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修 诸位大德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 乃至命存
皈依佛 觉而不迷
皈依法 正而不邪
皈依僧 净而无染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 乃至命存
皈依佛 觉而不迷
皈依法 正而不邪
皈依僧 净而无染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 乃至命存
皈依佛 觉而不迷
皈依法 正而不邪
皈依僧 净而无染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品
德遵普贤第二
我们一起来读诵经文
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具足无量行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游步十方 行权方便
入佛法藏 究竟彼岸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这是普贤菩萨的大愿
菩萨菩萨愿以无量无边的众生
都一起修成佛果位
修成佛果位
普贤菩萨用了哪种办法
用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这个妙法
我们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打开
就会看到普贤菩萨所说的
与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
教导给我们的一模一样
所以普贤大士之德
是我们大家都要学习的
普贤菩萨的十愿
我们在这里必须给大家 报告出来
让大众做参考
找出自己为什么
迟迟修不出成就的原因来
我们先看第一句经文
贤供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贤是什么意思?
贤 就是 都 所有
也就是说我们任何一个人
要修出真功夫来
普贤十愿都是我们修行的准则
在经文这里
以十六正士为代表的
所有菩萨都是这样修行的
都是这样修出成就的
我们后学还有何话可说
普贤十愿最后的圆满结局
是导归上中下三根的大众
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这是普贤普贤的大愿
也是普贤菩萨的大行
大家都知道
普贤菩萨是古佛乘愿再来
在我们这里示现着等觉菩萨的身份
如此表法 鼓励我们一切大众
都身体力行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就知道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
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并驾齐驱的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这些等等的大愿
我们看看
就是我们每一天当中要接触的
要表演的
自己必须要做到的
非常贴近于现实生活
我经常跟同修大众说
贴近生活说修行
空中楼阁建不得
说的很深 说得玄乎其玄
而自己在生活当中一件也落实不了
让听众听了以后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样我们说法就失败了
在现实生活中
要想做到人人都欢迎你
人人从内心深处赞叹你
普贤的十愿我们果然能落实
你就是大众同修的好榜样
就是好的国家领导人
就是好的地方领导人
就是好的企业领导人
就是好家长
就是好的子女
所以说弟子规 感应篇 十善业道
普贤十愿
这不是局限于给哪个人来学的
而是我们任何人都要参考学习的
修行就是将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
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
什么地方做对了
自己糊里糊涂
不知道对也不知道错
圣贤给我们制定规章制度
这些都是人民群众社会各个层次
大众喜闻乐见
历经几千年几万年
乃至无始劫都推翻不倒的真理
这就是普贤十愿
不要小看普贤十愿
普贤大愿
我们在口上念一下滑口而过
要掂一掂其中的份量
学佛学菩萨
看我学到了佛菩萨哪个地方?
净土的五经一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
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
这品经文是清末的魏源居士
把他列在净土经文当中
我们从这里就知道
无量寿经与华严经价值是相等的
是并驾齐驱的
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的缩写本
这话一点都没有错
经过夏莲居这样一会集总结
我们看
德尊普贤第二
我们把经题一看就知道
普贤大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是并驾齐驱的
普贤菩萨我们再说的确切一点
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
魏源居士能发现这一点
这是居士了不起的修行成就
修不到这一步
悟不到这一步
也就发现不了这个道理
这是居士对佛门的巨大贡献
夏老一经会集将普贤大愿突出出来
让我们看了一目了然
总结出了佛法修行的主线索
所以说夏老与魏老功德是等齐的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
华严的内容丰富 场面壮观
但如果华严最后没有普贤菩萨
导归大众往生极乐的话
华严就不圆满了
就佛门修行大众来说
我们要对佛教最基本的知识
这个要掌握
抓住佛陀教育的三条主线索
一个是佛教的基本知识
一个是佛教的戒律
再一个就是各宗各派学人
最后八万四千法门以十念佛号
求生极乐世界为最终结局
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主线
不能乱套
学的很多 学的很杂
最后成了杂家
没有修出真正的功夫来
我们这辈子就浪费过去了
很可惜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
在一生当中一步登天修到佛果位
所以选择带业往生极乐世界
势在必行
普贤菩萨深知众生
业障深重 烦恼难断
劝规大家先到极乐世界再说
我们看
就在这品经文的第二品
菩萨预先给我们打了预防针
你不这样修行
佛号的功夫服不住烦恼
佛号的功夫不能让自己
心底清净下来
我们就与极乐世界不能感应道交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既然这些大居士
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那说明于会以贤护为代表的十六正士
还有无量无边的修行众
在无量寿会上出现
他们都是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的
这里暗藏的玄机
我们仔细一看马上就知道了
这些普贤将来成佛以后
他们教化大众是怎么样教化的?
