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44集

慧利 2022年6月6日16:58:08
评论
417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夏本纪。

『华阳、黑水惟梁州

汶、嶓既蓺,沱、涔既道

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其土青骊。田下上

赋下中三错。贡璆qiú

铁、银、镂、砮nǔ、磬qìng ,熊、罴、狐、狸、织皮

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

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我们再探讨『汶、嶓既蓺』,这个『汶』是汉水通往四川的主流。

自从水灾发生以后,这条主流滞塞不通,漫溢陕西南部,高耸的嶓冢山也被淹到了半山腰,凉州一带的人民居住环境非常恶劣,居住在这个嶓冢山的山顶,冬天非常的冷,夏天非常的热,不少人因此得了重病,耕地面积连年缩减,老百姓叫苦连天。

眼看着水灾将要消灭人类,这可怎么办呢?

再继续这样下去,靠山山倒 靠水水流,如何生活呢?

大禹治水带给了陕西人民新的希望,大禹一心凉州治水的时候,将汶水疏通 ,引凉州一带的患水入汶水,顺着嶓冢山流入蜀地诸江,归于南海 。

工程圆满以后,嶓冢山露出了山根,山下平地恢复了耕种,人民从山上搬下来,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 沱、涔既道』的这个沱水与涔水,是汉水的两个支流。

『既道』是通往荆州 归于南海。

『蔡、蒙旅平』

『蔡』是蔡山

『蒙』是蒙山

界与陕南与四川之间,水路通畅以后,两省人民通过水运 一路顺风,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倍受艰辛 。

『旅平』即旅行平坦

『和夷厎绩』

这个『和夷』是川陕边界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大禹疏通了沱 ,涔二水与汶水,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也解脱了水灾的困扰,安居乐业 。

『厎绩的厎』是彻底,水灾从此再未发生,陕南人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

这个『青骊』是青黑色的泥土,田地为下上等 ,赋税为下中等。

『贡璆(qiú) 铁、银、

镂(lòu)、砮、磬,熊、罴

狐、狸、织皮』

这是梁州一带上贡天子的土产。

『璆』是美玉

陕南蓝田县出产的美玉古今闻名,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写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可见蓝田的美玉很著名,梁州一带向朝廷进贡的,也是蓝田的美玉。

『镂』即金属花边,用于装饰房屋,梁柱之间有个金属的支架,把它连接起来,这就是『镂』。

用金属做成的美妙花纹,既起到连接的作用,也起到美观的作用,还有做箭头的砮石,演奏音乐的磬,蔡、蒙二山野生动物,熊 罴 狐 狸,品类丰富的皮毛衣服,都是陕西上贡朝廷的厚礼。

【西倾因桓是来』的『西倾』是山名

在甘肃临洮。

『桓』是桓水,桓水沿着西倾山东来,大禹将它与汉水接通构成运河,梁州进京朝贡的水路,顺桓水向西,然后北拐入翼 这近得多。

『浮于潜 逾于沔 入于渭 乱于河』

『潜、沔二水』 都属汉水支流。

『入于渭』的这个『渭』 是渭河,泾渭分明 缘此典故,梁州一带出行,都在潜水乘船 越过沔水,进入滔滔渭水,再入黄河主流。

『乱于河』的这个『乱』是向东南西北都通畅。

『河』是黄河主流,船只进了黄河主流,四通八达 随意而往,都能到达目的地,梁州治水到此圆满。

我们再看史文

『黑水、西河惟雍州

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漆、沮既从,沣水所同』

这是大禹九州治水的最后一州,雍州。

『雍州』是哪里呢?

雍州源于陕西省\N凤翔县境内的雍山 雍水,此地故名雍州。

『黑水 西河』

是陕西省的两条主要河流,黑水的发源地在甘肃三危山一带,流经陕西南部。

『西河』即雍水 黄河支流之一,雍州因为两水之势,成为陕西的水路要冲,当然水能造福 也能起祸,在洪水肆虐的年代,雍州人民受害很深,就在其他八州水利修复以后,雍州人民望穿秋水,盼望大禹救苦救难,赶快排除此处的水灾,大禹带领着他的团队奔赴雍州,开始了艰难的治水工程。

