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45集

慧利 2022年6月12日15:53:12
评论
286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夏本纪

『于是九州攸同 四奥既居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

泽既陂( pō)  四海会同

六府甚修,众土交正

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国赐土姓:

“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我们看『于是九州攸同』这句史文

『九州攸同』是天下大同,这个『同』是大同。

大同世界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五帝时代算一个时期,夏商周算一个时期,大同世界在这一段时期出现过,在洪水肆虐的岁月当中,普天下山河破碎 诸侯离心,社会很不安定。

天下安稳的基础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国君要保证老百姓衣食无忧,这是一个君主最低限度要做到的,人们吃不饱 穿不暖 居无定所,在这时候说大同说教育,那都是很苍白的,这个道理大到天下, 小到家庭,人人都知道。

没有温饱的保证,就谈不上和睦相处,具体到帝舜时期,因为洪水对劳动生产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明显的萌芽,诸侯朝供的礼物是越来越少,少数民族犯境之事则越来越多,时有发生。

民间的老百姓之间互相的往来,也不及以前频繁,原因不外乎囊中羞涩,就这样洪水对陆地的吞食,不但没有停止。

而且在与日俱增,不但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存,也威胁到国家的政权,这是帝舜最为头疼的事情,留给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治理天下的水患 是燃眉之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积留在陆地上的洪水排归大海,广阔的天地与勤劳的双手,一举扭转了当前的頽势。

我们在读到『于是九州攸同』的时候

就感慨万千,社会的安定是天下大同的基础,大同时期的人们,道德水平堪比圣贤。

那我们再看看历史上的每次动乱 ,都是由一批人实在无法生存,而引起的,帝舜心里最清楚。

就在水利工程圆满之后的第一年,诸侯朝拜天子的大会上,人们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余会的大众个个意气风发,诸侯们带着足够而体面,的礼物朝觐天子,使臣们脸上都有光彩,往年储存贡赋的仓库不够用了,朝廷连夜动工扩建新的仓库,当然天子回敬诸侯的礼物更丰富,双方皆大欢喜,诸候们互相见面,都盛情款待对方,人民的心情也非常的舒畅, 安居乐业 ,丰年留客 饭食也非常的丰富,国家物资充足,没有诸侯愿意兴兵打仗,人间也和气一团,也绝少人我是非。

『九州攸同』的这个『攸同』是和睦相处 天下太平,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天下大同。

『四奥既居,九山刊旅』

这个『奥』是个通假字 通墺,可定居之地。

『四』是四方 

『四奥既居』是四方安宁

『九山刊旅』的这个『刊』是可以。

『九山』代表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

总扩为『九』

『九』表圆满

『旅』是交通方便

『九山刊旅』是水陆行旅四通八达,全国各地的物资互相流通,市场经济空前繁荣。

『九川涤原 泽既陂 四海会同』

这个『涤原』是全国各地的大江大河,从源头到归宿 一路澄清 ,再没有发生过堵塞的现象。

『涤』是清澈

『原』通源 是诸水的源头

『九泽既陂( pō)』 是各地的湖泊井然有序,不再为害。

『四海会同』的这个『四海』

就是我们熟悉的勃海 黄海 东海 南海,泛指天下各国。

『会同』是人民咸受其益

『六府甚修 众土交正】

这个『六府』是朝廷的六大主管部门,不外乎经济 文化 军事,治安 教育 建设等等。

『甚修』是提高各部门主管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全国的耕地面积与农作物多倍增量,以前闲暇的部门也忙碌起来,随后而来的,是物资充足以后的人口大爆炸。

住房的扩建,全国人民的就业问题等等,都是面临的社会新问题。

在有些史书上

一说六府甚修是金

木、水、火、土,穀和谐促长。

其实这两个解释都一样,基于人民生存的六种物质说事,也不离大题 。

『众土交正』是从新丈量土地

『交正』是较正的较,土地多了 人口新增长了,就得重新按人头平等分配土地,以前的耕地面积很小,税赋也很少,现在不一样了。

土地管理部门得从头开始,落实现有的耕地总面积,衡量土壤的质量 准确的勘测,以制定新的赋税政策,平等的分配给人们去耕种。

『致慎财赋』

『致慎』是谨慎

『财赋』是土地的收获,该交给朝廷的赋税,田多土肥 粮食产量高者,税收则多 ,否则 则少。

『咸则三壤成赋』的这个『咸则』是都依这个政策原则。

『三壤』是上中下三等土地

『成赋』是依次收税

『中国赐土姓』是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与人民。

这个『中国』是国家行政枢纽,天子的主权范围。

『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是洪水治理以后,一下子多出大面积的土地,这些土地以前沉在水下,几乎没有价值与意义,已经被人们视为荒地抛弃了,现在洪水治理成功以后,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这些土地都是大众诸侯,眼红争夺的对象,天子如何公平处理,这个新出现的问题呢?