普贤菩萨怎么样教化的
阿弥陀佛怎么样教化的
释迦牟尼佛怎么样教化的
辟卢遮那佛怎么样教化的
这些大菩萨将来成佛以后
也是这样教化的
佛门里面清清爽爽
没有这些繁杂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我们抓住这个主线索
修行起来就轻松愉快得多
普贤菩萨的大愿其实大家都很熟悉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早晚课颂上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经文
我们对普贤菩萨十愿
口头上念得熟悉
但落实起来感觉到难度非常之深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难度很深
我们就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点一滴的去落实
不能等我修到某个位置了
我再做那样事
这你做不到
我们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
我们看再小的一件事
不是做好 就是做坏
做好了 做得人人欢喜
完美无缺
我们的普贤大愿就落实了
而做得不好
让人们到处都不高兴
那你肯定没有落实菩萨大愿
普贤大愿不是给等觉菩萨说的
也不是给阿罗汉说的
是给所有的大众都说的
小到薄地凡夫
大到等觉菩萨
这永远是我们的指南
在行为上功夫不得力
原因就是大众的信心建立不起来
对人生怀有很深的疑惑
害怕自己行一切善会吃亏
所以 我们在行为上迟迟不敢落实
功夫自然就不得力
那我们不妨将普贤十愿
一一的分析探讨出来
大家就能深刻的体会到
行一切善必定有善报
持念佛号肯定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真理
就我们大众的起心动念
行为动作来说
人与其他众生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行为动作
不要说佛菩萨都知道
就是天地之间的观察神明也知道
观察神明
一个是司过之神
一个是司善之神
司善之神专记人的
善行 善念 善举 善言
司过之神专记人的身口意三恶
福从何处来?
祸从何处起?
普贤十愿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
弟子规 感应篇说得也很详细
弟子规百分百 你就是圣人
而普贤十愿
我们自己抓住一句阿弥陀佛圣号
能够用阿弥陀佛圣号
将一切的杂念都替换过来
那普贤行愿就在其中
不要拖泥带水
也不要自找麻烦
我们就用一句佛号
把心地念到干干净净
杀盗淫妄一点都不沾染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成圣成贤
那我们看
普贤的第一愿
一者礼敬诸佛
诸佛是谁?
诸佛就是当人的平等心
心地平等的人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
恶人也是善的 善人是更善的
佛菩萨看凡夫众都是佛
凡夫众看佛菩萨都是凡夫
到底佛菩萨是凡夫众呢
还是凡夫众的见闻出了问题?
是的
是我们凡夫众的见闻觉知被扭曲了
自己的心不真
看到别的地方就不真
自己的心真呢
看什么事情都是真的
当人的心不平等是主要因素
心底平等
我们的生活质量
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儒家的大德王阳明老先生
他给我们报告他的学习经验
满街都是圣人
看见街道上南来北往的
熙熙攘攘的
如同蚂蚁那么多的众生当中
王阳明老先生看到都是圣人
都是好人 没有一个恶人
没有一个凡夫
所以老先师能做到
对谁都有礼貌 不歧视一个人
而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
也有同样的见解
三人行 必有我师
三个人在一起
有个恶的 有个善的
我在其中怎么样处理好这个关系
怎么样在恶人与善人当中
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被污染?
