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105集

慧利 2022年11月30日14:37:31
评论
538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周本纪

『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

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这是随着国家内部的强大与繁荣,西周政权的影响力迅速扩展到边关少数民族地区,西周平叛了东夷少数民族的叛乱以后,南、西、北方的其他外族人民纷纷与西周交好,以寻求蔽护。

『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

这个『息慎』是哪里呢?

即中国古代东北民族。

大体在今长白山一带,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一说是满州民族,这些名族对于西周的长安非常的向往,少数民族当中上流人物都以来过西周的丰邑西都为荣耀。

所以说他们来到西周的京都,是不是来看热闹的?

当然不是来看热闹,他们来借鉴西周的管理经验,远道而来的息慎使节。

当他们住在丰邑的日子里,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无论向谁问路, 人们都会热情的领着他们走到他们要找的地方,无论在哪个酒庄吃饭

都是货真价实 干净卫生。

因此上息慎使节们大为惊叹,大街上井井有序的士农工商,还有人人见面春风和气,生意卖买公平合理,他们亲眼看到大周王朝的京都,静悄悄的蕴酿着华夏文明,令他感羡不己。

这些外来的使节就问成王:西周现在的文明,我们只从古远传说上听到过,今天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以后,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可这一切都是现实啊,他们热情的希望成王能将这个经验传输给息慎人民,将我们的国家也治理为圣贤之邦。

成王很高兴,下令让当时的礼部大员荣伯写了文章,详细的讲述了圣贤教育的细节,还将中国的圣贤文章编辑成册赠送给息慎,而且派了中华使节跟随到息慎亲身传教,这就是《贿息慎之命》,息慎人民得到中华文明以后,国家蓬勃发展,又一次证明了圣贤教育是国家强大的基础。

『《贿息慎之命》』的这个『贿』通假字,通惠 给予的意思。

周成王姬诵在位二十二年后驾崩,这短短的二十二年,他的丰功伟绩,给后人作出了永恒的榜样。

文王如果没有武王这位贤子,就推翻不了腐败的商纣。

而武王没有姬诵这样的贤子,就不能保全来之不易胜利果实,西周政权接连三代圣人治世,这是周王朝之所以兴盛的秘诀,国家安定,四方来朝,周成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西周第三代国君是什么人品呢?

他是否能继承祖宗大业?

我们再看史文『成王将崩

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

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操劳一生的成王,在他将要驾崩之时,选择好合适的继承人,即他的太子姬钊。

姬钊登基之时也很年幼,虽然姬钊长期接受父亲的良好教育,但成王还是担心他执政期间出差错 ,设立召公、毕公为太保,以指导他在位期间公正仁慈,接续宗祠慧命。

『惧太子钊之不任』的这个『不任』是不称职

召公与毕公 都是文王子,武王的异母兄弟,也是姬姓大贤,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毕公是文王第十五子,应该是文王的另一位妾所生,这时周公已经过世了,好在召公与毕公还健在,姬钊属于他们的孙辈。

『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

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 申告以文王 

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

成王驾崩以后,召公与毕公扶持姬钊登基,就是后来的康王,年幼的康王是位不折不扣的富三代。

但这个孩子确实与众不同,能听进去前辈的教诲,能尊敬召公与毕公。

而召公与毕公不负前王的重托,培养康王尽职尽责 任劳任怨,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二公经常领着康王,带着朝班文武官员,到姬氏宗庙现场学习历史,给年幼的周康王,讲说祖父武王伐纣的艰难与成王治世的不易。

康王听到这些教诲以后,都会深思良久 ,很谦虚的问召公与毕公,那我现在该怎么作为呢?

二公对他说:你是太平天子,自然比你的太祖父 祖父,父亲幸福得多!

但是顺境比之逆境更难做人,大王你看看五帝时期与夏商历史,将会深有感触,亡国之君为什么丢了祖宗家业?

他们难道不幸福如意吗?

天下难道不富足吗?

在历史上一手好牌,为什么被夏桀虐纣这样的帝王打坏?

成王 这是我们不能放松的话题,要用这个血的教训经常教育王室子弟与全国人民,让他们不要重蹈夏桀与虐纣的后尘。

『务在节俭,毋多欲

以笃信临之,作《顾命》』

我们再探讨『务在节俭

毋多欲,以笃信临之』

这几句祖训,是千古绝唱,到什么时候是立身之本,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秘诀就在这里。

节俭,是惜福,无论日子多么富裕,都要遵守这一准则,平常养成节俭的习惯,不但能保住过去的成就,还能将未来经营的更好。

『毋多欲』的这个『多欲』是贪心

人一旦贪求过盛,什么恶事糊涂事都能干出,贪为苦本,圣贤教世人格物致知,戒骄戒贪,制意诚心。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本本分分干好自己的事业,善始善终。

『以笃信临之』的『笃信』即诚信,国家以诚信治天下。

『临之』是亲民。

古人在朝堂之上陈列着九鼎,寓意君王一言九鼎,国家政令重若泰山,做为国家领导人不容易,,首先要自身素质过硬人民群众将国君称作圣上,是要求国家领导人希圣希贤,将全国人民培养成圣贤,为民父母官。

以上是召公毕公老一辈贤臣的处世原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作《顾命》 太子钊遂立 是为康王』

这个『《顾命》』

是成王临终托孤于召 毕二公,再三嘱咐两位叔父严格督促教训年幼的姬钊

不给他腐败堕落的机会,三公六卿受托 丝毫不敢懈怠,用隆重的登基典礼扶持姬钊登基,周康王也成长起来了。

西周政权 从文王到武王,再到成王与康王,运作的很得人心。

原因就是四代国家领导人都力行圣教

臣子当中有周公,召公与毕公这样的大贤辅助他们,年轻的康王姬钊,他的一生与祖父与父亲一样没有走过弯路,缘于召公与毕公的培养,正所谓跟着什么人学什么样,康王也是一位圣贤。

圣贤的举措表现在哪里?