帝舜当然会一碗水端平,人世间无论发展进程到什么时代,都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帝舜将这些新增长出来的耕地,山林 湖泊 勘准造册,根据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诸侯大众来了一次平均的分割,让这些土地有了主人与姓氏,不再是无主的洪水灾害区,也不是蛮夷占领的外邦,水灾治理完结以后,这是当务之急。

肥沃的土壤,物产丰富的高山大泽,势必会引起诸侯争锋,如若拖延久了,所谓夜长梦多,将要引起诸侯之间的血战,帝舜很明白,及时而公正的安置好大众诸侯,分地一事 他做的非常的公平,大家没有话说,既不厚此薄彼,也不凭着个人的意愿去行事,在分地之前,事先有诸侯暗中贡给帝舜,很多珍玩与希奇宝贝,帝舜是圣人,自然知道他的用图,诸侯额外的进贡给帝王稀玩宝贝,意图不外乎想开后门,多得一些封地。

帝舜很温和的对他说,天下之物是众人的,不可私藏 ,如若不公 厚此薄彼,造成大众心理的不平衡,这是政治上的潜伏的危机,我作为天子,哪敢暗室亏心呢

我们都要光明正大的做人,你既然远道而来,辛辛苦苦将这么多贡品,送到京城,我就收下了,来年进贡你在应供的礼物上,减去现在的礼数就好,

我本人的生活很朴素,福报也很薄,不敢消耗份外之财,请你原谅我 理解我,我一定公平的均分土地,不会让任何一家吃亏。

『中国赐土姓』的这个『中国』是中央 。

这个『土姓』就是土地的主人,物有所属 则无人敢取,物无所属 ,众人必争。

『祗 台德先 不距朕行』的这个『祗台』是神明,所谓暗室亏心 神目如电,圣人绝不做隐私之事。

关于隐私,现代人有个隐私权,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现代人,他见不得人的地方,见不得人的行为太多太多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圣人,事事清明 行为端正,无隐私可谈,自然就不需要什么隐私权了。

『祗台德先』意思就是神明在上 无所不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凡事要符合伦理道德,不可亵渎神明。

『不距朕行』这个『朕』

是天子 自称,帝舜语重心长的对别有用心的人说,我不能逾越天子的本分行事,惹得天下人心地不平。

『距』是逾越,经过帝舜如此解释,大家都打消私心 惭愧认错。

我们再看史文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

这个天子之国就是京城,围绕着京城地段,以五百里为标准,定制三公六卿的封地,地位越高 成绩越突出者,距离京城越近,封地越肥沃,反之 越偏越远越差。

我们看这个『甸服』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服』是五服,也就是五等封地,我们经常所说的五服出外,这个出外 就是不入流 不相干,外邦,不属于天子管辖范围,你爱怎么着怎么着。

『百里赋纳总 二百里纳铚

三百里纳秸服 四百里粟

五百里米』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有封地方,就要向朝廷进贡,进贡的粮食在五百里甸服之内,距离京都最近的百里候,这个路途近,朝廷就直接派人收割,他们封地的贡粮以抵税赋,因此上叫做『纳总』。

这个『总』是全棵的庄稼,全棵庄稼这个稻草禾穗,可以喂军马,也可以当柴火烧,古人都烧这个稻草,粮食供人吃,全棵庄稼有它的妙用。

『二百里纳铚』 这个『铚』

是古代割禾穗的短镰刀,这里指的是稻穗 麦穗,因为二百里的地方,路途比较遥远,全棵庄稼运输不方便,朝廷只要求他们留下秆子 ,进贡禾穗,禾穗可以打皮糠  ,皮糠可以喂畜牲,大米供人吃。