『弱水既西』的这个『弱水』出于甘肃张夜,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治水工程到雍州一带,几乎到了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治水治到病根上。

我们经常所说的任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弱水,指的就是这条河,弱水的得名,缘与它水浅流缓 故名弱水。

『泾属渭汭』 这个『泾』是陕西泾河

『泾属渭汭』是将泾并入了渭河,便于交通。

『荆、岐已旅,终南 敦物至于鸟鼠

原隰(xí )厎绩,至于都野』

水患排除以后,雍州一带的商业交往频繁了,以前苦于荆山 ,岐山等大山的隔碍,商品流通很艰难,有了渭河的水运交通,再次出行 轻轻松松。

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水运带给人民的方便说之不尽。

这个『终南』就是陕西终南山脉,终南山脉很长也很大,气势磅礴。

陕西人民常说,三千狮子喉秦岭,八万罗汉镇终南,终南山地杰人灵,住着数不清的隐士高人,自古是修行人的首选地。

『敦物』即敦物山,在今陕西省武功县东南。

『鸟鼠』即鸟鼠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泾渭通畅以后,终南 敦物与鸟鼠等地咸得其益,交通运输方便而顺畅。

『原隰(xí)厎绩 至于都野』的这个『原隰』是平原与低地意思是 诸水归于泾渭二河,平原与湿地都恢复了耕种。

『至于都野』的这个『都野』

即今甘肃武威市,渭水贯穿东西,受益之地极多 。

『三危既度,三苗大序』

『三危既度』

是三危山一带的水灾治理以后,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三苗人民 安居乐业,对帝舜感恩戴德 再不犯界,少数民族地区,一向因缺少资源而进犯中原,大都是贫困所迫,加之多年的水灾,贫困地区的人们更苦恼,因此三苗少数民族长年犯界 ,掳掠汉人,朝廷为此头疼不已,大禹给少数民族办了实事,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帮三危地区修筑水利,给少数民族的人民送上粮种,派农业专家辅导他们播种收获,让茹毛饮血的少数民族,也穿上温暖的衣服,吃上大米白面,教他们学习中原文明,少数民族衣食丰足,对大禹感恩不尽,承诺日后安分守己,再不侵犯汉人。

大禹一行的治水工作到此圆满,回归京都之际,三苗人民载歌载舞,欢送大禹一行,还将地方的土产装上车船

对京遥拜,从此以后西南边塞清净安乐。

『三苗大序』的这个『大序』是归顺 服从帝舜的领导。

『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

雍州一带的土壤是黄色柔土,田地为上上等,赋税为中下等,上贡朝廷的礼物 也是土产。

『璆qiú、琳、琅 玕gān』都是美玉,昆仑山是美玉的出产地,自古大众皆曰 玉出昆仑。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这个『积石』即积石山

这里的大众进京朝贡,从积石山进入黄河乘船,抵达龙门山西河,在泾水和渭水的交汇处,乘黄河主流进京。

『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这个『织皮昆仑』是什么意思?

是昆仑山居住的少数民族,

野人,这些未经教化的少数民族大众,没有纺织技术 不懂耕种,以打猎为生 穿着皮毛,故曰织皮 。

还有析支山 渠搜山一带,也有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这些人既可怜也可憎

说他们可怜,那确实跟普通动物一样,居住在山洞 自生自灭,说他们可憎,这些飙悍的野蛮人,屠杀汉人非常的残忍,经常活吃汉人 下山劫略,来如猛虎 去如飙风。

给汉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大禹治水到这里,安抚了少数民族大众,给他们传输了中原文明,少数民族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进入了文明社会,与汉人和睦相处,贸易 经商 通婚,这都是大禹一行的功德。

九州治水到此圆满,大禹的丰功伟绩,一直流传至今,黄河长江畅通无阻,直到现在。

古人治水的高度智慧,令现代人叹为观止,如果说古埃及的金字塔工程,现代人无法推测与想象,那大禹治水的高度智慧,也是我们今天无法推测与想象的,中国的运河工程,是世界奇迹之一。

大禹治水是真人真事,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民,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正所谓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