圣人对我们说
见到善的一面 见贤思齐
学他的好样子
你就跟着善人受到了益处
而遇到恶的一面
则提高警惕
避免自己犯与他同样的恶作
我们在恶人这里也得到了益处
这样不就一切都摆平了嘛
善人与恶人都是我当人的镜子
你对人人有礼貌
得到的回报就是人人对你以礼相待
你对别人凶残无礼
假若哪一天你落到人家手里
人家也会用同样的手段来折磨你
在我们中国 我们看强盗
强盗落草为寇
以杀人放火 抢劫货物为职业
但是道义有道
虽然落到强盗
这个人人都看不起的行业当中
我们看
他也有他的道德底线
事情不能做得太过分
为什么做得不能太过分
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凡是确实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事情做得太过分了
自己的退路没有了
你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办法
生存下去了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礼敬诸佛的功夫怎么样做到?
尊者人家
语言上不能口角锋芒
讽刺人家 打击人家
到处宣扬人家的不对
他做了恶事尚有国法制裁
下有他的冤家对头收拾他
与我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
我们为什么要同仇敌忾
跟他过不去呢
处处保持自己的心态平和
这才是修行的成就之处
轻易不要起心动念
生嗔恨心
对人家傲慢无礼
我们处处的尊敬人
忍他 让他 礼敬他
得到的现实好处
就是人家也会这样对待你
人家看得起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是一个有礼貌
口上有德行的人
行为上端正的人
长期给你处在一切的人
他从心里佩服你
这样浅显的道理
难道还要鬼神显身来给你说嘛
行善积德有错吗?
一点都没有错
太上感应篇告诉我们
一日行三善
三年天必降其福
一日行三恶
三年天必降其祸
横行霸道时间久了
毛病习气惯得深了
你要知道
恶人还有恶人磨
老百姓都知道
三年总有个闰月
你三年做恶
灾祸就像这个闰月一样
给你注定了
三年一个闰月这是逃不过的
灾难发生的时候
这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事情
这是你恶贯满盈
自找其损 怪不得任何一个人
我们看
世间法当中学个手艺
也要三年才能学成就的
我们就能想象到
三年如一日行善积德
自己的毛病习气
在不知不觉当中断去很多
苦的源头断掉了
后福之大
十念佛号就感得我们
今生今世出离轮回
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到轮回之外的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去安享快乐
这样的大福
是世间法里再怎么大的福报
都比不上的
后福之大 往生到极乐世界
我们看
永远不会再受苦难了
恶招恶报 善招善报
这个一点都不抽象
我们对积德行善
这样一经分析
还有什么怀疑的?
礼敬诸佛
就是修我们的清净心
平等心与觉悟心
身口意三业
处处都要检查自己
生活当中
我们既不攀附权贵
也不欺势穷苦人民
做到平等对待
这样的人就是礼敬诸佛
就是个有志气 有德行的人
那我们再看
二者称赞如来
这是要求修行人善护口业
我们看称赞两字
称赞两个字
就是只说人的好处
不说人的坏处
能做到这样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称赞如来
口为祸福之门
我们的口业如果把持不好
整天飞短流长
说别人的过失
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
就说明你这个心里极端的不清净
一定要检查自己
不该有这个毛病习气
人事环境当中
我们对任何人都要隐恶扬善
绝口不提别人的过失与短处
这是一个修行人的美德所在
称赞如来
如来是谁?
如来就是一切诸佛
一切诸佛是不是寺院里
供的那些佛菩萨的形象?
是不是我们拜的万佛忏?
那个意思太狭隘了
一切诸佛就是生活中
形形色色的大众
称赞如来我们看起来
这非常的简单滑口而过
真正能把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这个关口把住的人
生活中有几个?
我们平常以什么样的标准
出现在大众当中?
