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一 序品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前面,是出席《法华》一会的阿罗汉与菩萨众:大比丘众万二千人,大菩萨法王子八万人,场面非常壮观。有如此之多的圣众参加法华一会,影响力之大,不是我们能够想象来的。其实,佛每说一部经,凡夫众肉眼看到的就是在场的人众,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天龙八部众不计其数,法华一会也不例外。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 释提桓因,即忉利天主,译作中文意思是帝释、天帝,中国人民熟悉的玉皇大帝就是释提桓因。忉利天是欲界第二天,又名三十三天。
【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这个天子,不是普通的天众,是各个小天主。就跟我们这里一样,中国共分为二十二省,若干直辖市、自治区,各省各区又分为多少县、市。这些省长、区长、县长,都属小天子,帝王统一领导大众,是大天子。 帝释率领着属下臣子多达二万众出席法华一会,玉皇大帝是释迦佛的忠实护法。为什么帝释这样热衷于护持佛法呢?他今天的帝位,就是在佛门修得的。过去生中他是个要饭的穷女人,看到寺院败弊、佛像倒塌、僧众挨饿受冻,就发心讨饭供养出家人、修复佛像与寺院。她发动自己的三十三个讨饭女友,到处募捐化缘,修善寺院,塑造佛像,供给修行人衣食,让正法传承下来,大众受益。这个福报很大,她此生报尽以后,生在忉利天为大天主,其他三十二位穷女子为小天主,这就是三十三天的来由。天人有五通,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的事情,想起今天的富贵是在佛门修得的,他经常教化大众修福积德,听从圣贤教诲,用圣道治理天庭,政绩很出色。释迦佛成道以后,他积极拥护支持。
【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 这是四王天主、四大天王来听佛说法。四王天是欲界初天,靠我们这里最近的一层,此界分为东南西北四国,每国由一位天王掌管,故名四王天。我们进了寺院,首先看到天王殿,这四位天王就是四王天主、佛的得力护法。四天王带领着他的属下臣子一万众,也来参加法华一会。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自在天与大自在天子,应当是欲界第五天与第六天,第五天是化乐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这两位天主也带着属下臣子三万人参加法会,这是一个解释;另外一个解释,大自在天子即色界摩醯首罗天王,这并不重要,来护持正法,听佛讲经就好。这里有同修有疑惑:第六天主不是波旬魔王吗,他尽干破坏佛法的事情,那有善根听佛讲经?第六天有很多很多,波旬只是其中一天的天主。同是欲界第六天,大众天主当中有善根、福德深厚者,也经常护持佛法。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娑婆世界,即我们居住的这个大世界。娑婆二字的意思是变幻无常,杂染堪忍,很苦的地方。但我们处在苦中不求出要,还在争名夺利,加速自己堕三途。娑婆世界主,从管辖范围来看,应该是摩醯首罗天王。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这都是色界诸天主,以摩醯首罗天王最为显赫。二十八天的次序排列,欲界有六层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其中细分起来恐怕一辈子都说不完,我们知道个大概就行了,天人当中善根深厚者也不少。
三界众生同在苦中,大家都有各自的烦恼,意识到苦难、希望离苦,都来听佛讲经说法,解决心中的困惑。人间的大众不了解实际情况,认为生天是最好的归宿,生到天上有享不尽的福报,长生不老,这是极大的误会。只要在三界范围,都属于凡夫众,凡夫的心,天上的云,都被六尘烦恼、名利是非所控制,不接受佛圣教诲、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退堕下来是迟早的事情。就算无色界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长八万大劫,不求出离,照样堕下来:不是堕在色界与欲界诸天,就是堕在人间与三恶道,天福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人间大众为生计劳苦奔波,苦难深重,天人也一样,没有这样烦恼就有那样烦恼,只要有烦恼,身心世界就不得安宁,天人同样在生死范围,他那能无烦恼呢?那么,那个世界无烦恼?释迦佛说的明白:极乐世界无烦恼,鼓励人间大众不要贪求天福,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也鼓励天人不要留恋天福,也求生极乐世界。学习这段经文,我们的收益就大了:利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专精念佛,报尽往生极乐世界,一了百了,永离众苦。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法华经》讲记第十以集,二0二五年元月二十六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