我们看史文

『康王即位,遍告诸侯

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

作《康诰》』

这个『文武之业』的『文武』是周文王与周武王,康王登基以后,与父亲成王一样,延续了文王与武王的仁政,轻徭薄赋 向全民普及圣贤教育

自己带头学习文王与武王,终其一生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是后人公认的大贤。

『《康诰》』的『康』是康王

康王即位向天下人民作出保证保证什么?

保证自己效法文王武王,造福人民群众。

那康王的政绩如何呢?

我们看史文『故成康之际

天下安宁 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这个『刑错』即刑罚

成王在位二十二年,康王在位二十五年,在他们父子执政的四十多年当中,且不说政治有多清明,经济有多发达。

只从社会治安来看,四十多年不用刑罚而天下安宁,这是极为罕见的。

这个典故给现代人说,我们几乎是听神话故事,几乎还以为这是世外桃源

可这段辉煌的古代文明是真实存在的

绝非后人编传。

因此上把成王与康王这段时期称做成康之治。

印度释迦氏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很多人对佛陀这句话都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自己也不敢相信现实,自暴自弃。

当我们看到成康之治,四十年不用刑罚而社会发展井然有序的时候,回味释迦氏的话,千真万确。

人生是一项改造自己缺点错误的修正工程,古人与我们同是人生父母养,血肉之躯。

为什么我们与古圣先贤相去甚远

道德沦丧,一败涂地?

思来想去还是丢了祖训,现目下社会处在极度混乱当中,人民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与方向 痛苦不堪,,我们要将老祖宗请回来借鉴古人的治世经验,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成王与康王的这段美好的治国历史

后人美誉为成康之治,看看中国古代社会的天下大同是什么样的,陈康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大成就。

向全普天下人民证实人人皆可成圣贤的真理,鼓励鞭策了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高举圣贤旗帜,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圣贤。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

成周郊,作《毕命》』

周康王的一生 不愧天地,不辱先祖 是人民的好君主,康王执政晚年,召公谢世,这是国家非常惨痛的损失。

为此康王陷入极度痛苦当中难以自拔

很长时间不能恢复,国家的大事压在康王与毕公肩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现目下朝廷的骨干力量就留下是毕公一个人。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

这个『作策』是策封

『分居里』的『居里』是当时的京都丰镐

『成周郊』的这个『周郊』

即京都内外,康王加封毕公为当时的京都主管,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其实不然,因为西周政权运作到康王这一代,京都丰镐非常繁荣,汇聚了大量的前商遗民。

当然周王朝也有不少是新贵,这些前商遗民从河南省亳地一带迁移到丰镐从事经营,与周民混居一起,多为达官富贵,仗势欺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周王朝当中的富三代富四代也不示弱,两股势力,这些上层社会的人物为争生意卖买,好的地段 等等难免产生纠纷。

在当时前商富人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为繁荣国家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将两股势力摆平,让国家经济正常运转,普通臣子根本无法禁令,必须有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调和

管理京都内外,这是件非常棘手的差使。

周民与前商遗民混居在丰镐,这里面有很微妙的关系,搞不好会引发前商遗民的暴乱,涉及到政治安稳,也只有毕公这样的大德,才可以安抚各路人物。

毕公一碗水端平,既不袒护周民,也不偏向商民 公平处事,得到商民与周民共同爱戴。

京都安稳太平,康王将此事托付给毕公,毕公以德感人,以理服人,商民与周民和睦相处,丰镐治安很好,因此康王非常感激毕公。作了《毕命》

《毕命》的内容,是康王真诚的赞美了周公,召公与毕公为朝廷作出的丰功伟绩,承认周王朝的延续与发展

与三公的贡献密不可分,其中辅助他治国的毕公鞠躬尽瘁,为天下耗尽心血,他之所以能够安坐王位,都是毕周辅助的功德。

事实证明康王说的是公道话,周王朝的成长与发展,三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

这个『卒』即驾崩

康王驾崩以后,他的太子姬瑕继承了王位,就是昭王。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昭王也很英明,但太史公为什么说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呢?

作为西周第四代国家领导人,姬瑕可以说占尽天下先机,风光无限。

他接过父亲康王的政权,治理国家有条不紊,西周政权在他手里运作还算顺利。

但是全民素质的集体下降,比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期已经大大逊色了,世风江河日下,昭王的品格自然比不上前四王,这是情理当中的事。

但这个小小的微差,却预示着周王朝方方面面已经下了一层,由极盛转头向下。

我们看史文

『昭王南巡狩不返 卒于江上

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正所谓道失一分 苦多一分,昭王执政晚期的时候,由于西周朝廷王道微缺

物不平则鸣,诸侯造反之事逐渐多起来,姬姓先人当中的最后一位,毕公也谢世了,再也没有大贤大德辅助新王,昭王只能靠着自己去运作。

而四方诸侯的叛乱,对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破坏非常的明显,,其中南方楚蛮闹得最厉害楚蛮动辄欺压其他诸侯,烧杀淫略 无恶不作 道义尽失,成为朝廷的第一件头疼事。

昭王数次派兵讨伐楚蛮,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为此昭王一夜白头。

而朝廷每年向南方投入的军费,压垮了后方经济,,西周朝廷的宽松日子结束了为了尽快的铲除这一毒瘤,周昭王养精蓄锐 准备御驾亲征,他征讨楚蛮结果如何呢?

为什么『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