自己知道自己的功夫浅
把握不住自己
你就老老实实把门关起来好好念佛
人多的地方你不要去
人家说闲话道长短
你就不要参与
说谁的好 说谁的坏
都没有你的事
你赶紧念你的佛
我们说不了好话
说不了坏话
一句阿弥陀佛
这我会念
我智慧高 智慧浅
人家外面的闲话闲事
我管不住自己
就用这句佛号
把你的口业替换过来
我们对某人不了解
这个人是好是坏我不知道
所以说人家在我面前
说谁的好与坏长与短
我这里就给他一句阿弥陀佛
统统的回掉
这就是称赞如来
最标准最圆满的做法
所以我们把称赞如来在这里解释为
一心一意持念阿弥陀佛圣号
能够把握住自己
闲话不说 闲事不过问
你一心念佛
我们称赞如来的功德
也就做圆满了
阿弥陀佛圣号一经念出
功德无量
果然能做到一句佛号念到底
一切如来我们都称赞到了
我们看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这有一点点迷信在其中吗
那我们再看三者广修供养
供养是什么?
供养就是尽我自己的能力
帮助一切人 或者一切物
修供养是给自己培福
你进了寺院 拿一些供品 一些钱
我们看泥塑木雕的佛菩萨
没有动你一点点
你的行为支持了
圣贤教育的承传与普及
让更多的人闻法觉悟了
所以你修福修慧
福慧俩边都修到了
寺院是给大家种福田的地方
在所有的供养当中
供佛的功德是最大的
供佛就是支持承传佛陀教育
并不是泥塑木雕的佛
非让你给他上一点供品
不是这样意思
广修供养 就是广结善缘
我们广结善缘
也是就是在修自己的平等心
在诸多的供养当中
我们看
法供养最
为什么法供养最
因为你的支持
佛教 圣贤教育
能够普及承传下去
能让很多很多的人觉悟成道
让社会得到恒久的长治久安
所以说法供养最
供养佛的功德最大
就大在这个地方
广修供养
我们自己有能力
有多余的钱物
就要多做好事
不能偏安一隅
将现在的福报耗尽了
享福的同时还要继续培福
后续的福报如果接不上的话
你的苦就来了
我们看钱是什么?
钱是通货
钱要让它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
让它产生正能量
钱的意义就出来了
广修供养
我们看 广字当头
就是心胸开旷 思维开旷
不计前嫌
与我有恩的 有怨的
他确实需要我帮助他
我也有这样的条件就要帮
在寺院
大家看到功德箱上
写着广种福田四个字
福田是什么?
福田是 恩田 德田 苦田 趣田
恩田就是与我们有恩的父母等人
我们一定要对父母尽到供养的责任
让父母在老年的时候衣食无忧
生活上有保障
这是我们报父母恩
对我们有恩的一切人
我们都要回报人家
这是广修供养
要做的第一步
那德田
德田是什么?
德 就是有道德 有学问的佛菩萨
这些佛菩萨住在世间
他是为了教化众生
让众生觉悟
佛菩萨我们看
活得很艰苦
我们支持佛教事业
支持善知识弘法利生
就是供养德田
供养德田的功德那就更大了
那我们再看苦田
苦田是什么
苦田就的这些衣食没有着落的人
衣食住行都没有着落
过着非常苦的日子
这些人
某个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
某个地方发生了战争
某个地方或者出了其他的灾难
这里的人生活没有着落
我们就要帮助他
生活中遇到这些苦人
那些乞讨的要饭的
我们就要拿出自己多余的给他一点
因为他需要
他不吃这一餐饭他肚子饿得慌
那趣田呢
趣 这里指的是恶趣
三恶道的众生
三恶道 我们看这些
流浪猫 流浪狗
还有其他的动物都很可怜
能给他提供一餐饮食
让他延续生命
我们就是供养趣田
我们给鬼道众生施食
也这是供养趣田
广修供养这些行为
都能给自己描绘锦绣前程
你吃不了亏的
因因果果在自己的命数当中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你结的善缘 就会发生作用
就会有人站出来积极的帮助你
我们看
都是成就佛果的佛陀
为什么有的佛度众生很多
有的佛度众生很少呢?
