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周本纪
『昭王南巡狩不返 卒于江上
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周昭王在位共计十八年,前九年,天下还算太平,成、康两位贤王的治世影响还普遍存在人民心中,仁义道德还为大众所认可,但到昭王后九年 世风日下,人民的思想观念大大改观了,正如太史公所说的这样。
『王道微缺』这个『微缺』
表现在周昭王没有文、武、成、康的宽宏大量 慈悲为怀,对待诸侯的反对与不朝供,他没有用怀柔政策感化诸侯,而是穷兵黩武 拳头说话,这一着让本已存在的内部矛盾再行交恶,逼得他不得不御驾亲征,最后将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昭王南巡狩不返』
的这个『南巡』其实是南征
这个『不返』是他再也没有回到京都丰镐,朝廷经过数年的准备 粮草充足
周昭王对政府诸侯非常自信,此前他将战败而归的武将斩杀了好几拔人,因此人人提到南征楚候都胆战心惊。
昭王现在信心十足 志得意满,令许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所谓骄兵必败,朝中的明眼人看到昭王这幅架势,都劝谏他不要出征,让太子或者其他大臣前往,任是臣子如何劝谏,昭王都听不进去,他傲气十足的对三军说:
依我们现在的兵力是楚候的十倍,消灭楚候绰绰有余,况且还有君王御驾亲征,没有打败仗的道理,你们就不要操心了,等着听候捷报吧。
他亲自挂帅从丰镐出发 一路南下,到了荆襄一带的时候,北方的士兵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半,可急于求成的昭王并不体恤三军,而是催逼着大众继续前行,将大批病员扔在南征途中任其自生自灭,军心为此冷散了五分,好不容易到了作战的地点,又有大量兵士身体虚弱,勉强能够拿动武器,劳师远征 人们已经疲惫不堪。
而这时的昭王并没有让三军休养生息,反倒说一鼓作气的大道理,决定速战速决。
而三军将领呢,看到自己的属下精疲力尽,根本不具备作战条件,纷纷劝谏昭王,这样勉强打下去必败无疑,必须让士兵休养生息,待身体健康以后再打不迟,还有人巧妙的对昭王说:前几番作战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朝廷摧促太紧迫,让楚候捡了便宜
并不是将帅与三军无能,可急火攻心的昭王就按不住性子,择日与楚候宣战,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卒于江上』的这个『卒』
是昭王在全军覆没以后,身心受到双重打击 一病不起,未及班师回京,就于渡江途中驾崩在船上,一代帝王南征不返,大败给小小楚候,这是非常丢人的事情。
消息传到丰镐以后,当时的太子姬满与三公六卿向全国人民封锁了事实真相,原因是害怕其他心怀不轨的诸侯趁机作乱。
而朝中的知情者,则深深担忧国家的命运,纸包不住火,身为帝王 他的国丧如何办理呢?
如此国家大事总不能秘不发丧吧。
而昭王的国丧不通知诸侯,新君继位如何统领天下呢?
到昭王的梓宫秘密运回丰镐的时候
两班文武乱成一团,国丧之事如何办理还无定论当头,以太子姬满为首的三公,就急于扶持太子登基,根本顾不上办理昭王的国丧。
我们看史文『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这个『不赴告』
是最终没有向诸侯发告卜文
『讳之也』是活人为了顾及面子,隐瞒事实真相,可惜一代帝王他的尸体腐烂在梓宫,朝服都未穿上,就被秘密的埋入土中,等诸侯与全国人民知道真相以后 人人寒心。
这帮好面子的国君与臣子,不是断送周王朝的江山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就因为昭王打了败仗,后人就这样对待他吗?
周王朝世世代代宣传的忠孝礼义,这回子的忠孝礼义在何处?