『三百里纳秸服』这个『秸服』

是去掉杆和芒的谷物,也就是稻谷。 

『四百里粟』这个『粟』是粗米

『五百里米』这个『米』是精米,朝廷对诸侯考虑很周到,很得人心。

『甸服外五百里侯服

百里采,二百国 三百里诸侯』 

前面的『甸服』其封地主要是王室成员,世称王子王孙,而甸服外的五百里侯服,多为朝中的大功臣,等级略逊于王室成员。

『候服』比『甸服』次一等

『候服』主要为朝廷服役,这是硬性制度,国家的军事人员。

从『候服』靠近京城的,百里封地征收,因为靠京都近 来往方便,国家需要用兵 距离近,他会迅速的组织起人员来。

『二百国』的这个『国』是管理国家事务,国家有紧急情况,这些人必须挺身而出,没有推诿的理由,食国家奉禄,就得为国家办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三百里诸侯』

『三百里』是前面的一百里,加二百里之外。

『诸侯』二字是什么意思?听候天子之命 。

『诸侯』是二百国的侯补队

这些封地的诸侯大众,朝廷有难,他们也得无条件的出兵相助,五帝与夏商周时期,朝廷筑有烽火台,如果京都有急难之事,烽烟一起 诸侯相助,当然其他诸侯有难,也会点起烽火台,朝廷与其他诸侯也来帮他

『侯服外五百里绥服』

这个『绥』意思是安抚,服王者政教 做好公民。

『绥服封地』的大众,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揆文教』的『揆』是教化大众的意思,接受王者教化,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安分守己 以身作则,尽忠尽孝,为社会大众做典范人物。

『二百里奋武卫』的这个『奋武卫』

我们看前面是文 后面是武,朝廷要求子民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绥服之外』的封地是什么呢?

我们再看史文

『绥服外五百里要服』

这个『要服』做何解释呢?

『要』是束以文教,不能像五服出外的野蛮人那样,没有礼数,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要达到这个标准,

如若达不到,朝廷贬谪下来那不得了,不但丢人 而且受苦。

『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这个『夷』是奉行天子常法,做一个正常人。

何为正常人 何为非正常人?

遵守圣教的人属正常人

否则就是未经法化的野蛮人,这个『蔡』是遵纪守法。

『五服』最后一服是什么呢?

我们看史文『要服外五百里荒服』

何为『荒服』呢?

这个『荒』是政教荒忽,地接蛮荒,与边远关塞交界之处,这就是荒服。

那荒服封地的大众,是不是天高皇帝远,就不必要遵纪守法,遵守伦理道德了?

那当然不是。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既然受朝廷保护,就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与教化,伦理道德是全人类共同遵守的,谁不遵守 谁就翻车。

『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这个蛮是什么意思?

是脱离野性 回归理念,荒服封地的人们 ,朝廷对他们要求宽松得多,这些人长期与野蛮人交往,难免染上坏的毛病习气,用甸服封地的上流社会标准,要求他们,诚然不现实。

朝廷对荒服大众也施行教化,但不是很严格。

因为他们做不到,勉强让他们去做,那等于浪费人力资源,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百里流』的这个『流』

是这里的大众与野蛮人居住在一起,过游牧民族一样的无定居生活,说是汉人却是野人,朝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政策,让这些人慢慢接受中原文明。

我们看从『甸服,侯服

绥服,要服,荒服』

国家的管理有条不紊,做到天下为大众公享,

这个『服』是服从,五服都归天子号令,如此博大广阔的天下,能管理到不发生动乱,正常的运转 ,秘诀就是尧舜禹的天下公正为公精神,公正无私行事,那五服封地是固定的吗?

世袭的吗?

这不一定,如果人家世世代代都是忠良,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子承父业 

朝廷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还让这个家族的子孙继续受封。

如若出了驩兜 穷奇 梼杌,三苗之流的大奸臣,那祖上的封地与官就要移主了,四大奸臣被发配贬谪到荒服之外。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而其他封地的人,做出巨大的贡献,则由荒服等地转封向上,靠近京都,这种制度历朝历代都沿袭下来,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就说明五服制度受大众欢迎,能摆平方方面面  符合人心。

『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于是帝锡禹玄圭

以告成功于天下

天下于是太賓士』

这作何解释呢?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