原因不外乎在因地上结的
善缘多 善缘少
也就是这个原因
不要说我们凡夫众
在轮回中结善缘有善报
成就佛果
这个因因果果都在自己这里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 光中至尊
为什么阿弥陀佛度众生的范围多
就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上
结的善缘太多太多了
这都是自然现象
一报还一报的
不是谁能勉强得来的
在广修供养的过程中
我们自己的贪吝习气
就会自然消失或者淡化
佛门第一烦恼就是贪字当头
广修供养是断贪最好的助缘
贪心重的人没有幸福
也没有人缘 贪心变饿鬼
饿鬼道的众生
我们看恶鬼
他吃不到东西
腹大如山 眼如针孔
他吃不下去东西
也吃不到东西
好的饮食到饿鬼的口里
就会变成猛火
将他的五脏六腑烧坏
所以说贪心变饿鬼
这个现实事例
我们也亲自看到了
贪了一辈子
到生命最后终结的时候
一滴水都不属于他
想喝一滴水都没有这个福报
活活的饿死 活活的渴死
我们就可想人在死的时候
一点饮食都无福享受了
这样的人
他如果不念佛 不觉悟
不求生极乐世界
他必定堕在饿鬼道里
长劫受苦受难
原因就是太贪了
贪了一辈子
连自己的兄弟姐妹
自己的母亲都不放过
都要在自己亲人身上剥一层皮下来
太聪明 人拿你没办法
因果拿你有办法
所以广修供养
将自己的福报布施供养给需要的人
福自然就来了
断贪我们就用广修供养
我们看到今生今世
有些人活得很不顺利
就是贪心太重
这世贪心太重
生活得很不顺利
来生来世失去人生的占绝大多数
就算还是人身
都是贫穷下贱 诸根不具者
眼前这些贫穷受苦的人
就是证据
尽虚空遍法界发生的万事万物
都有它的因因果果
不是偶然的
帝王将相 权贵人物
这是自己过去修来的福报
在佛门当中修了一点福报
不肯往生极乐世界
贪恋人生中的痴福
就是这样的果报
普贤菩萨让我们广修供养的目的
还是让大众出离轮回
贪吝的习气淡化了
对轮回就失去了兴趣
这样的心态就能做到
阿弥陀佛随时接引
我当人随时往生
清净 慈悲 觉悟
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佛果是修来的
不是谁能给你的
要想永远不受苦难
就要落实普贤菩萨
给我们指出的正确理路往前走
目下我们看到贪官污吏腐败成风
这些人他是给自己修地狱路
贪污了那么多的钱
今生今世用不了
到阴曹地府
这成吨成吨重的钞票
阴曹地府要他一口一口的吃下去
到那个时候
你不吃由不得你
用种种刑罚逼着你吃
把那个纸张往肚子里吃
那是个很难受的事情
贪污腐败是最愚蠢的行为
这样的人
与普贤教育一百八十度的大背离
折福非常之快
不要等到来生
他现在就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虽然他占有很多的财富
但这些财富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幸福
他的生命就悬在刀口上
时时刻刻都有更强的对手
为了这一点点财富
来要他的命 得不偿失
他时时刻刻都不会安宁?
在惶惶不可终日当中
那是什么样的滋味
生活的质量
看看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
佛陀所过的日子
那是高级的享受
佛陀所有的财产就是三衣一钵
但大家从来没看到佛陀有烦恼的时候
一辈子心平气和 情绪乐观
来的自自在在
走的从从容容
这是真正的潇洒人生
我们能够省吃俭用
把自己平常节省下来的一点点钱
做善事,那感受是非常的快乐
财富越施越有
广修供养
我们的心地就会变得慈悲
心胸就会变的开阔
当然 我们的身体健康
心情愉快 整天乐呵呵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事情
因为善缘结的多
自己的心善 行善 口善
也会轻轻松松解决过去
这就是高质量的日子
我们要学会过这样的好日子
我们在探讨
四者忏悔业障
业障是什么?