我们再看史文

『道九山:汧qiān 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

雷首至于太岳;砥柱

析城至于王屋;太行

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

道嶓冢,至于荆山

内方至于大别

汶山之阳至衡山

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这段史文记载说,大禹在治理全国水患的同时,逢山开路 环绕全国一周,将东南西北各大山脉也开出通道,补足了水路运输的不足,水路补旱路 旱路补水路,将全国各地连成一片,提供了全国运输交通的大方便。

『道九山汧qiān 及岐至于荆山』

『道』是个动词,开通的意思。

『汧』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从陕西宝鸡起到江西江州终,形成完整的水陆交通,堪比现代的铁路公路运输网,。

我们现代的很多公路交通,都沿袭大禹当年的旧迹,不过加宽改新而已,他这个原路线几乎没有改变。

史文上的山名,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此处不再重复。

从汧山 岐山直到荆山,有通往黄河的水路与旱路,从壶口山,雷首山直到太岳山也畅通无阻,从砥柱山,析城山直到王屋山水路随意,从太行山 常山直到碣石山,都有通往海边的水路与旱路。

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直到太华山也两路通畅,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直到负尾山,同样开辟出道路,从嶓冢山直到荆山,可乘船乘车,从内方山直到大别山,也可以随时通过。

从汶山以南直到衡山,经过九江 直到敷浅原,一路方便,这就是著名的开九山。

大禹不但是水利专家,还是公路运输专家,将全国的高山大川纳入胸怀,

,了如指掌 ,对各地的民族风俗,治安管理也胸有成竹,实属杰出的国家领导人。

大禹是不是马背皇帝?

夏王朝的起始,并不是因为五帝时期倾覆了江山,逼着新的力量揭杆而起,,五帝的最后一帝 帝舜,一手将大禹扶持起来,大禹是继五帝之后的另一位伟大人物,其功绩绝不输给五帝,人民承认并拥护君主,首先要君主给人民做出贡献,大禹对当代与后世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再看史文

『九川:弱水至于合黎

余波入于流沙;道黑水

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道河积石,至于龙门

南至华阴,东至砥柱

又东至于盟津

东过雒汭ruì,至于大邳pī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

入于海;嶓冢道瀁yàng

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

过三澨shì,入于大别

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

东为北江,入于海

汶山道江,东别为沱

又东至于醴lǐ,过九江

至于东陵,东迤 yí北会于汇

东为中江,入于海;道沇yǎn 水,东为济,入于河

泆yì 为荥,东出陶丘北

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道淮自桐柏

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

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

沮,入于河;道雒自熊耳

东北会于涧、瀍

又东会于伊,东北入于河』

这段史文的意思是,将弱水疏导至合黎,下游流入沙漠 ,疏导黑水 经过三危山 ,最后注入南海,在积石山疏导黄一直到龙门山,向南到华山以北,向东到砥柱山,再向东到盟津,向东经过雒水入河口,一直到大邳山,向北经过降水,一直到大陆泽,向北分为九条支流,又汇合为逆河,

最后注入大海。

在嶓冢山疏导瀁水,向东流是汉水,再向东流是苍浪水,经过三澨水 进入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向东汇入彭蠡泽,向东流是北江,最后注入大海。,

在汶山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是沱水,再向东到醴水,经过九江 一直到东陵,向东倾斜流向北方汇入淮水,向东流是中江。

最后注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是济水 流入黄河,溢出聚为荥播泽 ,向东到陶丘以北,再向东抵达菏泽,又向东北汇入汶水,最后向东北注入大海。

从桐柏山疏导淮水,向东和泗水 沂水汇合,最后向东注入大海,从鸟鼠山疏导渭水,向东和沣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到泾水,向东流经漆水、沮水 流入黄河,从熊耳山疏导雒水,向东北和涧水、瀍水汇合,又向东与伊水汇合,向东北流入黄河,

这里有个生词『鸟鼠同穴』

这个『鸟鼠同穴』指是鸟鼠山

九川发源于昆仑山脉,滋润天下 分支无数,,看似杂乱无章,其实连脉通络 各有归属。

大禹从从翼州治理疏通,圆周中国 用十三年的时间,一直追索到昆仑山脉总源头,如此庞大的治水工程,撼天动地 神鬼敬慕,自此天下太平 直到今朝。

『我们再看史文

于是九州攸同 四奥既居

九山刊旅 九川涤原』做何解释呢?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