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利益存亡品第七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一生行善的人都怕杀业拖累,而一生不造善业的人就更怕杀业拖累了。说世间人无知,我们从给亡人办丧事上就能看出:古人有用活人殉葬之事,被殉葬者真的死了以后还是亡者的仆佣吗?此一时彼一时,被殉葬者的神识怨气充满,合力一处消灭亡者绰绰有余去,还给他服务吗?佛圣不问世,众生苦无穷。从生到死,糊里糊涂的造了无数罪业,都要自己一 一尝还的。
【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因为他一世行善,杀生吃肉不是他的本愿,他最终还是生往善道了。这个晚生善处的晚,是拖延,多受苦。动物被杀以后,那神识非常愤怒,报复的力量很强大,这对亡人产生的影响不小。没有动摇他往生善处的根基,将他拖着,亡人就很烦恼。父母亲人故去了,我们在他的祭日买物放生,这对他有好处。现代人造恶太深,顿顿有鱼有肉,这都是给自己欠债,要节制。
肉食的营养价值真的很高吗?老底揭穿,吃下去只有害没有利。不但动物身体挟带的种种病毒已经感染给人类,动物对杀吃他的人仇恨也结下了。人们现在怎么杀吃动物,动物一旦获得人身就怎么对待杀吃他的人。一报还一报,轮回世间本来如此。【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自受恶趣,是堕三恶道。在生未曾有少善业,反过来说,这个人就是恶人。恶人命终遇不到佛圣点化,福报耗尽了,被无数怨业牵缠,不是堕饿鬼畜牲道,就是堕地狱,死时很痛苦。他的罪业够深了,但子女亲人还杀生摆酒给他加重罪业,他就更苦了、在三恶道受苦的日子更长。
地藏菩萨在这里比喻说:【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这个比喻很恰当:一个逃荒要饭的挑着他的家当赶路,长途跋涉,精疲力尽,到处讨要不到吃的,饿了三天,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要把他压垮了。这时,遇到昔日的邻居,又让他替自己捎带点东西,他的负担更重,累倒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无福德者就是这样,他经不起别人给他添罪了。我们要给死去的亲人修福,而不是添罪。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地藏菩萨这句经文说得很好。众生遇不到佛法,举手投足都是造恶。我们且不说了生死出轮回的大目标,就平常这点小知识,普通人就不知道。他杀生摆酒觉得没有恶心,但好心却害了亲人。如果有人给他说明了其中要害,他就不会这样作了。弘扬佛法功德无量,这不是恭维讲经人的,我们从现实观察就能得体会到。
佛家的五戒十善是铁律,做到其中一项,就有一项的受用,五戒都作到了,身边就有二十五位善神日夜守护。我们热心的向人们宣传佛法,有心听者,他能依教奉行,世界上就多了一份善、少了一份恶。大善是由小善积累起来的。而我们能将阿弥陀佛圣号与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用讲说给大众,人们给命终人念佛助持他求生极乐世界,则是世出世间第一大功德。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是极小的善事。虽然小,但也是善。极有可能这点小善就将他引进佛门成圣成贤。
儒家大德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善无大小,全在用心。心善的人,无处不行善。培养自己的善心就是修福修慧。地藏菩萨说到这里,下面反应如何?【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否?】大辩菩萨提问的很好,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地藏经》讲记第一百一十七集,二0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