业障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错事
所说的一切错话
所起的一切恶念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过去造下的恶业
修行人明确认识
知道那是不对的
知道那是不对的怎么办?
后不再犯
我们的行为何为对 何为错?
佛家的戒律给我们说的明明白白
我们看五戒十善 普贤十愿
都是我们修行的指南
修行人做到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一切不善的事情都不做
这才是真正的忏悔
凡是做了某件恶事
受折磨最深的是自己
迟早你想到这件事情
心里就要难受很长时间
这种折磨是绵长的
痛苦的叫你一辈子都不得开释的
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
解决的办法就是将自己修行的功德
回向给被你伤害过的人
或者这个动物
在佛菩萨发愿
以后绝不不做类似的错事
心里的负担就会减轻
如果再遇到同样的境界
赶紧补救
事后 你的罪业感就会减轻了
对生活中的一切不愉快
一切的冲突
大家一定要知道
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事情
偶然的事情
后面一定有非常的原因
原因不外乎是自己过去生中
结下的怨对
今生今世缘熟了 他来索债
业障就是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凡夫都有隔阴之谜
忘记了当人的过去
佛菩萨看的清清楚楚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任何不如意的事情
都是过去生中做恶的恶缘成熟了
我们要将一切不如意
消灭在萌芽状态
自己选择一心向善 精进念佛
善的果报来就来的很快
恶的果报来了以后
则会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断恶要从心里断
心态调整好了
行为上自然端正
自己已经做下的恶事
我们把它放下
未来的我是一个新人
从里到外都换上了圣贤的形象
因为 我真心忏悔了
永远不会再干糊涂事情
忏悔业障
必然感得生活中万事胜意
我们再看五者随喜功德
随喜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不嫉妒
在现实中想找一个
没有嫉妒心的人还真不容易
可见随喜功德意义之大
嫉妒 就是看到别人得了好事
自己心里不舒服
其实 这个得好事的人
与你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冲突
没有伤害你什么
可是 你就觉得不开心
如果机缘成熟的话
你还可能破坏他的好事
这样就在无形当中
没有任何意义的情况下
给自己结下了一个对头
你破坏障碍了人家的好事
人家迟早要知道的
知道以后要付诸行动
对你实施报复了
你的麻烦就来了
嫉妒心就是小心眼
自己的心量拓展不开
所以说随喜功德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我们细细掂量 有万分之重
嫉妒的心就是恶心
要不得 赶紧改
嫉妒的心能给自己带来
种种生活的不如意
还会给自己带来种种的疾病
为什么说会给自己带来种种的疾病
因为心态不正
心情不愉快
看什么事情都不满意
跟谁都合不来
人家得一点喜事 自己就不高兴
这些不良情绪
就是造成你身体得病的大根源
我们看这些长寿的人
寿命长的人
这些人都是心情很好
心底善良的人
这些人没有吃长寿的药
没有吃什么补药
吃的也就是我们平平常常的饭菜
为什么他长寿?
心善行善口善
不起心 不动念 不分别 不执着
跟谁都合得来
对什么事都看的惯
精神上没有压力
心灵上没有压力
这种人他自然就长寿
能够随喜他人的好事
成就别人的好事
这是修出功夫的人
我到底有没有修行功夫?
这要问自己 不要问别人
问自己怎么问?
看到境缘现前
我是什么心态?
如果我还有浓厚的嫉妒心
说明自己并没有真实功夫
要提高警惕
赶紧用佛号把这种心理替换过了
任何恶习气都不能让它滋长
恶习不除 则烦恼绵长
受折磨的还是你自己
不是别人
修行就是断除烦恼
断自己的烦恼
不是断别人的烦恼
我这里的烦恼没有了
外缘境界就风平浪静
我们到寺院去
看到观音菩萨的塑像
菩萨踩着一头大鳌
鳌就是鱼
菩萨踩的这条鱼很大
这表什么?
