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14集

慧利 2024年8月16日09:29:11
评论
131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整部《金刚经》,佛都围绕着淡泊名利说事。我们专精念佛,果然得到念佛三昧,名利是非都放下了,还有什么矛盾纠纷与烦恼呢!何为得到念佛三昧?从这个人的行持上就能看出来:他谦虚谨慎,语言得当,绝不人我是非,遇事总是一味的忍让,自己吃亏,与人无争,于世无求,遇到再大的委屈,他只用一句阿弥陀佛自我安慰,无怨无悔,是人人赞叹的好人。这些人身上都具备佛圣的美德,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大众由衷的佩服他,这就是修出了真功夫。
我们再学习《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大乘,说明《金刚经》是大乘经,大乘人心量大,学习大乘经就要拓开胸次,将毛病习气改过来。正宗分,是一经的主体,释迦佛针对须菩提尊者的问题开始解答了,以上我们学的是序分,现在学习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如是,是照佛说的去做。佛接着说了什么?【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里,我们就明白佛说的如是降伏其心的意思是什么了:收摄乱心,回归自性本然。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与有想、无想、有色、无色,就是《楞严经》上佛说的十二类众生相,包括了六道一切大众。佛说法面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因为众生都需要佛法开启。
看似一只小蚂蚁微不足道,但那与佛有一样的自性德能,具足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德能,它一旦闻听佛法,参透妙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成就并不输给我们。同样的道理,一个十恶不赦、堕下地狱的众生,他同样也具足自性七大功能,自性德能并没有因为他造诸恶业而减少,他一念回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能快速成佛。佛氏门中,诸法平等,佛从未歧视一个众生,随缘说法解救众生的苦难。
胎生动物,人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很常见;卵生动物有鸟类,还有龟蛇类等;湿生动物借水气出生并活命;化生动物,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虫化为蛹、蛹化为蝶。胎卵湿化、六道轮回,人人都经历过。每一个形式的生命体都是我们反复演变过的。人嘲骂其他动物,有资格吗?自己曾经也是那样!佛圣尊重每个生命体,我们也要尊重每个众生。
佛家的不杀生戒是诸法平等的具体表现,尊重一切生命,不杀它,爱护它,众生都有灵性,就自然跟我们结了善缘。修行人能够断肉食,这是佛圣支持的,不吃动物的血肉就做到了一辈子放生。这样的功德,受益最大的是自己。不杀生不吃肉,夜梦吉祥,身体健康,诸祸不临!贪图口舌味尘而杀吃众生,已经给自己埋下了日后受苦的大祸根。即便这个人修了大福,一辈子过的好像不错,但我们亲眼看到他死的时候有多痛苦!
谁的血肉之躯都有疼痛感,谁被人类杀吃了都一肚子怨恨,那能轻易放过对方呢?将心比,都一理。我们能将肉食断了,不但自己业障消除,也对尽虚空遍法界做出了贡献:有爱心的人磁场散发出吉祥气氛,周围的大众都受益。佛说,阿罗汉居住的地方,四十里无凶灾,这话有道理的。即便凶神恶煞要降天灾,看在阿罗汉面上也只能将灾难推后,好人一生平安,这不是套话。
我们见了动物,给它念句阿弥陀佛,它阿赖耶识当中落谢下成佛的种子,就自然生根发芽。阿弥陀佛圣号是阿伽陀药,一句佛号念出口,就有无法抗拒的正能量迅速散布在尽虚空遍法界,有缘大众咸受法益。我们每个人的周围,肉眼看不见的神鬼众不计其数,看似持戒念佛的修行人好像什么事情都没作,其实不然,他对虚空法界的贡献太大了。这个奥秘诸佛菩萨看得到。而守持五戒,落实十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人与其他道修行众,距离成佛则近在咫尺。我们要向佛位进取。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金刚经》讲记第十四集,二0二四年八月八日。

历史上的今天
8月
16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