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480集

慧利 2023年6月12日16:05:02
评论
239

【楞严经】卷七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他的一念无明,在正常人看起来微不足道:就是看到同僚家里添了新的冰箱、空调等家电,自己的空调旧了,冰箱样式落后了,为此起了攀比之心,想把这两样旧家电换新,就这个念头!可是,他算算账:夫妻两人的工资,供养两个孩子上学之外,双方还有高堂父母,方方面面都要照顾,想攒够这两台家电的钱实在不容易。但念头已经产生了,心里就不如原来那样清净快乐。其实,旧家电还能用几年,这几年时间也足够攒到换新家电的钱了,但他等不及。
这时候,如他果意识到艰苦朴素,温良恭俭让,打消了换家电的念头,马上又回归到过去的清净快乐,妄念复转为理智,还是人民的好公仆,终其一生清清白白,善始善终,很好。
但是,凡是动了妄念的人很难清醒过来。他心心念念都在想着换家电,为了凑够这笔钱,或者克扣父母的生活费,或者想其他心思去搞钱,这就给邪魔留下了空子。克扣父母的生活费,就违背了伦常道德,不尽孝,心恶了;想用其他手段搞外财,不良的奸商测透了他的心思,及时拉他下水,拿了人家的钱,他就得给人家好处!
有了开始,后面就一路下滑,步步堕落,胃口越吃越大:开始是区区两台家电,最后是房子、美女、巨额存款。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有满足的时候。父母亲情疏远了,夫妻感情破裂了,子女跟着学坏了!周围尽是妖魔鬼怪,昔日的清净快乐无影无踪,伴随着他的,是奢靡腐败的生活与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怖。
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政府查办下来,他的财富充公,妻离子散,锒铛入狱。再想起当年的家庭和睦、幸福快乐,只能在回忆中品尝。这就是佛所说的因妄有生!无明念头起不得!凡事见利思义,将仁义忠孝放在第一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就是自性德能清净处,佛说的本来无有世界众生。这个无有世界众生,是无烦恼。因妄有生是生烦恼,不是生智慧!
可见,控制好当人的念头很重要!我们为什么不分昼夜精进念佛?不给妄念钻空子!儒家的格物致知,就是控制自己的贪念!妄念出现,无法及时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精勤念佛号,就是防微杜渐,将无明妄念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给它滋长的土壤,这个办法很巧妙。
同修们经常挂在口上的念佛一句,罪灭恒沙,品味起来,确实灭了无量罪!无明妄念转化为阿弥陀佛圣号,阻止了念头向下堕落的动力。一句佛号,能将五逆十恶、临终即将堕下地狱的罪业众生拉出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力量就这样大!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亲口所说。
法藏比丘,即阿弥陀佛的前身,当年发四十八愿,教我们念佛成佛。三辈九品之最下辈、最下品往生者,都是五逆十恶大罪人。阿弥陀佛圣号的力量不可思议!恶到极处的罪人回心转意,都能凭借佛号转凡成圣,对治我们刚刚萌生的妄念,还有什么难度呢!从深层解释念佛的妙用,我们就明白了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诸大菩萨为什么持念佛号,乐此不疲,为什么还心心念念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了。
众生从清净自性迷出来的程序如是:佛——分证佛——等觉菩萨——地上菩萨——回向位菩萨——四果、三果、二果、初果罗汉——四空天人——禅天大众——欲界凡夫——畜牲——饿鬼——地狱。由轻及重,越陷越深。现在,用什么方法能够回归到本来属于任何众生的佛果位呢?这是佛陀说法的主题。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四百八十集,二0二三年六月十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