实,凡是依教奉行的修行众,都是佛门的中流砥柱、都是百千诸佛。我们看看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婆婆、老公公,整天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那是大修行人!凡夫不识真人,大菩萨众知道他们的功底,积极促成他们早日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供养无量百千诸佛。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何为众德本?就是以身作则,力行佛教,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严持戒律,专精一门,落实圣教,有始有终,佛很赞叹这样的修行人,他们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功夫的深浅,不在于名气有多大,而在于一五一十,老老实实作功夫。有善巧方便,有超强的工作能力,但表现得平平淡淡,藏巧露拙,大智若愚,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关键时刻露一手,解救大众的苦难,一鸣惊人。 植众德本是广结善缘,善巧方便将佛法传给有缘大众,给他们播下成佛的种子。我们看到,大德高僧见了人都一句阿弥陀佛,这样作就很如法,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供养给他人,就是植众德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古今大德公认的第一方便法、成佛有余。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法华经》讲记第八集,二0二五年元月二十三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