民众议论纷纷,太子姬满脸上很无光彩,即便三公扶持他登上了帝位,诸侯们对新君的印象已轻蔑三分。
而周王朝的衰相,到姬满(周穆王)这里,已经明显的暴露出来,黄金时代的文武成康治世到此结束。
我们看史文『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
穆王即位 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 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诫太仆国之政。
『作《臩命》 复宁』
昭王驾崩以后,以三公(太子满的太师 太傅太保)为首的西周政权,秘密的发葬了周昭王以后,立他的太子满为继承王位,就周穆王,周穆王即位的那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春秋已五十矣』的这个『春秋』
指一个人的年岁,穆王是为长寿的君主 ,他在位54年,他住世共计104高寿。
周穆王即位的时候,诸侯们对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统治者大打折扣,堂堂的周昭王挂帅出征,吃了败仗还不肯认错,文武百官与当今穆王瞒天过海,纸能包住火吗?
这样大的事情,不说别人走露风声,昭王的死对头南蛮子楚候难道没长嘴吗?
这还倒罢了。
死去的昭王不可能站起来向天下认错,而活着的这班人五人六,怎么也如此糊涂,竟然将昭王偷偷埋了?
这是看不起我们广大诸侯,还是将我们当傻子欺骗?
就冲这一点大家以后不朝拜你周穆王
你也没话说。
因此周穆王执政的前十年,诸侯大量不朝 国家经济吃紧。
而周王朝内部呢?
因为昭王连年战争给人民的带来的痛苦,与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与亏损
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内的反战情绪与怨气铺天盖地而来 人心涣散
而未被昭王征服的楚候呢?
打了胜仗 气焰更加嚣张,他纠集了其他几位对朝廷有意见的诸侯反扑过来
一路烧杀略抢 吞并弱者,这个消耗国家钱粮的毒瘤依旧,周王朝暴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我们看史文『王道衰微』
这个『衰微』到底有多严重?
裂缝已经形成,直接给往后的春秋分裂开了前端,国家经济迟迟不得恢复,边关告急,狼烟烽起,令周穆王焦头烂额。
不知道从何着手治理混乱的天下,而与此同时处在苦难当中的人民,都追思文武成康时的仁政,社会上掀起思古风潮,画有文武成康亲民的器皿 家具,成为当时市面上的抢手货,老百姓的家庭都装饰着类似的图画,各路官员都上谏穆王,挽救目下的頽势。
只有恢复文武成康的仁政,穆王经过反复思考,接受了众臣的谏议,穆王鼓励全国人民说。
当年我们的先祖文王与武王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而得到天下,他们就凭靠仁德,成王与康王能治理好天下,也凭靠仁德。
『仁德』是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无价之宝,我们要将仁德普及到全天下
穆王说干就干,他作为的第一步,是对当年被昭王处死的数位征南将军平反昭雪,加封他们的后代。
又给跟随昭王出征楚候阵亡的将士家属安慰厚恤,政策落实以后,民间的怨气有所平息,人民对朝廷产生了新的希望,国民的凝聚力迅速融和,消息传到诸侯各国,混乱的纷争格局有所缓解。
『乃命伯臩申诫太仆国之政
作《臩命》。复宁』
这个『太仆』是什么职务呢?
就是现在的林业部长兼畜牧业官,在当时负责皇帝车辆、马匹等,针对动乱不息的南蛮楚候,朝廷存在两种态度,一派主战,一派主和,意见很不统一,穆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太仆伯臩对他说
其实,楚候初始造反的事情,根本不为什么大事,也是由小事引起的,说起来还要怪周民。
事件的起源,就是与楚候交界的周民为了几匹牛马引发了矛盾,仇怨越结越深 最后闹出人命,两家都不服输,地方官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件事 矛盾激化,要是文武成康执政,对楚蛮广施仁政,安抚恤问,根本不可能演变为大型战争,错就错在地方官仗着周王朝强大的背景,变本加利的欺负楚蛮,我们的先昭王也欠慎思,武力讨伐 导致国家蒙受重大损失。
当今我们以安抚少数民族为要,哪能重蹈先王的覆辙呢,当务之急赶紧安抚这股作乱的势力,恢复国家经济要紧,穆王觉得说有道理谁:
你给我分析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也听明白了,可现在错已经错了 ,南方战火不息,我们目下如何挽救以前的失误呢?