菩萨踩的这条大鱼
表的什么法?
大鳌很厉害
能兴风作浪 翻江倒海
菩萨稳站在它的头上
纹丝不动 表能驾驭时局
不为境转
我们看观音菩萨在千尺浪头
定功就有这么深
菩萨的心里干净 光明磊落
在种种境缘当中
不起心 不动念 不分别 不执着
理智行事
故而巍然不动
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菩萨
也没有什么事情吓倒菩萨
自己这方面风平浪静了
嫉妒傲慢贪嗔痴没有了
外缘境界他打不倒你的
我们一定要知道打倒自己的是自己
而不是别人
这个秘密时间人已经发现了
佛菩萨叫我们反求诸己
我们看佛菩萨没有说错什么
自己这方面要站稳
心态要正常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叫门
自己心里没有鬼
到哪里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天地鬼神敬仰你
人民群众爱戴你
有缘大众喜欢你
嫉妒心万万要不得
万万不能滋长它
心态不平衡
过不了自己的关
也过不了极乐世界的关
阿弥陀佛接引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
条件要符合往生极乐世界的要求
普贤十愿
愿愿都是教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
五戒十善不落实
普贤十愿不学习
修那个法门你都成就不了
极乐世界是什么地方?
是诸上善人会集的地方
条件达不到上善若水滋润万物
我们想一想
我难道去极乐世界
破坏的人家的道场清净不成
我去极乐世界是非人我一大堆
贪嗔痴慢一大堆
你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
从善如流
看到别人有了好事
自己第一个念头就是
跟着他一起生欢喜心
那怕这个人是我最仇恨的人
我都能保持这样的心态
那你就是极乐世界的候补佛了
这里一点夸张都没有
修行 这个关自己要把握好
没有嫉妒 心胸开阔
你就是第一等幸福之人
嫉妒心是成就道业的大障碍
小看不得
我们的起心动念
处处都要当心一个恶字
极乐世界为什么只有乐 没有苦
就因为极乐世界
只有善 没有恶
嫉妒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我们把这个麻烦取掉以后
你就会发现
自己的情绪永远是乐观的
而你的人缘 则是四通八达
谁都愿意帮助你
谁都愿意与你往来
原因就是你的心好
人人都信任你
跟你交往他有安全感
你是大众心目中的靠山
我们再看随喜后面加了功德两个字
我们把嫉妒心改正为随喜的心
功德就在其中
佛法是清净平等觉悟之法
我们看看哪一尊佛
哪一尊菩萨有嫉妒心?
大家口口声声学佛学菩萨
嫉妒的关你过了吗
嫉妒的关都过不去
我们学了个什么佛呢?
随喜功德
从方方面面分析以后
我们就会自觉自愿的
帮助人 赞叹人 成就人
佛菩萨不就是这样普度众生的吗?
佛的境界
是将任何众生都度到
跟自己一样的佛境界
佛不当孤家寡人
古代的皇帝南面称孤
这个寡字
不是独断专行
目空一切 高高在上
而是要求自己的德行在万民之上
做一国百姓的好榜样
让老百姓不停步的学圣学贤
不是随便称呼的
佛陀度化众生不拘一格
千百亿化身
随一切大众的缘
随喜一切大众修行的功德
我们看看八万四千法门就知道了
佛陀与什么人都合得来
再怎么难度的众生
佛都有办法把他教育好
佛就是能做到随喜
应和他 随喜他
用自己真正的功夫感化他
我们总是叹息自己运气不好
不如意事常八九
运气不好
一定是心态不好招来的
仁者无敌 智者无忧
佛菩萨无论在怎么样的
艰苦的环境当中都无怨无悔
经得起逆境的考验
在逆境当中无怨无悔
在顺境当中则进退有度功成不居
正因为佛菩萨心中
空空如也 一法不生
才能装下尽虚空遍法界
才能感化九法界一切的众生
这就是随喜的功夫做到了家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我们就先探讨到这里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