东流一去不复返,说这些后悔话有什么用呢?
伯臩说,如果没用的话,为臣我在这里说什么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们照着文武成康的行事去安抚楚候
做到仁至义尽,他若还是执迷不悟
再征讨不迟,为什么将所有人都想得那么坏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南蛮子也是人生父母养,他们难道就不懂一点道理吗,更何况他们跟我们是一个祖先,穆王问他,依你如何办理?
伯臩说:那你派为臣带着良马,还有适量的财物去安抚楚候,试试看!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他们也不希望长期军耗,我们给个台阶下,他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虽然说我们的先昭王吃了败仗,楚候也元气大伤,朝廷给予安抚,他们求之不得,最低限度他没有理由继续作乱了,朝廷趁着和平恢复经济发展,国家强大了,量他们也不敢继续为乱
穆王听取了伯臩的谏议,派遣他前王南方安抚楚候,果然不出伯臩所料,楚候很热情的接待了朝廷使官伯臩。
他们对伯臩诉苦说,邻近的某些周民仗势欺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打死了他们好几条人命,不但不道歉 还强迫他们认错,这口恶气谁也咽不下,我们一忍再忍,周民变本加利,让我们如何不回击周人呢?
伯臩连忙说对不起,这都是些不懂事的周民,文武成康时代,我们不是处的很好吗,现今周穆王是文武成康再来,仁厚道德,希望两家修好,不再动武,随之献上带来的钱粮,诚恳的请求楚候收纳,楚候看到天使如此诚恳,回忆起文武成康当年对他们的好处,就答应以后不再作乱,南方一带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乱到此告一段落。
为此,周穆王非常欣慰,全国人民也很感恩朝廷的怀柔政策,免去了战争之苦,人民安心于各行各业,周王朝的经济在逐渐恢复,过了十数年,国家的经济已经恢复到康王执政时期。
穆王很感恩他的太仆伯臩,加封了他
让他监督自己的日常行为,有不妥的之处及时提醒,为此,还作了《臩命》。
《臩命》的意思是什么呢?
《臩命》又名《冏 命》
是周穆王给全国人民的公开信,让全国人民监督自己,如果自己身口意有不对的地方,马上提出来及时纠正,用意非常诚恳,表现了穆王执政早期的贤明。
可惜,好景不长,执政五十六年的周穆王到晚年骄傲自大,周王朝最后还是走向衰落,穆王驾崩之后的周王朝接下来是一连串的衰落,政权延续到周幽王这里,几近彻底覆没。
虽然周平往东迁洛京,周王朝的政权还在延续,但周天子事实上已经权柄失坠,领导不住全国人民了,春秋之乱与战国之争接踵而至,天下混乱长达数百年。
从划时代的意义上来说,周王朝的衰微,从穆王时期已经开始了。
原因是什么呢?
周穆王并不是一位真正的大贤,因为他有始无终 先贤后愚,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他征讨西戎,西戎少数民族对周王室的朝觐礼节并没有出差错,但国力恢复强大以后的周穆王耀武扬威,跟他的父亲昭王一样,为了一点小事,四处用兵欺压弱者,任是贤臣多方劝谏也不听,造成了众诸侯对朝廷的极度不满与人民对君主明里暗里的仇恨,国内矛盾纵横 民心思变,迫使他严刑峻法 动用五刑,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圣王治国的格局。
人类社会的真正文明倒退了,后来的诸侯各国都以斗争为能事,狼烟烽火 为名为利而互相残杀,全国上下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即便出生在鲁地的孔圣人周游列国
振臂一呼,奔走相告,向众诸侯传达文武成康的圣贤精神与治国方针,也无济于事。
孔圣人到了晚年,只好将自己亲身的经历,亲眼看到背离圣贤教育以后的悲惨现实,总归于《春秋》与其他作品,留诸后世,以度有缘,史记探讨到这里我们暂时停下来,以后有机会再接着探讨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